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哈尔滨冰雕一现昙花 「黑色河流悠悠流」 (图)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11月25日报导/11月13日,吉林市石化公司发生爆炸,由于中共当局隐瞒爆炸已引起松花江被苯毒物污染,导致沿江逾400百万民众饮毒水10天,直至11月23日哈尔滨当局正式宣布全城无限期停水,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才引爆真相。然而,即使在23日的停水公告中,中共当局在说明原因时,仍只是用了个“可能”的语气──“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后可能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而此前在21日公告中公布的原因则更是“有利稳定”──“为了保证市区单位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CNN在24日新闻报导中说,这个事件将危及民众对政府的信赖感。路透社24日报导认为,这次的祸害凸显了中国水资源缺乏的严峻情势。

省长上电视台讲话

黑龙江省省长张左己在电视上向市民宣告:“松花江水源受到污染,几百万人口的城市停水几天,这件事非同小可。中省直的有关部门,松花江沿岸的各县市,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然而这位省长大人的讲话对民众来说已变得索然无味,他们知道,这些当权者“重视”的只是自己权力利益。

CNN在24日新闻报导中说,这个事件将危及民众对政府的信赖感。

哈尔滨民众涌入超市“抢水”

电视画面上,哈尔滨市民众涌入超市大量购买食物与饮用水,有些架子上的矿泉水被抢购一空,有些架子上还留有货品,因为市民担忧供应水遭到污染。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利民到超市安抚民众,说道:“我们有大量的水源源不断供应地进来,请不要惊慌。我们物价局长在这里,保证水价要严格控制。”

可是上过太多当的老百姓们不敢贸然去碰运气,还是利用各种瓶子或水盆、桶子等器具储备用水。一位受访的女士说:“够用个四五天应该没问题,再长了再说吧。”

路透社报导,中央官员在星期三(23日)首次承认这次停水是因为水受到重大污染。地方官员稍早透露停水的原因,可是在北京的官员则不愿回答任何问题。

受污染的水不只松花江

路透社24日报导认为,这次的祸害凸显了中国水资源缺乏的危机。

中国13亿民众与工业发展对于水的需求很大,而中共官员承认,现在主要的河流都已受到致命的污染。中国水资源受到污染的地区涵盖面巨大,跟其他国家相比,每人可获得的水供应量是榜上之末。有好几百个城市经常面临缺水的困境,不管是在饮用水或工业用水上。

中国各地农村不断爆发由于水资源受到污染的抗争,污染连带的也殃及到谷类。示威者经常控告官员没有执行环境法规,因为官员们不愿当地与自己利益挂钩但却有害于环境的工商业受到影响。

黑色河流与美丽冰雕

“这只是冰山一角,”美国智囊组织“外交关系理事会”亚洲研究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说道,她在去年出版了《黑色河流悠悠流──中国未来所面对的生态挑战》一书(The River Runs Black: The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to China's Future)。

“因为工厂不能强力执行中国的环境法规,近半年多来不断的有民众示威抗议他们的家园受到工厂污染……”她说:“其实这个案例只不过是国家整个体系问题的一部分。”

哈尔滨的冬天气候严寒,本周夜间的气温在摄氏零下12度(华氏10度)。该市的“冰灯节”很有名,仿造知名的建筑物或艺术品,在公园里塑造成晶莹剔透的冰雕,在各色彩灯的妆扮下瑰丽多姿。不过,冰雕的材料却来自松花江的硕大冰层。

美丽的冰雕犹如一现的昙花,而“黑色河流”却是四季“悠悠流”。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11/25/3846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