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科学家口中的玄妙"奇异物质" (多图)
 
天文学推测,有些中子星可能有「奇异物质」 (strange matter)组成,宇宙中的物质种类与形态之多,难以想象。
在中子星的内部,常规的重子物质,即质子和中子,也就是组成我们身边所有一切的 物质——将会被强烈压缩,成为一种新的物质,即所谓「奇异物质」(strange matter)。
宇宙中的无数天体、星系、射线,地球上的无机物、有机物等,都是基本粒子反复组合而形成。
中子星和奇异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科学家们极为关注的 「时空涟漪」(ripples in space-times),即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

【人民报消息】中子星可谓跻身于宇宙中密度最大的星球之列了。假如从上面摄取如同一汤勺多的物质,其重量就会超过我们的月球!然而,这些高密度的中子星看起来并不庞大,远远小于我们地球,里面却可能蕴藏着许多令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探究而又至今不得其解的宇宙奥秘。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9日报导,科学家们发现,中子星里面的物质被压缩得相当致密,在强大的挤压下很可能演变成另一种新的物质——天文学家称其是「奇异物质」(strange matter)。 据有关科学家推测,当中子星足够庞大,其自旋速度足够快时,整个星体就可能全部由这种「奇异物质」构成,其体积也就会因此变得更小、更致密。这种全部由「奇异物质」构成的中子星,亦叫「奇异星」(strange star),是一种目前完全未知的星体。比如说,一颗质量相当于太阳0.2倍的中子星的直径约为30公里,而相同质量的「奇异星」的直径可能不足10公里,看上去还不足同等质量的普通中子星的三分之一。 和暗物质不同的是,「奇异物质」看上去与普通物质相似,可以形成实实在在的物体,但是它和普通物质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在密度上的巨大差异。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科学家们早已形成一种共识︰质量庞大的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时空涟漪(ripples in space-times),即「引力波」(gravitational waves)。然而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试图探测到这种引力波的存在,却依然一无所获。 如今,科学家们从现有的发现中推测,当一个中子星和一个奇异星发生相互作用时,就可以产生这种引力波,从而为人们提供直接检测它的机会。 虽然目前人们对这种「奇异物质」和奇异星体几乎是一无所知,如果能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存在及特性,这无疑将有助解开一些长时间以来让他们迷惑不解的难题。 《每日邮报》的这篇报导最后指出,这种「奇异物质」和奇异星体的存在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很显然,宇宙中存在的物质种模拟我们现在知道的要多很多,而且也远远超出了我们现代科学的认识。△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6/10/31/6446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2016年10月31日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