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盘点习近平的八大烂尾项目 |
|
——从雄安新区烂尾看习近平的形象工程 |
| |
|
新高地
|
|
【人民报消息】2025年11月4日,中国经济在房地产崩盘和全球贸易摩擦中徘徊之际,昔日被习近平亲力亲为的宏大项目再度引发争议。从雄安新区的“鬼城”空荡,到“一带一路”的债务潮涌,这些“国家大事”多以高调开局,却在执行中频现“开工轰轰烈烈、收尾一地鸡毛”的尴尬。
官方宣传强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2025年的“十五五”规划中,多项项目或被淡化,或面临国际反弹。 本文非党派剖析,聚焦习近平时代这些主导项目,列举其启动愿景、现实困境与系统性成因,旨在揭示权力逻辑下的发展阵痛,而非简单指责。项目愿景与现实落差:从雄心到幻灭习近平上台后,强调“顶层设计”和“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出多项国家级工程,旨在塑造“强国梦”和全球影响力。这些项目往往以个人推动为标志,如雄安的“千年大计”、一带一路的“丝路复兴”。然而,2025年数据显示,资金投入虽超万亿,却伴随债务激增、国际孤立和执行低效。X平台上,“习近平形象工程烂尾”一词频现,网友讽刺“干啥烂啥”。 以下盘点典型案例,雄安仅为其一。
1、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变“第一鬼城”
2017年习近平亲自擘画,定位疏解北京功能,规划人口500万,投资超1.5万亿元。建成亚洲最大高铁站,生态修复初见成效。 但2025年,容东片区空置率超70%,人口不足规划1/10,居民吐槽配套滞后、生活“太无聊”。 X用户直呼“投资万亿建空城,谁住?” 教训:脱离河北农业基础,高标准规划难落地。
2、一带一路:丝路梦碎肉包子打狗
2013年习近平提出,覆盖140国,投资超1万亿美元,建港湾、铁路如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 但2025年,75个最穷国家欠中国债达350亿美元,偿还高峰酿“债务潮涌”。逾60%项目亏损,引发“债务外交”指责,意大利等退出。 X帖调侃“从丝路梦到烂尾路”。
3、亚投行(AIIB):从万国来朝变万国来嘲
2015年习近平主导成立,成员超100国,承诺基础设施融资。 但2025年,批评焦点是中国“渗透”过深:加拿大冻结合作,前员工爆料“毒性文化”和间谍风险。 项目审批“过于简化”,环境标准松散,成地缘工具而非纯经济体。
4、全球孔子学院:间谍渗透引发全球关闭潮
2004年起习近平时代加速,目标1000所,推动中文教育。 但2025年,美国104所关闭,澳洲多校跟进,争议间谍宣传和学术干预。 全球逾半关闭,被指“特洛伊木马”。
5、千人计划:人才梦魇的间谍风暴
2008年启动,习近平强化,吸引海外华人专家。 但2025年,美国禁令升级,丑闻频发:研究者隐瞒参与,转移数据至中国。 成“反间谍”靶子,损害中美学术交流。
6、芯片国产化:弯道超车遇制裁壁垒
2014年“制造2025”核心,投资2万亿元,华为等领衔。 但2025年,自给率仅20%,7nm技术受限,中美禁运致华为AI芯片延后。 虽有局部进步,但整体“停滞”。
7、国产飞机(C919):牛皮吹破交付挫折
2008年启动,习近平视察多次,目标挑战波音空客。 但2025年,交付延迟严重,仅5架到位,贸易摩擦断供链,EASA认证推迟3-6年。 订单虽增,但国际市场难破。
8、海南特区:自由港变烂尾港
2018年习近平升级为“自由贸易港”,免税购物、旅游驱动。 但2025年,GDP增长不及预期,过去“开发失败”遗症重现,地缘敏感加剧外资疑虑。 成“面子工程”而非增长引擎。
上述烂尾工程还只是其中一部分。总之,凡习近平主导的项目几乎没有一个不烂尾。这到底说明了什么?还请读者评价。
(文章来源:作者 X 账号)△
|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6/92929.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
|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