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香港因「国安之名」遭世界全面孤立
 
颜宝刚
 
【人民报消息】 每到年底,不同媒体都会选出年度词,今年我选择「孤岛化」。 在过去几年,香港的民间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自从《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的政治与法律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对香港的民主自由和法治原则提出强烈批评,并对特区政府及其高层官员进行了制裁。这些措施使香港在国际舞台上面临严峻的孤立,并对香港的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要数2024年我认为香港最重要政经事件回顾,我会选择前香港终审法院的法官岑耀信(Jonathan Sumption)辞任及对香港的法治状况表达了深刻的担忧。 前终审法官岑耀信批评香港违反法治原则 作为香港法治架构最重要组成部分,岑耀信辞任终审法院无疑是宣告香港法治沉沦,这也是岑耀信作出的最大批评,他认为香港的司法独立性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受到了威胁。岑耀信指出,这部法律不仅违背了《基本法》中的「一国两制」原则,还将国家安全的解释权交给了中央政府,削弱了香港法院的裁判权。这使得香港的法律体系受到严重的侵蚀,法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变得无法保障。 岑耀信在接受访问时更批评「47人案」、「立场案」及「黎智英欺诈案」的裁决是「荒唐、荒谬、极端」。岑耀信同意主持人形容香港现存的司法状况是「灵魂的腐蚀」(corrupting of the soul)。 自2020年6月30日《港区国安法》生效至今,已经有7位英、澳法官相继辞任或不再续任香港终院法官。岑耀信的批评强调了香港在法律领域的重大变革,尤其是在保障言论自由和集会自由方面。西方社会对此深感忧虑,认为香港的法治体系已经不再符合国际标准,这不仅影响了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也深深损害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西方社会对香港的孤立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随著中国政府对香港控制的加强,西方国家对香港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美国、欧盟及其他西方国家对香港的政治打压表示强烈关切,并且在不同的场合中表示支持香港人民的基本权利。美国国会于2019年通过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正是这一立场的体现,该法案赋予美国政府对侵犯香港人权的官员进行制裁的权力。随著《香港国安法》的实施,西方国家的制裁力度进一步加大,并且对香港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例如,美国政府对香港多名官员和企业进行了资产冻结,并禁止与香港有关的公司进行某些金融交易,这对香港的金融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欧盟也对香港的法治和人权状况发表了多次声明,表达对香港民主自由被侵害的关切。这些外交行动表明,香港在国际社会中的孤立状况愈加严重,并且这种孤立对香港的经济运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香港的经济一度以其自由市场和高效的法治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然而,《国安法》的实施打破了这一局面,使得香港的国际形象遭受了严重损害。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对香港法治的质疑,使得不少外国企业选择撤资或将业务迁出香港。此外,随著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香港政治环境的信心减弱,香港的金融市场和股市也面临著更多的不稳定性。 《彭博》:联汇制度可能成为美中博弈的新战场 不错,2024年的港股终于摆脱连跌四年的恶运,但资产市场特别是楼市仍是一潭死水,本地经济特别是零售未见起色,财赤的问题更已火烧眼眉。根据最近的数据,香港的外资流入已经显著减少,尤其是在科技和金融领域。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将办公室搬迁到新加坡、东京等地,这些地区的商业环境被认为更为稳定且没有过多的政治风险。尽管香港仍拥有强大的贸易和金融基础设施,但在国际间的孤立情况下,其经济增长潜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彭博》日前报道指出,香港的联汇制度可能成为美中博弈的新战场。川普的顾问曾在上一任期内建议打击香港联汇制度,但当时的反对声音较大,但现在川普即将重返白宫之际,相关议题的讨论变得更加重要且迫切。《彭博》报道指出,北京正试图利用香港的联汇制度挑战美元的国际金融主导地位。香港在中国构建「去美元化」的金融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得益于港元可自由兑换的特性,香港被视为构建新国际金融体系的核心。 我始终认为香港以货币发行局建立联系汇率制度,背后只需要足够外汇储备支持货币基础,联汇制度并不需要美国政府认可,美国单方面不可能取消联汇制度。但现实是美国不需直接推翻联系汇率制度,仅需削弱其部分功能即可令港元流动性萎缩,包括可能制裁部分违反禁令或人权法案的金融机构,这足以对香港的金融集资功能造成重大打击。 「战狼」威吓手段只会加速香港「孤岛化」 特区政府于圣诞前夕宣布多项针对海外港人的措施,包括撤销特区护照及悬红通缉涉嫌违反《香港国安法》的6名港人,特别是我非常尊敬的钟剑华博士,此举引发香港民间社会及国际间强烈反响。明报《李先知专栏》更指出,尽管政府认为此举能施压通缉者回港受审,社会上却质疑其实际效用,认为仅为政治姿态,未能有效执行,部分被通缉者反因事件提升知名度。但官员仍然「死撑」,强调此类措施在部分情况下可带来实质影响,例如限制资产处理等,并坚持「应做就做」的态度,认为无论如何,西方国家都会对香港作出抹黑。 显然整个所谓「悬红通缉」只是一种恐吓海内外的香港人手法,但这种「战狼」威吓手段只会激发西方社会的进一步反弹,令香港进一步陷入国际孤立,未来的挑战将愈加艰难。香港必须重新评估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然而,若无法解决其政治和法治问题,香港可能无法恢复过去的经济增长势头。 香港因为压迫民主运动而遭到西方社会的孤立,这不仅体现在外交政策的层面,也深刻影响了香港的经济发展。随著《香港国安法》的实施,香港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遭到了严重损害,许多外国企业和投资者对香港的未来充满疑虑。岑耀信等法律界人士的批评,更加凸显了香港法治原则的危机。若香港希望摆脱这一困境,重建国际信任,必须恢复司法独立,并尊重人权与法治原则,但这显然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2025年,寄望大家保持梦想,幸福平安。 △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2/31/8768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