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10年前疯狂10年后悲催 习近平最后一次自救?(图)
 
雄安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烂尾工程。(网络图片)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李昱报导)近日,中共党魁习近平突然召开了高规格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要解决的是房地产大衰退问题。10年前,习近平一手打造了中国房地产疯狂的发展,现在房地产泡沫破裂,危机重重。习近平的这一次自救能成功吗? 习近平为何时隔10年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中共在历史上召开了4次城市工作会议。 1962年9月和1963年10月,先后召开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这两次城市工作会议主要是明确对城市的基本认识。 1978年3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当时的背景是,随著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 2015年12月20日,时隔37年后,中共第四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此次是时隔10年再次召开第五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那么,这一次和1978年2015年那两次城市工作会议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呢? 时政评论家文昭在其节目中指出,1978年2015年那两次的任务是解决发展问题,而这一次解决的是衰退问题。「以习近平对经济的理解,这是习近平能做的为数不多的尝试之一,也可以说是最后一次自救。」 文昭表示,以前中共是要为发展舖就道路做足政策的提前量。目前则是在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走到接近天花板位置的时候,还得在城市当中找出新的增长点来抗衰退。 独立时评人士,原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律顾问室执行主任杜文则指出,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前后,正值中国房地产和城市化的高歌猛进时期。当年的楼市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房价一年一个价往上窜。中国沉浸在一场所谓的房地产盛宴之中。 「十年之后,情形可谓急转直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低迷和崩盘。」杜文说。 从官方数据来看,近两年,全国商品房销售和投资双双大幅下滑。房企资金链断裂,可谓整个楼市持续阴天,买房者信心崩盘。据野村证券公诉,目前全国有超过两千万套预售房迟迟未完成交付。 召开城市工作会议的两个背景:失业率高涨和房价下跌 文昭认为,北京在时隔10年后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的背景,一是城市的大规模人口失业,这是之前没有面临过的。第二就是房价的下跌。 中共官方7月17日公布最新数据称,今年6月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为14.5%,较5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这是中共官方自2023年8月暂停公布青年失业率数据后,首次公布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数据。官方公布此数据后,立即遭到网友的痛批「造假」、「谎言」。 北京大学学者张丹丹2023年的研究显示,2023年中国青年失业率就可能高达46.5%。 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丁学良今年3月在香港《信报》发表文章表示,据有经验的几位观察者估计,去年应届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率大约是30%至35%范围内,不会高于40%,肯定达不到56%。2025年会更差。 这是什么概念呢? 「20%的失业率被认为是社会能够承受的底线」,文昭说,多数国家失业率10%到20%持续几年,就会看到大规模的街头抗议和骚乱,以及肉眼可见的自杀率和犯罪率的上升,还有政府频繁的改组下台。希腊经济危机就是一个最近可以作为观察对比的例子。 杜文则直接点名,青年失业潮,是习近平执政十年,失误累积的一个必然结果。 杜文进一步指出,习近平一方面高压管制,整顿各个平台企业,打击教培和互联网等,曾经吸引大批青年劳动力的行业。另外一方面,经济结构没有及时转型,制造业和民营企业,又因各种不适应性因素,缩减招股。企业经营难以为继,最终年轻人在毕业季发现自己无处可去,只能躺平。 文昭特别指出,就业率和资产价格这两个背景是交织在一起的。就业很惨淡,房价就会下跌。而资产价格下跌又会导致银行的坏账率上升,导致信贷紧缩,让失业变得更加严重。 目前中国房地产价格和销售数据已经无法粉饰下去了。 中共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70个大城市新屋价格较5月下降0.27%,为8个月来最大降幅;二手住宅(中古屋)价格月跌0.61%,为去年9月以来最大跌幅。今年以来房价较去年同期下跌4.7%,开发商仍在奋力因应过剩的房屋库存和沉重的债务负担。 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与房市有关的其它数据同样令市场感到沮丧。6月新建住宅销售年减12.6%,创今年以来最大降幅,今年前6个月新建住宅销售额下降5.2%,跌幅大于前5个月的下降2.8%;今年前6个月房地产投资年减11.2%,创疫情爆发以来最大,也大于前5个月的下降10.7%。 谁是始作俑者? 杜文认为,过去十年,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楼市的大起大落,每一环都打了习近平的烙印。2015年的房地产有多疯狂,2025年的房地产就有多么悲催。 「十年前中国盖房子下饺子,十年后却留下了堆积如山的烂尾楼,隐患已经到了危及社会稳定的程度。」 习近平要如何寻找出路呢? 杜文读完会议内容后,他感觉到满满的计划经济味道。他说,「会议公报里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对城市活动的全面领导,城市建设今后要完全听中央的号令。熟悉中国经济市的人都知道,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是早已被证明为低效且僵化的。」 杜文表示,权力性的后果是严重的。买单的人是全体老百姓,老百姓再苦也苦不了习近平。 文昭认为,这次会议提出的一个重要精神是,城市建设要从量的铺开转变为质的提升。具体做法就是要加快危房和旧房的改造,推进城中村的改造,又要加快旧管线旧基础设施的改造。简单一句就是「以旧换新」。 「习近平以危房旧房的改造,来达到城市的以旧换新,它到底是便民还是扰民?」 文昭认为,如果政府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动机去推进这样的运动,那几乎可以肯定在执行过程中,它就会变成害民和扰民。 文昭指出,习近平已经没招,把消费品「以旧换新」当成了刺激经济的法宝。可他没有想过,他自己就是「那个旧」,为啥不能让别人「换换新」呢?中共就是那个「最大的旧」,为什么不能换别的党「来个新」呢? 习近平主导下最大的房地产烂尾工程——雄安新区 2017年4月,习近平亲自敲定河北雄安新区发展方案,雄安新区是中国第19个国家级新区,将要打造成为北京的卫星城,并承担起北京的非首都职能,旨在缓解北京存在人口、房地产和交通等多方面的压力。雄安新区被官方称为「千年大计」,视为继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全国性的新特区。 此后,中共豪砸约6,100亿元打造雄安新区,其成本为三峡大坝的2倍多。以前的玉米田现在矗立火车站、办公大楼、住宅区、五星级饭店、学校和医院。这个人口稀少的穷乡僻壤房价水涨船高,从每平方米4000元人民币飙升至40000元。 2023年,有大陆旅客在农历年假期开车到雄安走了一圈,发现这个城市已建设得美仑美奂,但街上仍然空无一人。该名民众形容「小区几乎没人,入住率大概在1至2%」,「巨大的十几平方公里的生活区只有几间店开门」,「开两三个红绿灯也看不到一辆车」,「几乎没有生活痕迹」。
雄安成为中国最大的烂尾工程。(网络截图)
至于号称亚洲最大的雄安高铁火车站,更是冷冷清清的。 《彭博》记者在去年1月某一个工作日访问当地时,通往雄安市的一条高速公路几乎空无一车。在市中心,街道两旁是崭新的政府总部、办公大楼、社区大楼和饭店,但是街道两旁商店和餐厅几乎都关门,没有营业。 尽管官媒继续大吹特吹雄安市的美好,但雄安缺少了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居民。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Alfred Wu表示,人民正在「用脚投票」,反对雄安。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视察雄安新区,主持召开「推进雄安建设」座谈会。中共官媒报导,习近平在座谈会上强调「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 确实如此,雄安新区已经成为习近平的治国败笔「奇迹」之一——鬼城。 (人民报首发)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21/9145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25年7月21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