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于谦,字廷益,明朝名臣。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于谦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看了他的面相,惊讶地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进士。于谦出任江西巡案时,昭雪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后被重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
明人都穆的《都公谭纂》记载下面的故事。明朝时期的于谦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和诗人。他深得明宣宗的赏识,被破格提拔为河南、山西巡抚。尽管身居高位,他的生活却十分俭朴。
宣帝驾崩之后,太子朱祈继位,即明英宗。英宗年少,宦官王振专揽朝政大权,他勾结宫廷内外的官僚,为所欲为。大臣们对他十分忌惮,阿谀奉承,称他为「翁父」。
于谦为人刚正不阿,秉性高洁,十分不满王振的独断专行。因此,王振十分忌恨于谦。当时各地官僚进京朝见皇帝,都要从本地老百姓那里搜刮许多土特产品,诸如绢帕、蘑菇、线香等献给皇上和朝中权贵。
于谦担任巡抚时,从外地回到京城,他的手下建议他买些土特产孝敬权贵。于谦断然拒绝,他甩了甩两只宽大的袖子说:「我就带两袖清风去好了。」回家之后,他写下《入京》这首七绝诗,诗嘲讽进贡的歪风,表现于谦为官清廉、不愿同流合污的铮铮铁骨:
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还有一首著名的《石灰吟》:
千凿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