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郑板桥写信教弟 字字敲金戞玉(图)
 
辛弃名
为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儿子,郑燮特意抄了四首顺口好读的古代诗歌。

【人民报消息】郑燮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属江苏)人。郑燮自幼丧母,家中生活十分贫困。他的号比名字还响亮,后人都以其号代名,称其为郑板桥。 乾隆元年(1736年),郑板桥考中进士,到山东潍县(即今山东潍坊市)当知县,很有政声。后来,因为灾荒年请求赈济灾民而获罪,辞官家居,以卖书画为生。 郑板桥是清代乾隆年间扬州的著名人物,与金农、李鳝、黄慎、罗聘等八个扬州书画家齐名,并称“扬州八怪”。他的诗歌、书法、绘画均有成就,号称“三绝”,名重一时。《清史稿》称:“(郑燮)作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为兰叶;书杂分隶法,自号六分书;诗词皆别调而有挚语,慷慨啸傲。” 郑板桥出身贫寒,所以对人生的贵贱、贫富等看得很透,从来不以富贵贫贱论人。当他还是个秀才的时候,有时翻家中的旧书箱,见到家中佣人的先人所订立的卖身契据等,总是立刻拿去烧掉,并不故意拿去还给佣人本人,或者自己仔细看看契据的内容,主要是怕佣人知道了感到难堪。 郑板桥长大自己当家后,用佣人的时候,从来不要求对方和自己立契约,佣人自己如果觉得合适,就留下干下去,不然就自由离去。郑板桥的用意,是不想留下契约给后世子孙借此逼勒、苛求家中佣人。 后来,郑板桥经常在外,又到山东范县、潍县等地当官,不放心家中,更时时写信回家,教育在家中当家的堂弟郑墨。他谆谆告诫郑墨,不要以富贵贫贱论人,要宽厚对待家中的佣人,并将自己当年悄悄焚去佣人的先人所订立的契据、自己从不要求佣人立契据之事讲给堂弟听。又教育郑墨与人为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光看别人的短处。“以人为可爱,而我亦可爱矣;以人为可恶,而我亦可恶矣。东坡一生觉得世人没有不好的人,最是他好处。愚兄平生漫骂无礼,然人有一才一技之长、一行一言之美,未尝不啧啧称道。”(《郑板桥集•淮安舟中寄舍弟墨》)郑板桥举宋代苏东坡和自己的例子,告诫郑墨多看别人的长处,话语之中充满着人生的哲理。 郑墨将哥哥郑板桥的俸钱带回家中,郑板桥特意寄信回家,要弟弟挨家挨户,逐一散给自家的邻居族人:“南门六家,竹横港十八家,下佃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皆当有所分惠。……无父无母孤儿,村中人最能欺负,宜访求而慰问之。自曾祖父至我兄弟四代亲戚,有久而不相识面者,各赠二金。……徐宗于、陆白义辈,是旧时同学,日夕相征逐者也,……今皆落落未遇,亦当分俸,以敦夙好。……敦宗族,睦亲姻,念故交,大数既得;其余邻里乡党,相周相恤,汝自为之,务在金尽而止。”(《范县署中寄舍弟墨》)郑板桥谆谆嘱咐堂弟将自己的俸钱分送净尽,用以救济亲朋好友、邻里乡党,其用心可谓良苦。 郑板桥又教育郑墨尽心务农,收拾齐备农具及家中生活器具,男耕女织,养成“靠田园长子孙气象”,丝毫没有轻视农夫的思想。他教育郑墨要体恤贫苦之人,如果人家要借钱,必须要成全;假如不能偿还,也要宽容他。总之,点点滴滴,事无巨细,郑板桥都耐心开导其弟。 郑燮五十二岁时才得一子,故对之十分钟爱。但他并不是一味溺爱,而是教之以正道。他在潍县任官,便写信给堂弟,要郑墨在家好好教育其子,让他懂得为善之道,养成忠厚而有同情心的性格,防止刻薄急躁等不良习气。他特别关心为儿子延师教育之事,并要求刚刚六岁的儿子,对师长懂得礼貌,对同学关心。 在《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这封信中,他殷殷关照郑墨:“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 为了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儿子,郑燮特意抄了四首顺口好读的古代诗歌,让堂弟郑墨,教其儿子且读且唱,从中受到教育。这四首诗是: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獦蚤出。 (参考数据:《清史稿•郑板桥传》)△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两会前夕 刘源就任新职 还有好戏看(多图) 2016/2/26 (514,367次)
推背图预言中华出天子 江蛤难逃生(多图) 2016/2/23 (163,362次)
美国销毁月球记录片 俄国公开要真相(多图/视频) 2016/2/22 (354,081次)
NO!俞可平,民主不可能造福中国(图) 2016/2/20 (129,872次)
?台南市的灾害为何接踵而至(图) 2016/2/19 (222,095次)
中国的外交政策:广交朋友 不当继父(图) 2016/2/17 (111,440次)
三呆婊大冒虚火 河南冤狱增加死囚(多图) 2016/2/15 (230,741次)
传统年味有讲究:正月初七女娲创世(多图) 2016/2/14 (469,155次)
赵安因宋祖英酒醉而惹出大祸(图) 2016/2/13 (498,333次)

香港旺角流血大冲突背后的指挥者(图) 2016/2/12 (128,101次)
英7岁女孩不痛不饿不累的真实原因(图) 2016/2/12 (81,367次)
朝鲜核爆!两个盖上江印记的特殊日子(图) 2016/2/9 (438,094次)
人民报中国新年献辞:沁园春·猴年(图) 2016/2/8 (136,374次)
猴年感谢捐款帮助人民报的朋友(图) 2016/2/7 (119,055次)
陈满23年清白出冤狱 正邪较量正酣(多图) 2016/2/5 (230,572次)
张德江用这个歪辄与习近平作对(图) 2016/2/4 (126,554次)
科学在他面前…哑巴了(图/视频) 2016/2/2 (196,441次)
一个极重要决定!中国将放开导游自由执业(图) 2016/2/1 (135,917次)
2016,猴年马月咋来的(图) 2016/2/1 (455,769次)
美爆了!新华网何必贴块膏药(图) 2016/1/31 (110,416次)
外国父母这样晒娃 咱别使错了劲(多图) 2016/1/30 (267,323次)
环球时报将换总编,胡锡进差不多了(多图) 2016/1/29 (127,576次)
这大动作百年未有:特赦普通刑事罪犯(图) 2016/1/28 (119,396次)
地壳说话:分分合合 利刀斩水情不断(多图) 2016/1/28 (225,672次)
一个并不想讨好观众的穿越雕塑家(多图) 2016/1/26 (257,381次)
抵御外来生命毁灭人类的唯一法宝(图) 2016/1/25 (115,201次)
老农民急眼了:斑马纹有啥可研究的(多图) 2016/1/24 (267,258次)
新华网纪念江绵恒被撤职一周年(图) 2016/1/21 (266,171次)
习创举!农民工一步登天成为副部级(图) 2016/1/20 (117,012次)
揭大迷!一个非常离奇的入睡失踪事件(图) 2016/1/19 (75,393次)
众人拾柴火焰高 顺天行 亚投行开业(多图) 2016/1/18 (470,498次)
成语:点石成金(多图) 2016/1/17 (446,116次)
新华网这题目说到了点子上(图) 2016/1/12 (108,025次)
日本山区阿婆在绿水青山中找到金山银山(多图) 2016/1/11 (458,070次)
还原历史真相:周恩来当面是人 背后是鬼(多图) 2016/1/10 (496,182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