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美國猶太人聖誕節吃中餐的傳統是怎麼來的?
 
海恩斯
 
【人民報消息】 沾著鴨醬的炸蝦蛋捲的甜味。雞肉、生薑和捲心菜餡的餃子熱氣騰騰。牛肉炒飯和左宗棠雞飄出了香味。 這是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聖誕節那天座無虛席的Miss Shirley's Chinese Restaurant的廚房裡作出的一些菜餚。 在美國的假期裡,大多數餐廳都會關門歇業,讓顧客和餐廳的員工能與家人一起過節。而美國的許多中餐館成為美國大約760萬猶太人聚餐的場所。 「在牆外,也許人們正在與家人一起放鬆,但在些餐館裡面卻是一個個狂歡慶祝的場面!」卡令·李(Carling Lee)說。她家經營這家中餐廳,他們已經在新奧爾良及其周邊地區擁有和經營中餐館四十多年了。 在聖誕節和平安夜,「我們從上午11點到晚上9點,人們在這裡點外賣或與5人、10人、15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聚餐,」她繼續說道。「來這裡用餐的都是朋友和家人,我們有時甚至見到同時有三個拉比來這裡!每個人都在尋找一種以自己特殊的方式來享受休息日。」美國華人餐館協會(The Chinese American Restaurant Association)估計,美國有超過45,000家中餐廳。對於大多數在假日仍然營業的餐廳來說,聖誕節是一年中最繁忙的一天。 儘管大多數美國猶太人不知道這種特殊的美食是如何在聖誕節變得如此受歡迎的,但很少有人懷疑這些美食的無處不在。 「不管是什麼原因,你幾乎可以問任何一個美國猶太人他們在聖誕節做了什麼,他們的回答將差不多都是'吃了中餐,去看了電影',」莎拉·韋克斯勒(Sarah Wexler)說。「即使他們沒有去,他們仍然可能會這樣說。這在我們的文化中已經根深蒂固了!」 傳統是如何形成的 美食作家李競(Jennifer 8. Lee)在她的著作《幸運簽餅紀事:中餐世界歷險記》(The Fortune Cookie Chronicles: Adventures in the World of Chinese Food)中探討了這個問題。 「從1880年到1924年,估計有300萬猶太人從東歐來到美國,其中75%居住在曼哈頓下東區,」李競對美國之音(VOA)說。「這是一個華人已經住在附近的社區,中餐館也已經有了,所以這兩個龐大的移民群體緊挨著住在一起。」這些猶太移民的美國化的過程的一部分是出去吃飯。李競說,在1900年代初期,中餐館是必去之地。 「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中餐館在繪畫和電影中被表現出來,去中餐館被視為有教養的和國際化的,」她告訴美國之音。「因此,如果你想給一個女孩留下深刻印象,例如,你會把她帶到附近的華人社區,你會顯得很見過世面。」 拉比約書亞·普勞特(Joshua Plaut)是紐約大都會猶太教堂(Metropolitan Synagogue of New York)的負責人,也是《猶太聖誕節:猶太人的季節》(A Kosher Christmas: 'Tis the Season to be Jewish)一書的作者。他說,除了臨近和受歡迎之外,猶太移民還有其他特定的原因可以解釋中餐的受歡迎程度。 「首先,來自東歐的猶太人有相當嚴格的飲食限制,當他們適應了在美國外出就餐時,許多人不得不接受至少要放棄其中一些禁忌,」普勞特說。 「中餐感覺上更容易證明可食,因為它不像其他常見的民族食品如義大利和墨西哥將肉類和乳製品結合在一起,而猶太教認為的不潔​​淨食品,如豬肉和貝類——更隱蔽地包含在中餐中,」他繼續說道。「這些成分在餃子裡被切碎或被遮蓋,所以你可以眼不見為淨。我們稱之為『安全的不潔食品』」。 而且中餐館禮拜日也營業。 「從歷史上看,由於遵循基督教的日曆,許多商家會在禮拜日關門,」普勞特告訴美國之音,「但猶太人渴望享受這一天。而中餐館也沒有理由在這天關門,所以猶太家庭就會去那裡享用廣東點心。