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特稿】进化假说未触及精神世界(下)(多图)
——《透视“进化论”》第四章(下)
 
大纪元特稿:透视“进化论”(大纪元制图)
【人民报消息】(接前文)本章目录: 第四章 进化假说未触及精神世界 一、进化假说忽略精神 1.1 人眼看到的人体器官 1.2 显微镜检测到的人体细胞 1.3 更微观的人体结构 1.4 实证科学的局限性 1.5 传统文化对人体精神和能量的研究 二、精神是一种物质存在 2.1 脑电图──被检测到的精神 2.2 现代版的“读心术” 2.3 可遗传的精神 2.4 可转移的精神 三、精神相对独立于大脑而存在 3.1“修女研究”的启示 3.2 “无脑人”研究 3.3 人的意识究竟从何而来 3.4 诺奖得主提出精神或灵魂独立于大脑而存在 3.5 精神是大脑的指挥官 3.6 人的精神不可能进化而来 四、精神具有能量属性 4.1 人体存在能量场 4.2 精神影响人体能量场 五、 精神影响人体健康 5.1 精神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5.2 压力和情绪影响健康 5.3 性格影响健康 5.4 道德观念影响人体健康 5.5 打坐提升身心健康 5.6 以精神为主导的“心身整体观” 有人可能会认为,谈“精神”层面的东西跟“进化论”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关系重大。因为一百多年来,人们受实证科学的局限,长期受进化假说的洗脑,一提到人,想到的都是人眼可见的肉体。可殊不知,人的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物质、一种肉眼不可见的物质,是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才是人体的本质所在。 在人的起源这样重大的问题上,人精神的起源却被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有意地忽略掉了,进化假说根本没有解释精神来自何处。更多关于精神的属性和精神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在第四章(下)继续展开。人类起源的终极答案──人究竟来自何处,也会在整本书中继续探讨,直至揭晓全部答案。 四、精神具有能量属性 精神不仅具有物质属性,还具有独特的能量属性,能影响人体能量场。 4.1 人体存在能量场 现代实证科学的指导思想是“眼见为实”,但人眼能看到的物质世界极其有限。 光线落在物体上,一部分会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会被反射或折射出去。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被物体反射或折射之后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对应的视觉区域,从而产生了视觉。 光是一种电磁波,整个电磁波谱频率从低到高,分别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不同电磁波之间,电磁波谱频率可能差异很大,可以从几个赫兹到至少10²⁰赫兹的范围。 而人眼看到的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很小的部分³²⁸,从波长约700纳米(nm,即十亿分之一米)的红光到约400纳米的紫光。而那些人眼看不到的光,则对应着人类未能直接以肉眼去探知的世界。
电磁波的波谱 Original source: Nl74, Inductiveload, NASATranslated by Tonys (talk) – File:EM Spectrum Properties edit.svg, CC BY-SA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14951505
从物理学理论就可以分析出人体能量场的存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波又是粒子,我们谈到过很多粒子,而光波则是一种能量,量子是能量属性的自然单位³²⁹。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泰斗──生于德国的犹太裔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指出,任何物质都有能量和质量。能量(Energy,简称E)和质量(Mass,简称M)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体现形式。爱因斯坦提出的质量能量转换方程E=mc²,被现代物理学应用至今。³³⁰ 能量,在物理学中,是指做功的能力。任何一种物质结构都有一种能量分布,能量分布中有高能量往低能量流动的特性。故能量的流动,可以产生做功的效果。所以,能量也是一种物质结构流动能力。或者更通俗地说,任何一种时空中物质结构的分布,都有一种时空中的能量分布。因此,也可以定义能量是物质的时空分布可变化程度的度量,用来作为物理系统做功本领的表征。 能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存在,所有形式的能量都与运动相关。按照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分类,它可以以机械能(势能、动能)、热能、电能、化学能、核能或其它各种形式存在。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此外,还有热和功──即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中的能量。例如,能量被转移后,传递的热量可能会变成热能,而所做的功可能会以机械能的形式表现出来。³³¹ 从18世纪后期开始至今二百多年的近现代生物物理学研究表明,人体能够发出电子和光子,产生肉眼看不见的辉光。当人体处于电磁场中,这种电光子的发射会被激发,并且能够被拍摄下来,这就是人体能量场实实在在的证明。 1777年,德国物理学家乔治‧利希滕贝格(George Lichtenberg, 1742—1799)记录了在高压电场中一种特殊的放电过程,它会在某些物体内部形成类似树枝状的放电图案,后人称其为“利希滕贝格图形”(Lichtenberg figures)。³³² 1888年,捷克物理学家纳夫拉蒂尔(Navratil)用“电图”(eletrography)进一步描述了这类图像。 19世纪90年代,白俄罗斯科学家雅各布‧纳克维奇‧约德科(J.Narkevich-Yodko)开发了原创技术,拍摄了1500余张关于人的手指、植物叶子、谷物的“电图”,并多次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德国柏林、奥地利维也纳、法国巴黎等多国医学和科学界的专业人士发表学术演讲和报告。 1939年,前苏联发明家塞米杨‧克里安(Semyon Kirlian, 1898—1978)对人体在电场中发光的现象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做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和研究,并发明了“克里安照相术”(Kirlian Photography)³³³。 克里安照相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物体施加高频电流,导致物体的能量场电离周围的空气,让周围空气产生可见光,然后用照相底片来捕捉这些辉光。这种摄影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效果。³³⁴ 尽管这种测试方法不够稳定³³⁵──辉光的大小受到多种测试环境因素³³⁶包括湿度³³⁷、温度、压力、底片等影响,但这种现象具有可重复性,也值得我们关注,只是测试方法有待改进。 1995年,俄罗斯生物物理学家康斯坦丁‧科罗特科夫(Konstantin Korotkov, 1952—)教授发明了一种更加稳定、不受环境影响的更先进的克里安照相术──气体放电显像术(GDV, Gas Discharge Visualization)。科罗特科夫拥有17项生物物理学发明专利,发表了二百多篇专业论文。其代表著作《医学中的电光子分析:GDV生物电图研究》是对GDV生物电图在医学中应用的总结,包括会议和同行评审的期刊论文。³³⁸ 该书的共同作者叶卡捷琳娜‧雅科夫列娃(Ekaterina Yakovleva)医学博士,是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研究医科大学教授,也发表了多篇关于该主题的论文。 科罗特科夫研究发现,人体能量场会受到人际关系、感情交流、思维活动等影响。下面的图片均来自大纪元健康版团队对科罗特科夫的专访。 4.1.1 相爱之人真的会“放电” 两个相爱的人,他们能量场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当两个人相爱时,指尖发出的能量场是相互交融的,两人的能量场延伸出闪电一样的辉光,连在一起,真的就是俗话所说的“触电”“放电”的感觉。而若两人之间没有这种情感,他们的能量场就没有这样的交融。
两个相爱的人,指尖能量场发出闪电一样的辉光,连结在一起。(康斯坦丁‧科罗特科夫提供)
4.1.2 表达爱意时的“能量”传递 科罗特科夫从受测试对象全身能量场的电子图像看到,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表达爱意的时候,在图像里可以看到一团清晰的能量物质,从示爱者的心脏部位飞向被示爱者的心脏部位。 科罗特科夫表明,这种能量传递不只是想像中的,而是真实存在的“物质能量团”的传递。这个能量团中包含了电子、光子、次声波等多种能量物质形式。这应该是为什么当一个人生病时,如果有恋人在身边支持和陪伴,病会痊愈得更快的原因之一。
GDV电子图像显示,示爱时有能量传递现象。(康斯坦丁‧科罗特科夫提供)
4.1.3 人能感知“能量场” 为什么人的“直觉”能够感知到周围的人和气氛的变化?科罗特科夫还通过GDV照相术实验证实,人体不只能散发能量场,还能通过自身的能量场来感知周围的能量场。 科罗特科夫在一次实验中,让一个人A坐在座位上,请另一个人从其背后靠近,同时观测A的反应。结果显示,当背后靠近的是陌生人,A的能量场大多没有变化。当A的家人从背后靠近A时,A的能量场会立即增强。
当陌生人从背后接近,受测者能量场没有变化;当家人、恋人从背后靠近,受测者的能量场立即增强。(康斯坦丁‧科罗特科夫提供)
4.2 精神影响人体能量场 人的身体具有能量属性,这种能量场能被拍摄下来。精神作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能量属性。人的正在进行的思想活动不同、情绪状态不同,人体的能量状态也不同。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关于精神活动影响人体能量场的科学研究证据。 4.2.1 听音乐影响能量场 很多人喜欢听音乐,不过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听不同的音乐,对人体的能量场和健康都会有影响。 科罗特科夫进一步发现,当人听摇滚音乐时,人的能量场先短暂提升一个高峰,然后不断下降,跌至起始数值以下,说明摇滚音乐对人体的能量场有负面影响。
在听摇滚乐的过程中,人体能量场的变化。(康斯坦丁‧科罗特科夫提供)
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的马克‧贝利斯(Mark A Bellis)教授等,于2007年在《流行病学与社会健康》(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期刊上曾刊登过一份研究报告,研究对象涵盖了1956到1999年间成名的1064名北美和欧洲流行歌星,包括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和说唱艺人埃米纳姆(Eminem)在内。结果表明,流行歌星成名后3到25年的死亡率显着高于普通大众70%以上。北美和欧洲流行歌星的中位死亡年龄分别为42岁和35岁,明显比一般人的寿命短。³³⁹ 科罗特科夫的研究为上述研究结果提供了能量场层面的解读。摇滚乐的声波频率,尤其是重金属,是典型的噪音;歌手情绪发泄般发出声嘶力竭的嗓音,也是噪音。这种频率与人的正常频率不协调,可产生损害生命能量的后果。 此外,科罗特科夫发现古典音乐会对人的能量场产生正面的影响,并能够提升人的健康。这可能是因为古典音乐的频率在某种程度上与人的身体频率相合,因此能对人体本身的能量场起到正面促进作用。 大都会人寿(MetLife)保险公司从1956年到1975年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对象包括437名主要地区和社区的交响乐团的现任和前任指挥,发现他们的死亡率比一般人群低38%。其中,50岁至59岁的指挥家,死亡率比一般人群低56%。³⁴⁰ 这个研究的结论具有代表性,世界著名的指挥家长寿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比如: 美国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 1882—1977),活了95岁³⁴¹。 意大利指挥家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 1867—1957),活了90岁³⁴²。 美国指挥家尤金‧奥曼迪(Eugene Ormandy, 1899—1985),活了86岁³⁴³。 英国指挥家托马斯‧比彻姆爵士(Sir Thomas Beecham, 1879—1961),活了83岁³⁴⁴。 美国指挥家莫顿‧古尔德(Morton Gould, 1913—1996),活了82岁³⁴⁵。 所以人体的生命奥秘是无穷的,既然听不同的音乐对人体的能量场和健康都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就应该有选择地去听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益的良性音乐,而不能听那种不好的伤害人体健康的音乐。 4.2.2 正负情绪影响能量场 人生活中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俗话说:“七分精神三分病。”情绪可影响人的各种身体系统,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甚至会导致人生病,这里面牵扯到一系列的神经、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方面的机制,我们在本章第五节会详细阐述。另外,情绪也会影响人体的能量场。 科罗特科夫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具有积极情绪的时候,能量场会增强,比如当受试者看完喜剧电影后,能量场增强了;相反,负面情绪(包括生气、嫉妒、憎恨等等)会使人的能量场缩小、缺损。更严重的是,一个人的负面情绪不仅削减自身能量场,还会给他周围人的能量场带去负面影响。
