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乌军收复东南部村庄斯塔罗迈尔斯克 (图/视频)
 
由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贴出并于2023年7月27日公布的视频截图显示,乌克兰军人说,他们收复了顿涅茨克州的斯塔罗迈尔斯克村。(视频截图)
【人民报消息】 乌克兰局势最新动态: *乌军收复了东北地区顿涅茨克州的斯塔罗迈尔斯克村,这是乌军持续反攻并在俄罗斯占领的东南部地区缓缓推进的一部分。 *美国“艾布拉姆斯”坦克如今可能将在9月抵达乌克兰。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了最近被俄罗斯空袭破坏的敖德萨教堂。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星期四(7月27日)公布的视频显示,乌军收复了俄军占领的东南部村庄斯塔罗迈尔斯克。乌军目前正继续展开反攻,在俄罗斯占领的东南部地区缓缓推进。 据路透社(Reuters)报道,一名军人在一段视频中说:“35旅和‘阿利伊’国土防卫部队完成了他们的任务,解放了斯塔罗迈尔斯克。荣耀属于乌克兰!”这段视频暂时无法获得地理定位。 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汉娜·马里亚尔(Hanna Maliar)宣布斯塔罗迈尔斯克被解放。她说:“我们的卫士目前正在清理这处定居点。” 斯塔罗迈尔斯克位于顿涅茨克州,位于乌军6月开始反攻后收复的一组小村落以南。 泽连斯基还承认,针对占领着乌南部分地区和乌东地区的俄军的反攻比他希望的进展要慢。但是星期三,他称赞了来自前线的“大好战果”。 俄军在乌南布设了大面积的雷区和战壕,以遏阻乌克兰的反攻。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星期四说,在战略意义重要的乌南地区,乌军的进攻升级了,但是他对俄罗斯电视台说,乌方毫无进展。 收复塔罗迈尔斯克是乌军正在俄罗斯占领的东南部地区展开的反攻推进行动的一部分。这个战略的重点是随着乌军向南推进,夺回各个村庄。 乌克兰军事分析师奥列克桑德·科瓦连科(Oleksandr Kovalenko)说,南下攻势的新重点是不到三英里之外的村庄斯塔罗姆利尼夫卡。 他在接受媒体RBC UA采访时说:“这真的是俄罗斯占领者的一个据点,是这个方向第二道防线的顶峰。” 艾布拉姆斯坦克 多月来,乌军一直缺乏长期抗击俄罗斯所需要的弹药。 而如今,据Politico星期四援引六名熟悉计划的官员的话报道说,美国的“艾布拉姆斯”(Abrams)主战坦克有可能今年9月抵达乌克兰。 先前,五角大楼官员说,这些坦克将在秋季某个时段抵达乌克兰战场。美国计划总共向乌克兰提供31辆坦克。 其中一批坦克将在8月前往德国,在那里接受最后翻修,然后将被运往乌克兰。今年6月,乌克兰外交部长德米特罗·库列巴(Dmytro Kuleba)说,他希望坦克能够及时赶上正在展开的反攻。 就在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有争议的集束弹药。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和来访的意大利总理乔治亚·梅洛尼 (Giorgia Meloni) 发表联合声明,重申继续向乌克兰提供政治、军事、财务和人道援助,“不管需要多久。” 另外也在星期四,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问了主显圣容大教堂,这座历史性的建筑位于南部港城敖德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遗产。俄罗斯最近的一次空袭将使教堂受损。 自从俄罗斯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以来,乌克兰文化一直是俄军攻击目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说,自从战争开始以来,有至少274处乌克兰文化遗址遭到损坏,包括117处宗教场所。 (本文参考了路透社和法新社的报道。)△ 转自--美国之音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7/28/7696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