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雪道盡頭是骨科" 大陸滑雪傷者急增(圖)
 
2022冬奧委會女子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上,20歲的新西蘭名將辛諾特奪得新西蘭冬奧史上第一枚金牌。

【人民報消息】近日,「雪道的盡頭是骨科」的話題衝上大陸熱搜,冬奧委會激起不少民衆到各個滑雪場、溜冰場體驗冰雪運動,但因爲滑雪而受傷的人進醫院醫治的也不少。 大陸新浪微博名「骨科毛睿」的醫生髮帖說,今天9臺手術,7臺是滑雪滑的,4個前叉(前交叉韌帶),1個髕骨脫位,1個踝關節,1個半月板。滑雪運動受傷的概率在10%—15%,雪道盡頭是骨科。 很快,「雪道的盡頭是骨科」的話題衝上熱搜,有不少網民也道出自己的「悲慘經歷」。 「滑冰場玩不到5分鐘,把手腕摔骨折的是我,接着因爲骨折用藥導致嚴重過敏,慘上加慘,從此遠離滑冰滑雪場,只遠觀。」 「上週去滑雪,成年後第一次,初級道太無聊,加錢上中級,第一次滑就把脖子扭了,疼了三天,幸好沒傷着骨頭。」 「多年前差點把命留在薊縣滑雪場以後,給多少錢叫我去滑雪都不去。」 「滑冰搞得兩隻手都傷了,經歷兩次手術,再也不碰冰雪運動了。」 「我認識的幾個滑雪的親戚和朋友,目前有過骨折的大概4個,骨折超過兩次的2個,差點給家人留下遺產的1個。」 有大陸網民表示,任何事情不從自己的實際出發,盲目跟風,一定是危險的。 滑冰滑雪是一項速度快、技術要求高、風險高的運動,而且受到天氣、設備等諸多因素影響。研究顯示,滑雪已被列爲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運動之一。 2月11日,「掰腿老黃」發帖說,每年冬天都是北醫三院運動醫學科前交叉韌帶手術最多的時候,其中最大佔比就是滑雪摔傷。滑雪造成前交叉韌帶損傷的原因很多,比如雪板未脫落造成的強大扭力、速度過快導致的高能損傷等。 四川省骨科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對《四川手機報》表示,僅昨天(2月10日)一天,急診科就接診10名因滑雪受傷的病患,有小腿骨折的、有交叉韌帶斷裂的、大腿骨折的……。傷員都比較嚴重,他們有的是自己滑太快摔傷,有的是撞到別人受傷。 《都市快報》報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骨科醫師說,「『雪道盡頭是骨科』的說法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不無道理。因爲冰雪運動確實是比較容易造成韌帶、肌腱損傷。在門診中,我每年接診因爲滑雪而受傷的患者起碼有十幾例,年齡普遍在20—40歲之間。」 杭州市一醫院不久前接診過一位因爲滑雪而摔進醫院的年輕患者。年前,23歲的小趙從廣州回杭過年,邀請幾個大學同學一起去滑雪場玩,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滑雪。不料玩得正高興的時候,卻突然出了意外。 據小趙的同學回憶,當時,他從高坡往下滑的時候,因爲雪道上人很多,都擠在一起,中途不小心與別人碰在一起,整個人的身體斜飛出去。 小趙說,落地的那一剎那,感覺左邊肩膀發出了「咔」的一聲,當時就痛得站不起來了。 同學們把他抬上車,送到杭州市一醫院急診科就診,急診X光顯示「右關節脫位:右肱骨大結節骨折」,收治入院進一步診治。排除手術禁忌後,行全身麻醉下行肩關節脫位手法整復術,以及肱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浙大一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日前對媒體表示,自從去年底浙江各大滑雪場開放以來,該院骨科門診幾乎每天都會接診因滑雪受傷的患者,「特別是去年底今年初,最多一天我接診了5名滑雪受傷患者」。△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2/15/7391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