出现负面情绪后人体的能量场出现缺损。(康斯坦丁‧科罗特科夫提供)
五、 精神影响人体健康 每个人都渴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身体包括五官五脏、肌肉骨骼、神经、内分泌、免疫等不同层次的系统、器官和组织。同时,每个人也都有思想、情绪和情感,还有决定好坏、对错的道德观念,这都属于精神的范畴。 身体和精神组成了人的整体,它们之间紧密、完整地联系在一起,而精神作为人体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怎么产生的,并没能被进化假说所涵盖。 中国有句俗话:七分精神三分病。早在1964年哈佛大学的研究就指出,60%~80%的病人就诊看医生的原因是精神压力或不良情绪引起的³⁴⁶。 我们的身体对精神(包括压力、情绪等)的反应非常灵敏,我们的思想、情绪和信仰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人体的状态,也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心身整体观的最直白的阐述。 现代医学把它称之为心身医学³⁴⁷(Mind-body Medicine),又叫身心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是建立在心身整体观基础上、探讨人体如何保持健康的学问。由于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不同,衍生出许多相关交叉学科或概念名词,比如精神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简称PNI)、心理神经内分泌学(Psychoneuroendocrinology,简称PNEC)等等。 5.1 精神是如何影响身体的 精神是如何影响身体的呢?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对身体健康之所以能起作用,至少通过一个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三种物质(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起作用。这是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的一个关键研究内容。 首先,精神、神经和免疫系统之间不断地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简称HPA轴)进行多向沟通,通过各种身体的应激反应来适应外界的刺激。该轴包含三个主要结构: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³⁴⁸ 1. 下丘脑(Hypothalamus):下丘脑是位于脑底部的一个重要结构,也是HPA轴的起始点。下丘脑分泌一种叫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CRH)的化学物质,这是控制垂体的一种激素。 2. 垂体(Pituitary Gland):垂体是位于脑下方的小腺体,它接收来自下丘脑的CRH信号,然后释放另一种激素──称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ACTH进入血液循环,随后抵达肾上腺。 3. 肾上腺(Adrenal Glands):肾上腺位于肾脏的顶部,它是两个小腺体,分为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当受到ACTH的刺激,肾上腺皮质释放出类固醇激素,如皮质醇(cortisol)。皮质醇是一种激素,它在应激状况下调节代谢、免疫系统和身体的反应。而肾上腺髓质则释放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是另一种重要的应激反应激素,可以调节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功能。 HPA轴在身体的应激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当我们感到有压力、危险或威胁时,下丘脑会释放CRH刺激脑垂体,随后脑垂体会释放ACTH来刺激肾上腺释放应激激素,即皮质醇和肾上腺素,这些变化会影响很多器官,让我们的身体进入战斗模式,将身体调整到应对这些挑战的最佳状态。 然而,如果应激反应长期持续或过度活跃,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皮质醇会损害我们的免疫系统,降低抗病毒能力并引起炎症和过敏,使人容易感染病毒。此外,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促进免疫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免疫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穿过血脑屏障,也会进一步引发大脑的炎症反应。这些都是压力反应带来的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和身体的免疫功能受损。
精神影响身体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精神压力会抑制免疫力。(大纪元)
精神对身体起作用的媒介物质主要有三种:神经传递物质(肾上腺素等)、激素(比如压力激素、褪黑素),另外还有很重要的就是细胞因子(比如白细胞介素-6,英文是Interleukin-6,简称IL-6)。 为什么细胞因子这么重要?比如,在恐惧、压力等负面情绪下,可以产生炎症细胞因子(IL-6)。在成年雄性SD大鼠反复社交失败压力模型的实验中,促炎细胞因子就会增加。虽然细胞因子本身比较大,不容易进入大脑,但是细胞因子信号可以触及到大脑,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和免疫细胞功能,加重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形成恶性循环。
精神影响身体的3种沟通媒介(大纪元)
5.2 压力和情绪影响健康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飞机轰炸伦敦的那段时间里,伦敦的胃溃疡病例明显增加。一位德国海军精神病学家观察到“在这场战争中,是胃在颤抖,而不是手在颤抖”。人们最后找到明显的焦虑和紧张与胃溃疡之间的因果关系。³⁴⁹ 这是现代医学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人的精神压力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成为精神对身体有影响的医学教科书级别的经典案例,也开启了心身医学、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的新纪元。 5.2.1 急性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1996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心理学学者在《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经典心理学研究,通过设置社交恐惧性质的实验环境,研究情绪所诱发的身体反应,主要包括心血管和激素反应。³⁵⁰ 实验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实验(E1)有39人公开演讲。安排了一个恢复过程,然后进入第二次实验(E2)。第二次实验受试者有70人,其中40人演讲、30人对照。第二次实验没有安排恢复过程。两组受试者都接受了相同的检查。 实验对象都是健康的受试者,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第一次实验男17名、女22名,平均年龄23岁;第二次实验平均年龄21岁,两组男女大致各半。
社交恐惧实验设计(大纪元)
结果表明,当众说话会使人产生社交恐惧,实际是产生一种压力,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E1在恢复期放松之后,受试者的血压和心率指标降至正常。
压力使受试者血压升高。(大纪元)
短暂的压力带来的紧张情绪通过交感—肾上腺影响血压心率,压力导致受试者心率加快。
压力使受试者心率升高。(大纪元)
人体的皮质醇分泌的正常节律,本来在上午8点—12点是应该稳定下降的,所以对照组从100%下降到75%,下降幅度25%。但是实验组都没有明显下降,E2组的反而上升了5%。皮质醇升高了,免疫力也会相应受到影响。
压力使受试者的血浆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大纪元)
这是短暂的恐惧情绪带来的压力,通过交感—肾上腺影响血压、心率和压力激素的直接科学证据。 5.2.2 慢性恐惧对身体的影响 短暂的恐惧、压力情绪能给人带来负面的身体反应,当压力积累成了慢性压力的时候,会给人带来进一步的身体伤害。 杰里米‧阿米尔‧罗森克兰茨教授³⁵¹(Jeremy Amiel Rosenkranz, PhD)是美国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医学与科学大学(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压力恢复和精神疾病神经生物学中心(Center for Neurobiology of Stress Resilience and Psychiatric Disorders)的成员、脑科学研究所的所长。他牵头做过一个慢性恐惧对人的身体影响的研究³⁵²,2020年发表在《大脑行为免疫》(Brain Behav Immun)期刊上。 该研究使用了一个已经被公认的“大鼠反复社交失败压力”模型(Repeated Social Defeat Stress,简称RSDS)。这个模型中使用了两个不同品种的大鼠,一个是成年雄性斯普拉格—道利大鼠(Sprague-Dawley rat,简称SD大鼠),SD大鼠是一种非攻击性大鼠,而另一种不同品系的是具有攻击性的成年雄性长埃文斯大鼠(Long-Evans rat,简称LE大鼠)。 研究者把温和弱小的SD大鼠放到具有攻击性的LE大鼠的笼子里,先让LE大老鼠从身体上欺负弱小的SD大鼠,根据SD大鼠的身体情况,一般接触5分钟~10分钟,最多不超过15分钟。然后,中间放下一个透明隔板。虽然这时SD大鼠身体上不会被欺负了,但也不得不面对凶悍的LE大鼠,精神上再继续害怕、紧张15分钟。实验连续进行五天。对照组SD大鼠除了没有LE大鼠在身体和精神上的欺负之外,其它实验条件都相同。
大鼠慢性恐惧欺凌模型(大纪元)
被欺负的SD大鼠,不仅精神上紧张、害怕,身体被欺负,而且身体里面成熟T辅助2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这种细胞多了,容易引起慢性炎症,使其身体不容易抵抗病毒。
受到恐吓欺凌的大鼠T辅助2型细胞增加。(大纪元)
被欺凌恐吓后,大鼠身体的促炎细胞因子增加,但对身体有保护作用的抗炎细胞因子水平不增加。
受到恐吓欺凌的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增加。(大纪元)
在这个大鼠实验中,研究者还发现,被欺负后的SD大鼠出现了基底外侧杏仁核(BLA,是大脑中主管情绪、愤怒、引起焦虑的主要神经细胞)、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是大脑的常驻免疫细胞)活化,进一步导致慢性炎症状态。 在行为学检测方面,被欺负后的SD大鼠,焦虑样行为明显增加。主要表现有: A. 在旷场实验 (Open field test, OFT)中,被欺负后的SD大鼠减少了对中心区域的探索距离和时间。
受到恐吓欺凌的大鼠焦虑样行为增加,社交互动次数减少。(大纪元)
B. 被欺负后的SD大鼠减少了社交互动的次数,出现了类似社交恐惧症的表现。 C. 减少了在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 test,EPM测试)开放臂上花费的时间。
受到恐吓欺凌的大鼠焦虑样行为增加,在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上的时间和进入次数减少。(大纪元)
从这个实验的结果可以推演出,如果在一个社会中,人们在持续的恐惧心态下,会引起身体的慢性炎症状态,导致焦虑样行为,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具有负面影响。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统治者,作为强势群体,对相对弱势的民众的管理手段会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状态。 5.3 性格影响健康 每个人因为自己所在的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环境不同,人生经验、观念、信念都不一样,对于外来的刺激,比如工作的更换、家庭的变故、社会的动荡,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会在人的心理层面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模式,也就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 人的这种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模式,在人生的经历中,经过反复重复,最终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固化心智状态,也就是人的性格³⁵³,它也是精神对人的身体起作用的一种体现。 尤其重要的是,人一旦形成了一些不健康的人格模式,容易患上某些类型的疾病。有大量研究将人格特质与健康联系起来。 5.3.1 奇怪的椅子磨损与A型人格 有这样一种人,会对行动迟缓的售货员咆哮,遇到堵车会按喇叭、大发雷霆,感觉必须同时做几件事──也许一边付账单、一边打电话、一边刮胡子。他们是那种经常感受到时间压迫、有动力的人。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脏病专家迈耶‧弗里德曼(Meyer Friedman, 1910—2001)注意到,病人候诊室的椅子上有一种奇怪的磨损模式。椅子的前缘似乎比其它部分磨损得更严重。这是因为他们的病人显然倾向于坐在座位的边缘,表现出他们的不耐烦、攻击性以及无法安静地坐着。弗里德曼的团队开始了研究计划,他们的研究结果令人震惊。 1959年,弗里德曼与共同作者、同事雷‧罗森曼(Ray Rosenman, 1920—2013)博士将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上,由83名男性组成的A组被选为表现出强烈、持续的成就动力,并在工作和业余爱好中不断体现出竞争性。