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付出与回报的神奇能量转换(图)
 
众多研究证实,善恶有报,行善能延长人的寿命。

【人民报消息】数年前,美国研究人员在以「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为课题的研究中发现,一个乐于助人且和别人和睦相处的人,其预期寿命显著延长。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其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不同种族、收入高低、体育锻练以及生活作风都不能影响这个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人的善念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从心理角度看来,乐于助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感激之情,他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缓解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虑。而且,经常行善还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 反之,一个心怀恶意、损人利己的人免疫系统就很不好。如一个心脏病常常发作又对他人怀着敌意的人,其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程度就越大。再如视别人处处为敌的人,往往一触即发、暴跳如雷,容易使血压升高,甚至酿成任何药物都难以治愈的高血压。至于贪污受贿和盗窃之类的人,因作贼心虚,易失眠、烦躁、精神压力很大,这种人的免疫系统就会出现问题,身体状况变坏。 恶念在血液中产生毒素 美国有杂志曾经发表题为《坏心情产生毒素》研究报告,报告称:「人类的恶念,能引起生理上的化学物质变化,在血液中产生一种毒素。当人在正常心态下向一个冰杯内吐气时,凝附着的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物质;而当人处在怨恨、暴怒、恐怖、嫉妒的心情下,凝聚起的物体便显现出不同的颜色,通过化学分析得知,人的负面思想会使人的体液产生毒素。」 英国加的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与美国德州大学的联合研究显示,「恶有恶报」有科学根据。统计发现,少年罪犯的身体虽然比起同年龄的守法少年强壮,但他们步入中年后,健康状况急速下降,住院和残障风险比正常人高出数倍。很可能跟他们的不良生活习惯与心理状态有关。 美国著名心血管专家威廉斯博士早在1958年就对500名医科大学生开始进行追踪研究,经过25年之后,他发现,其中对他人「敌视情绪」强或较强的人,死亡率达96%,这批人中患心脏病者也是其他人的5倍。 付出与回报之间有神奇能量转换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前生命伦理学教授、现石溪大学教授(Stony Brook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史蒂芬.波斯特(Stephen Post)和小说家吉尔.奈马克(Jill Neimark)从现代科学和医学角度出发,对人的种种善行,在「付出」与「回报」之间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研究。 研究人员制定了一个详细测量表,并长期追踪一些乐于付出的人,分门别类的对每一种「付出」带来的「回报」进行物理统计和生理分析,从而找出「付出」产生的「医疗作用」和「快乐指数」:「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人,他们的善行确实对自身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巨大而深远影响。其自身的社会能力、判断能力、正面情绪以及心态等都会得到全面提升。哪怕对别人一个会心的微笑,传递一个友好幽默的表情,都会引起唾液中免疫球蛋白浓度增加。 在综合了40多所美国主要大学一百多项研究成果后,并结合长期追踪的实验报告显示的数据,他们得出令人惊讶的结论: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着神奇的能量转换秘密,即一个人在付出的同时,回报的能量正通过各种形式向此人返还,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浑然不知……。他们在综合40多所美国主要大学的100多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一本新书《好人有好报吗》(南方出版社)。(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此外,科学家也在神经化学领域研究中发现一种现象: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内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也变得活跃,人就不容易生病,正念常存,人的免疫系统就强健;而当心存恶意、负面思考时,走的是相反的神经系统,即负向系统被激发启动,而正向系统被抑制,身体机能的良性循环会被破坏。 养性者 则治未病 唐代医家孙思邈是一名长寿之人,他表示:「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延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说的是做人之道,关乎生命的寿夭。 《黄帝内经》中说:「静则神藏,燥则消亡。」静,是指人的精神、情志保持在淡泊宁静状态,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达到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地。《黄帝内经》还说明一项真理:「养生要重德。」 重视道德包含:做事要认真、负责,做人要真心、诚实,心态要保持慈善、祥和,要有恒心、毅力、大忍之心。在受到外因冲撞时,能有豁达的心胸去包容体谅,而不是马上进入热战状态,唇枪舌剑一番。 相传活到141岁的药王孙思邈说:「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他主张治病须先治「心」病,治未病之病,不靠药物,而在善于百行。百行就是人的各种行为,就是上述的「五难」。百行端正,则无需药物也可以延年益寿。这就是养生先养性的实际意义。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对善行的研究也从侧面证实,古人对善恶有报的信,并不是思想的封闭和愚见,而是那个时代,很大一个群体对待生命的根本看法。 对善恶有报的信,也正说明人的思想是开阔的、开明的。心态的开放传达着生命对未知事物保持的谦卑。因为信的本身,就是一种开放的态度,所以不会随意的用极端的思想,去封闭自己的出路,思想境界也很容易摆脱恶念的禁锢,开明的思想产生的效应,自然的能够感应天地之间的协调。也正如医学古籍中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生命自然会健康,会福寿。△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12/12/7529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