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10月27日发表
人气:31,937 分享:
|
|
香港施政加强靠拢大陆 国际金融中心一去不返 |
|
杜耀明
|
|
【人民报消息】特首李家超施政报告出炉,声言紧跟北京「第十四个五年规划」,香港要走向国际,成为八大国际或区域中心,但细看具体政策,却是进一步向大陆靠拢,未免有负国家所托。
按照「十四五」规划,香港的定位是八个领域中心,包括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国际金融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等等。
不过,今年施政报告的重点,更在于加强香港和大陆的整合。过去一年,抢人才计划,结果九成「人才」来自大陆,抢企业则有八成是大陆企业。施政报告今次的众多主张,不外异曲同工,例如发展「总部经济」,吸引境外公司来港设立总部或分部,目标也离不开大陆企业。又如要成立「人才办公室」、「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指定大学毕业生之中包括大陆的大学院校)以至「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香港金融市场投资三千万),相信最后抢到的大部份都是大陆人才、企业和资本。
教育方面同样是多管齐下靠向大陆。施政报告强调,政府会加强与大陆当局及院校合作,为本港教师及学生提供培训、交流及合作;本港专上院校的资助学额增加一倍,招揽目标主要是大陆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政府推动的年青人海外交流及实习计划,以至教资会拨款资助大学生到外地学习体验,大陆各地必然占颇大比例。
特别值得一提,是特区政府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以统筹政府以至非政府机构的爱国教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精神。根据该法,所谓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当然也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笼罩下,香港官方与北京的价值观越行越近甚或一致,而北京一再明言有权行使对香港的全面管治权,加上《国安法》治港,国际投资者看在眼里,对特区施政可以偏离北京多远,难免心生疑虑。例如,国际投资机构十分倚重的一些英美咨询公司(或称尽职调查机构),专门调查企业行为以评估投资风险,近年在大陆被指「非法」调查,员工遭到扣查,公司也被重罚,最后只有结束大陆的业务。《华尔街日报》日前报导,其中三间咨询公司甚至撤离香港,部份转往新加坡开业,以行动表示对香港没有信心。
面对国际投资机构以脚投票,李家超既然以国际金融中心为发展目标,理该强调「一国两制」之下中港两地的制度差别,咨询公司可以安心运作,好让投资者放心。不过,他不但没有阐明两制的差别之处,施政报告更强调「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在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在推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表现指标(KPI) 之中,也只列出减少股票印花税丶改革创业板以服务中小企、成立综合基金平台、改善强积金制度等等。这些措施,既没有抚平国际投资者的忧虑,也没有看到香港需要急起直追,因为香港的国际集资能力正大幅下降,今年首三季只能替44间新上市公司集资247亿元,金额估计比上年下降61%,全球排名下跌至第八,比深圳都不如,又如何担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任?
不错,香港过往的繁荣,尤其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的确是北京难掩的尴尬。因为香港的成功,在于言论自由和法律制度有别于大陆,甚至可以比拟西方国家,对保护产权及经济发展都有利,国际投资者也感到熟悉及有保障。相反,眼下香港,正如在港的美国总商会呈交的报告所指出,特区给人的印象是保安考虑高于一切,维护一国的措施侵损两制的特色,国安法隐晦不明又欠缺指引,使投资者无所适从。
简单不过,香港的价值在于与大陆不同。否则两者相同或者十分近似的话,投资者看淡大陆市场相信也不会留恋香港,而看好者倒不如索性留在上面发展,又何须处身生活成本昂贵但早已褪色的东方之珠呢?△(转自自由亚洲电台)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0/27/78395.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3/10/27) |
-
李克强突然去世 网友震惊 感觉风雨欲来 (162,246次) 2023/10/27
-
想当世界领袖?习近平幕后指挥四场战争 (154,672次) 2023/10/25
-
邓小平与他的小女儿(图) (151,866次) 2023/10/24
-
习说李书磊该打屁股 蔡奇主动认错担责 (137,219次) 2023/10/17
-
《南方日报》“纪念”习仲勋 习儿痛斥中宣部(图) (136,253次) 2023/10/23
-
习李斗由来已久 「李上习下」救经济 犯习大忌 (133,233次) 2023/10/27
-
李克强去世 退位前与习暗战三个细节 (133,040次) 2023/10/27
-
李克强为何突然说「人在做,天在看,苍天有眼」 (130,586次) 2023/10/27
-
加州州长翘著二郎腿见习近平 中共哑巴吃黄莲(图) (127,454次) 2023/10/26
-
一名法轮功学员被活摘器官后的临终证词 (126,396次) 2023/10/25
-
惊人巧合?李克强猝死时刻与毛泽东一致 (125,289次) 2023/10/27
-
历史罕见!李尚福和秦刚双双被免职 成为最短命部长 (124,510次) 2023/10/25
-
习近平亲自指挥了哈玛斯战争? (122,934次) 2023/10/8
-
独裁与恶政的螺旋效应:再谈“斯大林逻辑” (122,881次) 2023/10/17
-
罢免国防部长是习近平动荡新趋势的开始 (122,512次) 2023/10/26
-
内幕揭秘:习近平偏爱行宫之谜(视频)
(122,486次) 2023/10/23
-
台湾医师:以今日医疗水准看 李克强死因不合理 (122,368次) 2023/10/27
-
中国就业市场空前萎缩 大学毕业生薪资期望低落 (122,055次) 2023/10/22
-
"双11"临近低价恶战打响 分析:经济萎靡引恶性竞争 (121,788次) 2023/10/26
-
李克强在上海猝死 分析:疑点重重 (120,704次) 2023/10/27
-
保密法要修改 暴露习近平一软肋(视频)
(120,469次) 2023/10/26
-
美前副国安顾问博明:现在不是美中缓和的时候 (119,983次) 2023/10/12
-
李克强与习不同调 突然离世 网上一片惊疑 (119,870次) 2023/10/27
-
辛灏年揭穿小米加步枪的真相:中共执政没有合法性 (119,732次) 2023/10/22
-
不只是「崇祯」下架,习近平文化思想控制下的中国出版人不安全感加剧 (119,404次) 2023/10/24
-
中国青年过半存款不足十万元? 实际情况或许更糟 (119,310次) 2023/10/23
-
中共数百专家研究对台湾动武后如何应对美国制裁 (119,289次) 2023/10/21
-
李克强讣告凸显习李差异 中国社会的临爆点在哪里? (119,230次) 2023/10/28
-
撑不住了!中共很失望 这些国家更失望(图) (118,949次) 2023/10/23
-
加萨地带的历史与现实 (118,710次) 2023/10/12
-
大规模封杀讨论,为什么李克强之死让他们如临大敌? (118,610次) 2023/10/28
-
几成美国中情局副局长 超级间谍潜伏美国40年(视频) (118,273次) 2023/10/7
-
官媒上 习近平「活讯」仍压住李克强「死讯」 (118,151次) 2023/10/27
-
中南海内斗不止 「李蔡不和」引关注 (117,780次) 2023/10/7
-
央视:两年前破获美国间谍案 分析:旧案翻炒宣传《反间谍法》 (116,839次) 2023/10/24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