该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老年弓出现的频率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均远高于表现出相反行为模式的另外两个对照组,即83名男性组B和46名男性组C。³⁵⁴ 老年弓(Arcus Senilis),又称老年角膜,是在角膜外部区域呈环状出现的脂质沉积物,大多是灰色或白色的,通常与潜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较高发病率相关。³⁵⁵ 弗里德曼的研究团队共同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长期愤怒和不耐烦的人的“A型”行为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并在1974年出版了一本畅销书《A型行为和你的心脏》³⁵⁶(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 1991年,英国伦敦大学精神病学研究所心理学系的汉斯‧J‧艾森克(Hans J. Eysenck, 1916—1997)发表在《欧洲人格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³⁵⁷的文章和出版的《吸烟、性格和压力 预防癌症和冠心病的心理社会因素》³⁵⁸(Smoking, Personality, and Stress: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一书中,总结了三个长期随访中得到的流行病学研究结论,进一步确认了愤怒、攻击性和敌意的A型人格行为特征是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 这三个前瞻性研究包括南斯拉夫研究(Yugoslav study)、海德堡“正常”研究(Heidelberg ‘normal’ study)和海德堡“压力”研究(Heidelberg ‘stressed’ study),总计随机选取了3235名身体健康的受试者,确定了其人格类型,并获取了其基线时的吸烟、饮酒、胆固醇水平、血压、血糖等健康相关信息。过10年之后,收集受试者是否死亡和死亡原因的资料。如果他们仍然存活,研究者会再次联系受试者;如果他们不幸去世,则会查阅其死亡证明,了解死亡原因。随后,研究者将其死因与个性类型结合,进行相关分析。 研究者将受试者分成四种不同人格类型:I型、II型、III型、IV型,并且分别定义如下: 第I型,又被称为C型人格,易患癌症型,这种类型的人特点是抑制与亲人的亲近感,导致无法满足他们对情感亲密的渴望。这种情感压抑可能导致人易患癌症。 第II型,又被称为A型,易患冠心病型,这种类型的个体在面对人际关系中的挫折时会出现愤怒和兴奋的反应。这种类型可能更容易患上冠心病。 第III型,歇斯底里性格,这种类型交替出现第I型和第II型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患癌症和冠心病的风险都有所下降,被作者归类为“相对健康”的人格类型。 第IV型,健康、自治型,这种类型能够在人际关系中适当地做出回应,不会出现极端的情感反应。他们似乎对待关系采取了平衡的态度,这可能有助于他们获得整体幸福感。 三个研究的合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具有A型(II型)或C型(I型)人格特点的受试者在10年之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III型和IV型人格类型的受试者。A型人格受试者死于冠心病的比率明显升高,C型人格特点的受试者死于癌症的比率明显升高。根据原文表1提供的原始数据计算的百分率如下: 具有A型人格特点的受试者10年内病死率56.8%,25.4%死于冠心病、4.4%死于癌症、27.0%死于其它疾病;具有C型人格的受试者10年内病死率62.5%,6.8%死于冠心病、38.5%死于癌症、17.2%死于其它疾病;具有III型人格的受试者10年内病死率19.1%,3.7%死于冠心病、1.4%死于癌症、14.0%死于其它疾病;具有IV型健康人格者10年内病死率5.4%,1.0%死于冠心病、0.3%死于癌症、4.1%死于其它疾病。各组之间的数据比较,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01。 其中一个1988年的南斯拉夫研究(Yugoslav study)的数据图如下:
受到恐吓欺凌的大鼠焦虑样行为增加,在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上的时间和进入次数减少。(大纪元)
大量的历史研究发现,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A型人格特征,有强烈的求胜欲、野心,易怒、急躁和充满敌意。A型人多具有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疾病/综合症)、高血压、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高发风险。
A型人格与疾病相关性(大纪元)
具有A型人格的个体,交感神经容易兴奋。交感神经一旦兴奋,则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大大增加,排血量增加,血压容易增高。在长期的反复刺激模式下,容易产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和代谢症候群,慢慢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2018年,学者们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A型人格个体具有更高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更快的凝血时间、更高的胆固醇水平和更高的血脂水平等生理特征,经常寻求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的环境。他们在受到压力时,可能倾向于使用不良的应对方式,比B型人更倾向于吸烟和饮酒,可能会导致不利的生理和行为后果。此外,他们更容易携带遗传易感基因。³⁵⁹
A型人格为什么容易罹患心脏病?(大纪元)
5.3.2 C型人格与癌症 研究发现,C型性格的人被动、顺从、压抑、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善于表达自己,容易焦虑、抑郁或患癌症。
C型人格与疾病的相关性(大纪元)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神经免疫学中心的迈克尔‧R‧厄文(Michael R. Irwin)博士、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安德鲁‧H‧米勒(Andrew H. Miller)博士通过总结20年来对抑郁这种精神现象的研究数据,在《大脑、行为和免疫力》 (Brain, Behavior, Immunity)上发表论文指出,经常抑郁的人,淋巴细胞的增值反应力下降,T细胞对病毒免疫应答减弱,NK细胞的活性下降,这样导致人体抗肿瘤、抗病毒免疫力整体下降,使人体容易生长肿瘤、感染病毒和细菌。³⁶⁰
抑郁情绪会抑制免疫力,使人容易患癌症。(大纪元)
5.3.3 具有保护性的B型人格 B型人格的特征,如性格开朗、轻松、幽默,为人随和、耐心、放松、乐观和对新事物、新知识比较开放,这与促进健康的行为有关,是一种保护性强的、健康的性格,发生各种心身疾病的风险降低,被称为“心脏保护”人格特质,比较不容易得心脏病等多种疾病。³⁶¹
B型人格有利于身体健康。(大纪元)
5.4 道德观念影响人体健康 越来越多的身心医学、精神免疫学研究证明,人的精神不仅存在,而且与我们的身体紧密相连。人的精神和道德层面的因素对健康能产生巨大影响。比如人的性格、幸福观、道德理念等等,都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精神的物质属性还体现在,具有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的人,抗病毒的免疫力比较好。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新冠病毒来袭的时候,具有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的人不容易感染病毒。 打个比方,病毒就像种子,得有适合它生长的土壤。免疫力好的人,没有病毒生长的土壤,人的细胞不是它的培养皿,也就不容易感染病毒。 5.4.1 善良的人免疫力更好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史蒂芬‧W‧科尔(Steven W. Cole)教授于2013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上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幸福观的人的免疫细胞基因表达模式不同。³⁶² 与比较注重物质层面享受的人相比,具有明确人生目标、利他、更富有同情心的人,他们的外周血免疫细胞干扰素基因表达更高,产生抗体的能力更高,炎症水平更低。 具有利他型人格的人,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会帮助他们赢得与病毒或癌症的战斗。换句话说,人的价值观和道德层次会影响我们身体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状态,会影响我们的免疫力,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不同幸福观的人,身体免疫细胞DNA的表达不同,抗病毒的免疫力也不同。(大纪元)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由于长期封锁造成的慢性压力,容易让人抑郁,进一步导致免疫力下降,因此人们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形成恶性循环。2021年8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神经免疫学中心的乔治‧斯拉维奇(George M Slavich)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贾米尔‧扎基(Jamil Zaki)教授等在《焦虑、压力和应对》(Anxiety, Stress, &Coping)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三种基于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策略。其中两种与人的道德层面有关──实践同情心以及做善事,可以帮助人们减少焦虑、压力和抑郁,促使人类更快地走出疫情、展望未来。这是符合健康规律的合理建议。³⁶³ 5.4.2 诚实的人更健康 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者,2015年在《心理学最新观点》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讨论了不诚实行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诚实的人,体内的催产素水平较高,有益于增加抗病毒的免疫力,而且催产素能减轻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会进一步增强抗病毒的免疫力。³⁶⁴ 而不诚实的心态会给身体带来负面影响,包括大脑执行区域的耗竭、增加血压和心率、皮质醇反应性增加,血中游离的睾固酮的水平升高。 大脑执行区域的耗竭,指的是大脑中负责执行复杂认知和控制功能的区域在长时间或高强度使用后出现疲劳或能量消耗后不足的状态。这些执行区域包括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等,负责调节注意力、情绪、自我控制和计划等高级认知功能。当这些区域耗竭时,可能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问题。
不诚实的心态给身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大纪元)
另一项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伯克利大学等机构的联合研究也发现,说谎者的皮质醇反应性比说真话的人明显升高,皮质醇反应性越高,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越容易升高。皮质激素对免疫细胞有一种抑制作用,抑制人体的抗病毒能力。所以在疫情之中,不诚实的行为也会让人们自身的免疫力下降,会导致抗病毒能力下降³⁶⁵。
不诚实者压力激素水平高。(大纪元)