同樣,當猶太家庭在聖誕節尋找吃飯的地方時,中餐館又為他們提供了服務。」 傳統是如何蓬勃發展的 一些猶太人說他們覺得自己與中餐館有緣;另一個原因,因為中餐館裡沒有其它餐廳裡那麼多的宗教符號。 「我的家人總是對在義大利餐廳裡看到的所有聖徒、十字架和釘在十字架上的符號感到不舒服,」馬薩諸塞州曼斯菲爾德的音樂教師勞裡·斯克拉(Laurie Sklar )說。「但中餐館一直都讓人感覺很熱情好客。」 斯克拉說,從她記事起,她就在聖誕節那天吃過中餐,她的父母也是帶著自己的父母去吃中餐。 「我們和當地華人店的老闆之間是直呼其名的,」她說。「我們去的時候,他會多給我們一些冰淇淋。感覺就像這是我們自己的特別的地方,直到今天,中餐對我來說就像猶太丸子湯一樣具有猶太特色。」這是一個傳統,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仍在繼續發揚光大。 「我五歲的兒子認為聖誕節的中餐就是我們在聖誕節『要做』的事情,與贖罪日齋戒沒有什麼不同,」在紐約市經營Mile End Delicatessen餐廳的約珥·提托爾曼(Joel Tietolman)解釋說,這家餐廳13年來一直在12月24日和25日兩天提供特別的中式菜單。「它已經成為北美猶太人身份認同的一部分了。」 聖誕節期間的另類社區感 自1993年以來,在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麗莎·格杜爾迪格(Lisa Geduldig)都會在聖誕節假期期間主持「宮保猶太潔食喜劇」(Kung Pao Kosher Comedy)表演。 數以千計的客人在舊金山「皇宮酒樓」(Imperial Palace Restaurant)觀看接連幾個晚上的演出,其中包括中餐宴會和猶太喜劇演員的節目。 「對於那些在聖誕節期間可能感到『另類』的人來說,這是像一個社區那樣聚集在一起,並以世俗方式慶祝節日的地方,」格杜爾迪格告訴美國之音。「我們有幾十年來一直來這裡的猶太客人,也有非猶太人的客人,他們在尋找一些有趣的事情來做,不想在聖誕節那天孤獨一人。」 這種異類感是美國猶太人和華裔美國人在美國最大的宗教節日期間都能體會到的。加州奧爾巴尼的環境科學家希拉蕊桑德斯(Hillary Saunders)承認,這對她小時候來說是一種熟悉的感覺。 「在成長過程中,我在聖誕節感到非常孤獨。我記得不絕於耳的聖誕音樂讓我感到非常孤立,」她說。「但知道猶太人也有這個傳統,你可以走進一家中餐館,發現其他人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這很令人欣慰。」 「對猶太人來說,每個節日都有與之相關的食物,」桑德斯補充道。「對我來說,聖誕節的味道就像中餐。」△(轉自美國之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30/7969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人民報視頻
中國黑心奶粉疑雲:受害者索賠反被打壓!中國「結石寶寶」家屬為何索賠難
中國黑心奶粉疑雲:受害者索賠反被打壓!中國「結石寶寶」家屬為何索賠難
🔥25歲小夥投80萬 上海開麵館
🔥25歲小夥投80萬 上海開麵館
中國出現逃亡潮 !北京美領館排隊簽證  一年365日 天天爆滿!
中國出現逃亡潮 !北京美領館排隊簽證 一年365日 天天爆滿!
中國現大兇之兆?!疫情洶湧加「雷打雪」,2024將會是怎樣的一年?
中國現大兇之兆?!疫情洶湧加「雷打雪」,2024將會是怎樣的一年?
🔥一線城市都扛不住了 🔥跟風買房
🔥一線城市都扛不住了 🔥跟風買房
上海失業者住橋洞 吃五角錢饅頭!加拿大鵝援助甘肅震區羽絨服
上海失業者住橋洞 吃五角錢饅頭!加拿大鵝援助甘肅震區羽絨服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3/12/30)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