5.4.3 宽容忍让对健康有益 2017年8月8日,美国长春藤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图书馆发表了一篇应用积极心理学硕士(Master of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MAPP) 论文综述,标题是“宽恕:如何体现在我们的健康、福祉和长寿中”(Forgiveness: How it Manifests in our Health, Wellbeing, and Longevity)³⁶⁶,论文作者是凯西‧诺曼(Kathi Norman)博士。 论文分析指出,宽恕(forgiveness)或者宽容忍让,是一个人遭他人冒犯或侵犯时产生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当一个人宽恕时,他们对冒犯者的动机和行为反应产生积极的转变,表现出仁慈、宽容和慷慨,减少了报复和回避的心理反应。宽恕可以被视为一种仁慈的表现,反映出对冒犯者的同情和宽容。 宽恕不仅仅只是一种美德,还能起到调解人际关系的作用,而且这种精神反应模式在人体中能产生物质效应,能给人身体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益处,包括对自主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有益,可以改善慢性疼痛、自身免疫性疾病、焦虑、抑郁和艾滋病毒感染等疾病,甚至能延长人的寿命。 不懂得宽恕的人,情绪容易陷入愤怒、报复、憎恨和怨恨等负面情绪之中,这些情绪会引起压力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包括血压升高、血管阻力增加、降低免疫力;愤怒等情绪会导致冠状动脉疾病等,还会增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免疫功能进一步恶化,引发慢性疾病。 实践宽恕可以使被冒犯的人减少他们感受到的愤怒、怨恨和憎恨,相当于一种缓冲因素,保护人体免受压力和负面情绪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冲击。因此,经常宽恕别人,可改善心身健康。 5.4.4 寻找人生意义有助健康 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寻找人生意义的积极程度与人的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越是积极寻找人生目标并拥有人生目标的人,免疫系统就越强。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神经免疫学、精神和行为科学研究专家朱丽叶‧鲍尔(Juliene E. Bower)博士等2003年在《行为医学年鉴》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研究对象是43名平均年龄为42岁的女性,她们的近亲(主要是母亲)因乳腺癌去世。³⁶⁷ 丧亲是一个典型的生活负面事件,导致她们释放压力激素、抑制免疫细胞功能,打击了她们抗病毒、抗肿瘤的免疫力;而且由于这些丧亲的女性有一些乳腺癌易感基因,她们具有乳腺癌的高发风险。 调查结果显示,开始重视寻求有意义的生命目标的女性,体内的一种抗肿瘤免疫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更为强大,从而对她们以后发生乳腺癌的概率的预测也有所下降。研究者们建议将“寻找有意义的人生目标”作为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和增进自身修复力的重要因素。 因为思考的问题不同,导致罹患乳腺癌的概率也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呢?这对我们思考精神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又带来怎样的提示呢?生命意义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哲学、思想话题,却跟我们人体的细胞功能、免疫功能有直接关联,跟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寻求生命意义,免疫力会增加。(大纪元)
2016年美国《心身医学》杂志发表了一个荟萃分析,对10项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共有136,265名参与者,年龄约67岁,平均随访7.3年,在此期间有14,518名参与者死亡,此外还发生了4316次心血管问题。结果表明:生活具有更高目标感的人,出现心血管问题或各种情况下死亡的风险相对于之前降低了17%,排除了包括年龄、基线心血管疾病等混杂因素之后,结果仍然相似。³⁶⁸ 对此,主要研究作者、西奈山圣卢克医院和罗斯福医院的预防心脏病专家兰迪‧科恩(Randy Cohen)对公众表示:“在生活中有目标感,与避免死亡或避免发生心血管问题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培养和完善人们的使命感可以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并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阿兹海默症(AD,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会导致失忆、失智的常见难治性疾病。2010年《老年精神病学档案》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前瞻性随访951名老年人,入组的平均年龄80岁,随访长达7年,期间155 人(16.3%)开始患阿兹海默症。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人们若有更大的生活目标,可以显着降低(52%)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当然,根据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患病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³⁶⁹
寻求更大的生活目标可以减低人们罹患阿兹海默症的风险。(大纪元)
图中,红线是在生活目标方面得分高的人,绿线为得分低的人,可见他们得阿兹海默症的可能性明显不同。这种关联独立风险因素,不受其它混杂因素的影响,如抑郁、神经质、社交规模和慢性疾病等。 同时,生活目标得分高的人患轻度认知障碍(MCI)的风险也会降低。轻度认知障碍(MCI)是阿兹海默症(AD)的前兆。 不仅如此,树立生活目标除了可以预防老年痴呆之外,对老年人其它方面的健康也有好处。2009年发表在《心身医学》期刊上的一篇论文使用两项纵向随访研究的数据,对1238名未患痴呆症的老年人进行了长达5年的随访评估。³⁷⁰ 分析表明,在生活目标评估中得分高的人的死亡率比得分低的人下降了43%。这个结果不受年龄、性别、教育或种族的影响。
生活目标评估中得分高的长者,死亡率下降了43%。(大纪元)
另外,2014年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奈利斯‧迪亚兹(Naelys Diaz)博士等发表的对吸毒者³⁷¹的研究和2018年英国肯塔基大学护理学院伊丽莎白‧索尔特(Elizabeth Salt)博士对腰痛患者³⁷²的研究结果显示,有清晰人生目标的人比较少出现抑郁症状。 简而言之,具有清晰人生目标的人,他们在日常活动中容易具有目标导向性,这些心态有助于长寿;另外,他们也重视生命存在的价值,平时比较注重预防疾病的诱发因素,更加重视养生保健,会控制自己尽量不做或少做损害健康的事,也就更容易保持健康。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我有没有生活目标?我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如果没有,可能需要努力为你的身体健康寻找一个目标和人生存在的意义。设立人生目标,需要结合我们刚才提及的“善良利他”“诚实”“宽容”等研究结果来综合考虑,也要符合其它方面有利于健康的特质,才能形成一股合力,达到人身体健康最优化的整体效果。 5.5 打坐提升身心健康 西医的药物疗法和手术的进步,带来了很多健康益处,帮助患者重获健康。但是,由于西方医学对人精神方面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导致在治疗许多疾病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³⁷³ 许多疾病与压力、情绪、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有关,单靠药物往往只是抓住了细枝末节,没有抓到根本,无法根治,所以往往病情越来越复杂,医疗费用持续飙升。 五十年前,冥想(meditation)被认为是一种与健康无关的宗教仪式;如今,冥想和正念(mindfulness)等身心练习越来越受到欢迎。据2018年的一项统计,有14%的美国成年人表示,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曾尝试过这些练习,注重精神训练的冥想打坐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的健身方法。³⁷⁴ 随着公众兴趣的不断增长,截止到2023年8月4日,有2997篇以冥想(Meditation)为主要医学主题词(MeSH Major Topic)的学术论文发表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管理的公共医学文献资料库(Public Medline,简称PubMed)中。大量的研究证明,冥想、打坐或正念相关的练习能够减轻压力症状,降低压力激素水平,提升情绪控制能力,改善抑郁情绪,整体上良性调整大脑,逆转年龄相关的大脑结构和功能的衰老,提升免疫力等等。 5.5.1 打坐减轻压力反应 研究显示,冥想练习可以减少耗氧量,降低血压和心率,并且与在应激反应期间引发的“战斗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反应相反,被称为“放松反应”。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乔恩‧卡巴特-辛(Jon Kabat-Zinn)在美国麻萨诸塞州医学中心开发了正念减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简称MBSR)。一般人在各种内外刺激的作用下,白天的思维容易散乱。正念(mindfulness)练习旨在帮助人集中注意力,观察自己当下的思想和情绪,而不是对它们作出反应或评价。这种正念练习有助于改变人们对压力和情绪的反应方式,从而减少消极情绪的出现,提升情绪调节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同理心(self-compassion)。³⁷⁵ 正念减压(MBSR)结合了正念练习、冥想、打坐等方式,通过培养人们对当下的觉知和接纳,旨在帮助人们管理和减轻压力、焦虑和情绪困扰。 2007年一项加拿大的身心医学研究中,49名乳腺癌患者和10名前列腺癌患者参加了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MBSR) 计划,包括放松、冥想等练习。随访12个月后的结果显示,患者的压力症状显着改善(下图左),皮质醇水平下降(下图右);另外还伴随促炎细胞因子持续减少和收缩压下降等对身体有益的效应。³⁷⁶
打坐显着改善压力症状、减低压力激素水平。(大纪元)
5.5.2 打坐提升情绪控制能力 打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情绪。专注于打坐的人需要放下负面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经常练习,可以提高冥想者控制情绪的能力。 2007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学者在《动机和情感》(Motivation and Emotion)期刊发表题为“正念冥想和减少对认知任务的情绪干扰”(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reduced emotional interference on a cognitive task)的文章中说,研究发现,打坐者较少被带给人负面情绪的照片(如展示车祸或暴力场景)吓倒,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增加了。³⁷⁷ 正念冥想组在经过7周打坐之后,不管是看到令人不愉快还是令人愉快的图片之后,情绪反应的指标──最大皮肤电导响应(SCR)变化的幅度都明显减少。这反映了人打坐之后,控制情绪的能力增加,情绪不容易被那些图片所改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般的情绪刺激,动不了他们的心。
正念打坐提升人们的情绪控制能力。 (大纪元)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和埃默里大学等机构在2012年联合发布的一项名为“同情和注意力纵向冥想”(Compassion and Attention Longitudinal Meditation, CALM)的研究指出,8周的冥想训练对人们情绪处理的正面影响,不仅仅是在冥想时,还会转移到日常的非冥想状态。这说明冥想训练可能引发的不仅是特定刺激或特定任务的变化,还是一种过程或机制的变化,是心理反应模式的持久性变化。也就是说,冥想训练可能会改善人们的日常情绪处理模式。³⁷⁸ 5.5.3 带着慈悲心态打坐改善抑郁情绪 另外,上面讲到的这项“同情和注意力纵向冥想”研究还发现,带着慈悲心态打坐或“慈悲冥想”( compassion meditation),又称为“爱和善冥想”或“慈心冥想”,包括对他人和自己的欣赏、肯定和慈爱,能较有效地降低抑郁评分。³⁷⁹ 研究提到的“慈悲冥想”是一种独特的冥想练习形式,是一种专注于培养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慈悲、同情和善意情感的正念练习。这种冥想旨在发展和加强仁爱及友好的情感。慈悲、同情心可以理解为在目睹他人痛苦时产生的感觉,并激发随后的帮助欲望。慈悲冥想带来的与健康相关的益处与我们上文中讨论的善良利他的心态给人带来的健康益处互相呼应,从科学层面上诠释了传统价值观中的善良对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所在。 5.5.4 打坐能整体上良性调整大脑 2015年,德克萨斯理工大学神经科学家唐一源等在《自然—综述神经科学》(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期刊发表的文章中谈到,他们发现正念打坐对大脑多个区域具有良性调整作用,包括注意力控制(attention control)相关的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纹状体(striatum);与情绪调节(emotion regulation)相关的多个前额叶区(multiple prefrontal regions)、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包括杏仁核amygdala)以及纹状体;与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相关的脑岛(insula)、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后扣带皮层(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楔前叶(precuneus)。³⁸⁰
打坐能良性调节大脑多个区域。(大纪元)
5.5.5 打坐逆转与年龄相关的大脑衰老 基因和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之间的关系就像种子和土壤一样。基因就像种子,而表观遗传学就像土壤。人体的基因在出生后通常不会改变。它们就像休眠在土壤中的“种子”,有的会发芽,有的则不会。决定这些种子能否生长的是基因“开关”或“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是对影响基因开启或关闭的因素的研究。具体来说,一种常见的基因开关(DNA甲基化)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关闭它们并使其失去功能。甲基化是体内一个复杂的生化过程,需要记住的重要一点是,它是表观遗传发生的方式之一,也是基因打开和关闭的过程。由于DNA甲基化,同一基因在不同器官、不同年龄能否表达以及表达量存在差异。³⁸¹ 人类经历出生、衰老、疾病和死亡,现在科学家发现这是由我们内部的表观遗传时钟控制的。这与我们观察到的宇宙万物都有成、住、坏、灭的循环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会衰老,这意味着它们停止分裂并进入一种停滞状态。它们并没有像平常那样死亡,而是持续存在,但会改变形状和大小,并分泌炎症分子,导致附近的其它细胞衰老。 201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遗传学教授兼生物统计学家史蒂夫‧霍瓦斯(Steve Horvath)在《自然评论-遗传学》(Nature Reviews Genetics)发表的文章《衰老的表观遗传时钟》(DNA methylation-based biomarkers and the epigenetic clock theory of ageing)指出,人类DNA的甲基化状态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并可通过甲基化谱来估计生物年龄,进一步观察基因甲基化情况可精确衡量衰老进程。³⁸² 在2017年,法国巴黎大学的Raphaëlle Chaix等人在《心理神经内分泌学》(Psychoneuroendocrinology)期刊上刊登了一篇研究报告,探讨冥想练习对衡量生物衰老的表观遗传时钟(epigenetic clock)是否有影响。受试者包括18名长期从事冥想的个体以及20名未曾尝试冥想的对照组。Raphaëlle Chaix等人对受试者的DNA甲基化数据进行了分析,以评估其衰老速度。这些长期冥想者的静坐经验范围为5年至30年,每日静坐至少30分钟。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在52岁及以上的定期冥想者,其表观遗传时钟速度显着减缓。冥想练习减缓衰老的作用主要在老年受试者中观察到,提示冥想对表观遗传时钟的保护作用可能是渐进和累积的。³⁸³
打坐减缓年龄相关的表观遗传衰老 。这里的“小提琴图”是一种常用于显示数据分布的视觉化工具,外形类似于小提琴,实心区域表示数据的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大纪元)
2007年,埃默里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系的朱塞佩‧帕尼奥尼(Giuseppe Pagnoni)和米洛斯‧切基奇(Milos Cekic)发表在《衰老的神经生物学》(Neurobiology of Aging)上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从健康个体中观察到的与年龄相关的大脑衰老情况可通过定期冥想得到减缓。³⁸⁴ 大脑灰质体积是指大脑内部的灰质物质(neuronal cell bodies)的总体积。灰质是大脑皮层和深部核心结构的主要成分,包括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轴突终端等。大脑灰质体积是评估大脑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会随着人年龄的增长,由于衰老而体积变小。 他们对13名冥想常规练习者和13名匹配对照者进行研究后发现,对照组受试者的大脑灰质体积显示出与衰老相关的正常减少,但冥想者的灰质体积并未显示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冥想对灰质体积的影响,在壳核中最为突出。壳核是一种与注意力处理密切相关的结构。这表明,定期练习冥想可能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减少与正常衰老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
打坐逆转年龄相关的大脑衰老。(大纪元)
研究还发现,随年龄增长,对照组注意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而打坐组的注意力则没有变化。
打坐逆转年龄相关的注意力下降。(大纪元)
5.5.6 打坐提升免疫力 2021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儿科的维贾延德兰‧钱德兰(Vijayendran Chandran)和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森蒂尔库玛尔‧萨达西瓦姆(Senthilkumar Sadhasivam)等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项大规模基因组研究显示,冥想打坐上调了220个与改善的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表达,下调了氧化应激和细胞周期调节相关的基因通路,总体上对于增强人体免疫系统抗病毒的功能、减轻COVID-19病人的病症的严重程度具有显着的意义。³⁸⁵ 5.6 以精神为主导的“心身整体观” 本章我们探讨了被进化假说所忽视的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虽然看不见,但是是人体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明显的物质属性和能量属性。精神可被检测到、可遗传、被身体所记忆,甚至能随着器官移植被转移。 科学界现有翔实的科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压力、情绪、性格和人的道德观念影响健康的多方面证据,综合说明了人的精神对人的物质身体的巨大和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精神这种物质作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质身体具有多层次、多系统的影响,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人们一般都听说压力会影响健康,可是往往没有意识到人的思想性格和道德观念都能影响人体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特别是良好的道德价值观,能够增进健康。一个人如果能拥有比较善良、诚实、宽容的心态,会增进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如果能经常思考人生的真正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符合传统价值观的人生目标,则能增强免疫力、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病死率,有助于长寿。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精神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至少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三种物质(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和细胞因子)来共同起作用。同时,人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生命体系,人体的很多奥秘没有被人类现有的科学方法所认知,精神对身体的影响很可能还有更多的作用环节。 我们前面谈到了实证科学具有的两个局限性──眼见为实和失去整体。而那些跳出实证科学思维逻辑、采用其它科学方法研究人体和提升心身健康的开拓者和探索者,对人体的了解和认知不见得比实证科学家少。 过去西医认为通过身体的运动,例如各种体育锻炼,加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以改善人的健康,不动则不利于健康。但传统的冥想打坐,看上去人身体静止不动,却能起到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比如,传统的冥想打坐能减轻压力症状、降低压力激素水平,提升情绪控制能力,整体上良性调整大脑,逆转大脑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结构和功能的衰老,提升免疫力等等。而结合善良心态的静心打坐,还能有效改善抑郁的情绪。关注于精神训练的冥想打坐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的健身方法。 西方医学未能解决的人的生理衰老、精神健康等问题,却可以被传统的冥想打坐方法所改善,这里面的内涵耐人寻味。身体与精神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精神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更是起着主导作用。人们如果能主动注重对精神层面的体察和训练、注重道德层面的提升,就可以整体提升身心健康。 进化假说在解释人的起源的问题上,不仅具有十三个方面的生物学和逻辑学错误,避而不谈人“精神”的起源,更有意忽略精神对维系人健康的主导作用,造成了人们对人体生命现象的错误认知,导致生命科学走上了歧路。详细内容我们会在第五、六章阐述。 前面的第一章,我们为大家疏理了进化假说的逻辑错误、否定进化论的实验数据和科学事实,第二章是破除进化假说的基本迷思,第三章深入解读了否定进化假说的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基于前面三章的大量科学研究和实验证明,进化假说已经被彻底否定了。它甚至连假说都谈不上,只是达尔文的猜想,应该从教科书中删除。 第四章我们主要探讨了被进化假说所忽视的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精神”的物质属性以及精神对维系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作用。精神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还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具有相对独立性,能独立于肉体而存在。那么,人的肉体死了之后,人的精神(灵魂)到哪里去了?人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这些内容,我们将在第五章继续探讨。待续。 参考文献: 328. Stark, Glenn. “ligh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5 May.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light. Accessed 17 June 2023. 329.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quantu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quantum. Accessed 17 June 2023. 330. Kaku, Michio. “Albert Einstei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8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lbert-Einstein. Accessed 17 June 2023. 331. Energy. Physics. Written and fact-checked by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Last Updated: Jun 19,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energy 332.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7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Georg-Christoph-Lichtenberg. Accessed 31 July 2023. 333. Hoosain Ebrahim (Director) (Medical photographer) & Robin Williams (1982) Kirlian photography—an appraisal, Journal of Audiovisual Media in Medicine, 5:3, 84-91, DOI: 10.3109/17453058209154332;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3109/17453058209154332 334. Boyers, David G. & Tiller, William A. Corona discharge photography.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973, 44 (7): 3102–3112. doi:10.1063/1.1662715;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63/1.1662715 335. Allan Mills (2009) Kirlian Photography, History of Photography, 33:3, 278-287, DOI: 10.1080/03087290802582988;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80/03087290802582988 336. Watkins, Arleen J; Bickell, William S. (1986). A Study of the Kirlian Effect. Skeptical Inquirer 10: 244-257. https://cdn.centerforinquiry.org/wp-content/uploads/sites/29/1986/04/22165326/p54.pdf 337. John O. Pehek et al., Image Modulation in Corona Discharge Photography. Science 194,263-270(1976). DOI:10.1126/science.968480; https://sci-hub.st/10.1126/science.968480. 338. Dr Konstantin Korotkov (Author), Dr Ekaterina Jakovleva (Author). Electrophotonic Applications in Medicine: GDV Bioelectrography Paperback–February 10, 2013. ISBN 978-1481932981. https://www.academia.edu/7359742/GDV_in_Medicine 339. Bellis, M. A., Hennell, T., Lushey, C., Hughes, K., Tocque, K., & Ashton, J. R. (2007). Elvis to Eminem: Quantifying the price of fame through early mortality of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rock and pop stars.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61(10), 896-901. https://doi.org/10.1136/jech.2007.059915 340. Barondess, J. A. (2004). How to Live a Long Time: Facts, Factoids and Descants.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Clinical and Climatological Association, 116, 77-8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473132/ 341.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Leopold Stokowsk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4 Ap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Leopold-Stokowski.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42.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Arturo Toscanini”.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8 Jun.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Arturo-Toscanini.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43.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Eugene Ormand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8 Ma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Eugene-Ormandy.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44.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Sir Thomas Beecham, 2nd Barone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5 Ap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Sir-Thomas-Beecham-2nd-Baronet.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45.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Morton Gould”.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7 Feb.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Morton-Gould.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46. Dossett, M. L., Fricchione, G. L., & Benson, H. (2020). A New Era for Mind–Body Medicin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15), 1390. https://doi.org/10.1056/NEJMp1917461; https://sci-hub.st/10.1056/NEJMp1917461 347. Dossett, M. L., Fricchione, G. L., & Benson, H. (2020). A New Era for Mind–Body Medicin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15), 1390. https://doi.org/10.1056/NEJMp1917461; https://sci-hub.st/10.1056/NEJMp1917461 348. Glaser, R., Kiecolt-Glaser, J. Stress-induced immune dysfunction: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Nat Rev Immunol 5, 243–251 (2005). https://doi.org/10.1038/nri1571;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38/nri1571 349. Jones, E. (2012). ‘The gut war’: Functional somatic disorders in the UK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History of the human sciences, 25(5), 30. https://doi.org/10.1177/0952695112466515;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177/0952695112466515 350. Gerritsen, W., Heijnen, C. J., Wiegant, V. M., Bermond, B., & Frijda, N. H. (1996). Experimental social fear: immunological, hormonal, and autonomic concomitant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58(3), 273–286. https://doi.org/10.1097/00006842-199605000-00011; https://sci-hub.se/https:/doi.org/10.1097/00006842-199605000-00011 351. Jeremy Amiel Rosenkranz, PhD, MS. 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Faculty Directory. https://www.rosalindfranklin.edu/academics/faculty/jeremy-amiel-rosenkranz/ 352. Munshi, S., Loh, M. K., Ferrara, N., DeJoseph, M. R., Ritger, A., Padival, M., Record, M. J., Urban, J. H., & Rosenkranz, J. A. (2020). Repeated stress induces a pro-inflammatory state, increases amygdala neuronal and microglial activation, and causes anxiety in adult male rats.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84, 180–19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010555/pdf/nihms-1546584.pdf 353.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character”.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0 Feb. 2016,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character-biology. Accessed 27 July 2023. 354. Friedman, M., & Rosenman, R. H. (1959). Association of specific overt behavior patterns with blood and cardiovascular findings: blood cholesterol level, blood clotting time, the incidence of arcus senilis, and clinical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169(12), 1286-1296.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article-abstract/325609; https://sci-hub.se/10.1001/jama.1959.03000290012005 355. Munjal A, Kaufman EJ. Arcus Senilis. [Updated 2022 Aug 1]. In: StatPearls [Internet].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3 Ja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54370/ 356. Meyer Friedman (Author). Type A Behavior and Your Heart Hardcover – March 12, 1974. https://www.amazon.com/Type-Behavior-Heart-Meyer-Friedman/dp/0394480112 357. Eysenck, H. J. (1991). Personality as a risk factor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5(2), 81-92. https://doi.org/10.1002/per.2410050203;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02/per.2410050203 358. Smoking, Personality, and Stress. Psychosocial Factors in the Prevention of Cancer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1-4612-4440-0#bibliographic-information 359. Sahoo, S., Padhy, S. K., Padhee, B., Singla, N., & Sarkar, S. (2018). Role of personality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 issue that needs to be focused too! Indian Heart Journal, 70(Suppl 3), S471. https://doi.org/10.1016/j.ihj.2018.11.003 360. Irwin, M. R., & Miller, A. H. (2007). Depressive disorders and immunity: 20 years of progress and discovery.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1(4), 374–383. https://doi.org/10.1016/j.bbi.2007.01.010 361. Pelin Kanten and Selahattin Kanten. Exploring the Role of A, B, C and D Personality Types on Individuals Work-Related Behaviors and Health Problems: A Theoretical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Invention. 2017; Volume 6 Issue 7; PP—29-37,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Exploring-the-Role-of-A-%2C-B-%2C-C-and-D-Personality-%3A-PelinKanten-SelahattinKanten/fdb8f5bf94f7a504ed527bea84846a14dcdf6cfc 362. Fredrickson, B. L., Grewen, K. M., Coffey, K. A., Algoe, S. B., Firestine, A. M., Arevalo, J. M., Ma, J., & Cole, S. W. (2013). A functional genomic perspective on human well-be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33), 13684-13689. https://doi.org/10.1073/pnas.1305419110 363. Slavich GM, Roos LG, Zaki J. Social belonging, compassion, and kindness: Key ingredients for fostering resilience, recovery, and growth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 Anxiety Stress Coping. 2021;9:1-8.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0615806.2021.1950695?journalCode=gasc20 364. Brinke LT, Lee JJ, Carney DR. The Physiology of (Dis)Honesty: Does it impact Health?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COPSYC). 2015: 6, 177-18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352250X15001980?via%3Dihub 365. Carney DR, Yap AJ, Lucas BJ, Mehta PH, McGee JA, Wilmuth C. Power buffers stress – for better and for worse. https://view.officeapps.live.com/op/view.aspx?src=http%3A%2F%2Ffaculty.haas.berkeley.edu%2Fdana_carney%2Fdrcarney-pbs.doc&wdOrigin=BROWSELINK 366. Norman, K. (2017). Forgiveness: How it Manifests in our Health, Well-being, and Longevity..Master of Applied Positive Psychology (MAPP) Capstone Project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22. http://repository.upenn.edu/mapp_capstone/122 367. Bower JE, Kemeny ME, Taylor SE, Fahey JL. Finding positive meaning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natural killer cell cytotoxicity among participants in a bereavement-related disclosure intervention. Ann Behav Med. 2003 Spring;25(2):146-55. https://academic.oup.com/abm/article/25/2/146/4631586 368. Cohen, R., Bavishi, C., & Rozanski, A. (2016). Purpose in Lif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All-Cause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Meta-Analysi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78(2), 122–133. https://doi.org/10.1097/PSY.0000000000000274 369. Boyle PA, Buchman AS, Barnes LL, Bennett DA. Effect of a purpose in life on risk of incident Alzheimer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Arch Gen Psychiatry. 2010 Mar;67(3):304-10. doi: 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09.208 370. Boyle, P. A., Barnes, L. L., Buchman, A. S., & Bennett, D. A. (2009). Purpose in Life I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71(5), 574. https://doi.org/10.1097/PSY.0b013e3181a5a7c0 371. Naelys Diaz, E. Gail Horton & Tammy Malloy (2014) Attachment Style, Spiritual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Individuals in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 Journal of Social Service Research, 40:3, 313-324, DOI: 10.1080/01488376.2014.896851,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80/01488376.2014.896851 372. Salt, E., Wiggins, A. C., Rayens, M. K., Johnson, R., Hardy, J. K., Segerstrom, S., & Crofford, L. J. (201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Purpose with Depression and Disability in Acute Low Back Pain Patients. Orthopedic nursing, 37(5), 287. https://doi.org/10.1097/NOR.0000000000000480 373. Dossett, M. L., Fricchione, G. L., & Benson, H. (2020). A New Era for Mind–Body Medicine.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15), 1390. https://doi.org/10.1056/NEJMp1917461 374. Clarke, T. C., Barnes, P. M., Black, L. I., Stussman, B. J., & Nahin, R. L. (2018). Use of Yoga, Meditation, and Chiropractors Among U.S. Adults Aged 18 and Over. NCHS data brief, (325), 1–8. https://www.cdc.gov/nchs/data/databriefs/db325-h.pdf 375. Kabat-Zinn, J., 1990.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 Delacourt, New York. 376. Carlson, L. E., Speca, M., Faris, P., & Patel, K. D. (2007). One year pre-post intervention follow-up of psychological, immune, endocrine and blood pressure outcome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in breast and prostate cancer outpatients.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21(8), 1038–104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521871/; https://sci-hub.se/10.1016/j.bbi.2007.04.002 377. Ortner, C.N.M., Kilner, S.J. & Zelazo, P.D.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nd reduced emotional interference on a cognitive task. Motiv Emot 31, 271–283 (2007). https://doi.org/10.1007/s11031-007-9076-7;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07/s11031-007-9076-7 378. Desbordes, G., Negi, L. T., Pace, T. W., Wallace, B. A., Raison, C. L., & Schwartz, E. L. (2012). Effects of mindful-attention and compassion meditation training on amygdala response to emotional stimuli in an ordinary, non-meditative state.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6, 23050. https://doi.org/10.3389/fnhum.2012.00292 379. Desbordes, G., Negi, L. T., Pace, T. W., Wallace, B. A., Raison, C. L., & Schwartz, E. L. (2012). Effects of mindful-attention and compassion meditation training on amygdala response to emotional stimuli in an ordinary, non-meditative state.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6, 23050. https://doi.org/10.3389/fnhum.2012.00292 380. Tang, Y., Hölzel, B. K., & Posner, M. I. (2015). The neuroscien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6(4), 213-225. https://doi.org/10.1038/nrn3916 381. Fridovich-Keil, Judith L. and Rogers, Kara. “epigenetic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9 Jul.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epigenetics. Accessed 4 August 2023. 382. Horvath, S., & Raj, K. (2018). DNA methylation-based biomarkers and the epigenetic clock theory of ageing. Nature Reviews Genetics, 19(6), 371-384. https://doi.org/10.1038/s41576-018-0004-3 383. Chaix, R., Alvarez-López, M. J., Fagny, M., Lemee, L., Regnault, B., Davidson, R. J., Lutz, A., & Kaliman, P. (2017). Epigenetic clock analysis in long-term meditator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 85, 210. https://doi.org/10.1016/j.psyneuen.2017.08.016 384. Pagnoni, G., & Cekic, M. (2007). Age effects on gray matter volume and attentional performance in Zen meditation. Neurobiology of aging, 28(10), 1623–1627. https://doi.org/10.1016/j.neurobiolaging.2007.06.008 385. Chandran, V., Bermúdez, M. L., Koka, M., Chandran, B., Pawale, D., Vishnubhotla, R., … & Sadhasivam, S. (2021). Large-scale genomic study reveals robust activ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following advanced Inner Engineering meditation retrea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51), e2110455118. https://www.pnas.org/doi/epdf/10.1073/pnas.2110455118 《透视“进化论”》写作组 点阅【透视“进化论”】系列文章。 前言 第一章:进化论是未经证实的假说(上) 第一章:进化论是未经证实的假说(下) 第二章:破除进化假说的经典迷思(上) 第二章:破除进化假说的经典迷思(中) 第二章:破除进化假说的经典迷思(下) 第三章:分子生物学否定进化假说(上) 第三章:分子生物学否定进化假说(中) 第三章:分子生物学否定进化假说(下) 第四章:进化假说未触及精神世界(上) (版权归大纪元和写作组所有,欢迎转载,不得更改。)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8/23/7732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人民报视频
温州动车事故,四大谎言,
温州动车事故,四大谎言,
徐州「八孩女」牵出了更离奇和凄惨的故事。这样的悲剧在中国有多少?
徐州「八孩女」牵出了更离奇和凄惨的故事。这样的悲剧在中国有多少?
林肯的预知梦🔥威尔逊灵魂离开肉体🔥艾森豪威尔感觉到上帝的手引领自己🔥克林顿的濒死体验
林肯的预知梦🔥威尔逊灵魂离开肉体🔥艾森豪威尔感觉到上帝的手引领自己🔥克林顿的濒死体验
三年清零运动,百姓苦不堪言🔥一场白纸运动,没有一个字,
三年清零运动,百姓苦不堪言🔥一场白纸运动,没有一个字,
拜登突然说中国是一枚「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警告说,
拜登突然说中国是一枚「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警告说,
唐山黑帮往事🔥敢拦邓小平车队,黑势力屡禁不绝|唐山黑势力由来以久,
唐山黑帮往事🔥敢拦邓小平车队,黑势力屡禁不绝|唐山黑势力由来以久,
 
更多文章导读
 
 
 
 
 
 
 
 

不满造假宣传 河北霸州灾民抗议 爆警民冲突(图/视频)
1. 不满造假宣传 河北霸州灾民抗议 爆警民冲突(图/视频) (204,691次)

2. 天灾人祸:人民的苦难是政权的毒药 (198,128次)

3. 女教师现身谈亲身经历:弃中共体制 走线美国(视频) (187,277次)

官三代vs年轻人,官三代的家族传承与年轻人的无果奋斗(视频)
4. 官三代vs年轻人,官三代的家族传承与年轻人的无果奋斗(视频) (154,509次)

5. 网上开始有人怀念江泽民时代了!(2视频) (152,996次)

秦刚王毅权斗内幕 秦执行习秘密外交 普京捏住习把柄
6. 秦刚王毅权斗内幕 秦执行习秘密外交 普京捏住习把柄 (152,941次)

天地震怒 中共气数已尽(视频)
7. 天地震怒 中共气数已尽(视频) (150,285次)

8. 孔子学院和学生会:中共对美高校认知战关键代理机构 (147,369次)

中共高干病房和特权戳破了“人民至上”的弥天大谎(多图/视频)
9. 中共高干病房和特权戳破了“人民至上”的弥天大谎(多图/视频) (140,460次)

中共要完蛋了!异象频现 蝙蝠白天群出 河北石头长芽(视频)
10. 中共要完蛋了!异象频现 蝙蝠白天群出 河北石头长芽(视频) (140,124次)

俄罗斯二百年前的预言:2024年普京将被人替换(图/视频)
11. 俄罗斯二百年前的预言:2024年普京将被人替换(图/视频) (134,511次)

人民水深火热  中共官员「偷着乐」(图)
12. 人民水深火热 中共官员「偷着乐」(图) (131,120次)

唐山打人案无真相 四名受害者生死成谜 (视频)
13. 唐山打人案无真相 四名受害者生死成谜 (视频) (130,018次)

天灾远不如人祸 河北一片惨状 记者斥官员“禽兽不如”(多图/视频)
14. 天灾远不如人祸 河北一片惨状 记者斥官员“禽兽不如”(多图/视频) (129,926次)

彭德怀是怎样处理毛岸英之死的?
15. 彭德怀是怎样处理毛岸英之死的? (127,643次)

这小毛孩儿几句话就踹飞了中共的“文件轰炸”(视频)
16. 这小毛孩儿几句话就踹飞了中共的“文件轰炸”(视频) (127,122次)

九河入洼地 雄安新区怎么选出来的(图)
17. 九河入洼地 雄安新区怎么选出来的(图) (126,833次)

洪水滔天 官员“死保北京”犯众怒(图/视频)
18. 洪水滔天 官员“死保北京”犯众怒(图/视频) (125,120次)

涿州政府「偷挖大堤」致全村淹 事前爆警民对峙(图/视频)
19. 涿州政府「偷挖大堤」致全村淹 事前爆警民对峙(图/视频) (122,535次)

这不是天灾是党祸!没有共产党 河北人就没有这场灾难(图/视频)
20. 这不是天灾是党祸!没有共产党 河北人就没有这场灾难(图/视频) (121,430次)

原北京律师遭中共非法迫害经历——看守所上篇
21. 原北京律师遭中共非法迫害经历——看守所上篇 (119,802次)

22. 即将被中共引渡处决 百亿大佬抖出惊天黑幕(图) (118,928次)

北京泄洪引发河北涿州大规模洪灾(视频)
23. 北京泄洪引发河北涿州大规模洪灾(视频) (116,973次)

24. 河北人的命不是命?航拍河北涿州:仅露树冠(多图/视频) (115,702次)

河北泄洪 民间估算超过10万人死亡(图/视频)
25. 河北泄洪 民间估算超过10万人死亡(图/视频) (115,554次)

黑龙江农妇洪灾后崩溃痛哭:我没有那么坚强(视频)
26. 黑龙江农妇洪灾后崩溃痛哭:我没有那么坚强(视频) (114,423次)

 中国异象预警?拜登称中共「定时炸弹」(视频)
27.  中国异象预警?拜登称中共「定时炸弹」(视频) (114,412次)

28. 北京泄洪河北遭灾 村民反对绝提被抓 无数灾民喊救命(视频) (114,077次)

29. 苏丹水患中共捐千万 中国洪灾却要民众募捐 (113,893次)

原北京律师遭中共非法迫害经历——派出所篇
30. 原北京律师遭中共非法迫害经历——派出所篇 (113,712次)

天津新天地大厦大火 火舌猛窜 场面骇人(视频)
31. 天津新天地大厦大火 火舌猛窜 场面骇人(视频) (113,697次)

32. 河北洪灾对中共的四重冲击 (113,600次)

秦刚王毅权斗内幕 (视频)
33. 秦刚王毅权斗内幕 (视频) (111,530次)

“青龙国宴“犯忌 洪水淹故宫600年未见
34. “青龙国宴“犯忌 洪水淹故宫600年未见 (110,899次)

洪水再来 明星已逝 民心已死(图)
35. 洪水再来 明星已逝 民心已死(图) (109,983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