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一字生輝 千古美談(圖)
 
在中國文學史上,文人作文賦詩,在詞語上千錘百鍊,畫龍點睛,一字生輝的故事層出不窮,千古流傳成爲美談。

【人民報消息】「一字師」之所以可貴,是因爲一字之更換使詩文集才思、意義、詩韻、境界爲一體,將佳作提升爲精品。劉勰在《文心雕龍.煉字》中說:「故善爲文者,富於萬篇,貧於一字。」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詩改一字,界別人天,非箇中人不解。」 在中國文學史上,文人作文賦詩,在詞語上千錘百鍊,畫龍點睛,一字生輝的故事層出不窮,千古流傳成爲美談。 前村月落半江水 高適,字達夫,德州蓨(今河北景縣)人,唐代傑出詩人。早年久留邊疆,熟悉軍事生活,所作多邊塞詩。其詩大多意境雄渾,情調蒼涼,間有清麗俊秀的詠景佳作。 一天,高適赴外地視察,路經杭州清風嶺,觀月賞景,詩興大發,就在僧房裏寫了一首詩:「絕嶺秋風已自涼,鶴翻鬆露溼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角竹房。」寫完他就繼續趕路。 高適途經錢塘江時正值月落,細看江潮,發現月落時,江潮隨風而退,只有半江之水。他想到自己用「一江」之水來描寫月夜之時的江潮,顯然不符合實際情況,便在視察歸來時,專門去僧房改詩。 可是,一踏進房門,便看見這句詩已被人改過來了。高適感到很納悶,忙問是誰改的。 僧人告訴他,在他去後不久,有一官員從此路過,偶然看見這首詩,連聲讚歎,但惋惜詩中的「一」字用得不如「半」字準確,便不待作者回來相榷,徑自給它改了。 高適暗暗稱奇,心想:「這人真是我的一字之師!」(《堅瓠集》) 僧敲月下門 唐代詩人賈島有一首題名「題李凝幽居 」的五律詩:「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一天,賈島在京城長安走訪友人李凝未遇,騎着毛驢在街上行走,隨口吟成這首詩,其中兩句是:「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賈島覺得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夠恰當,想把「推」字改爲「敲」字,但一時不知哪個字好。 於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覆做着推門和敲門兩種動作。街上行人看到賈島這種神情,感到十分驚訝。賈島因注意力過於集中,衝撞了京兆尹、著名散文家、詩人韓愈的轎子,隨即被人押至韓愈面前。賈島慌忙向韓愈賠禮,並將自己剛才在驢上所得詩句,因斟酌「推、敲」二字專心思考,不及迴避的情形講了一遍。 韓愈聽後,深思片刻後便說:「敲字好!在萬物入睡,沉靜得沒有一點聲息的時候,敲門聲更突顯夜深人靜。」賈島連連拜謝,把詩句定爲「僧敲月下門」。(《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文學上常用的「推敲」一詞,就是根據賈島錘鍊詩句的故事引申出來的,並一直沿用至今。 春風又綠江南岸 宋代詩人王荊公的「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原爲「春風又到江南岸」,經他人提示,改「到」爲「綠」,增色不少。(《容齋續筆》) 范仲淹的「一字師」 宋朝文學家范仲淹,非常敬仰東漢名士嚴子陵,於是寫了一篇《嚴先生祠堂記》,原文中有這樣幾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 一天,范仲淹把此文給朋友李泰伯看。李泰伯讀後,覺得「先生之德」的「德」略嫌直白淺狹,把「先生之德」改爲「先生之風」更好。從意義而言,「德」義狹窄,「風」義廣泛;從音韻而言,「德」 字短促低沉,「風」字遠達響亮。 范仲淹反覆對比吟誦,果然味道大不相同,不住點頭,幾乎就要下拜李泰伯。(《容齋五筆》) 「風」不但有「風傳千里」、「風流千古」的意味,而且條理自然,韻律和諧。相比之下,「先生之風」意味更爲深遠,更能表達出對嚴子陵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 地溼厭看天竺雨 古代詩人不僅用字嚴謹,互相切磋。而且也善於觀察生活,向民間學習。元代蒙古族詩人薩都剌,字天錫,號直齋,雁門(今山西代縣)人,詩作風格清婉,多寫自然景物,間或寫民間疾苦,着有《雁門集》。他曾寫過兩句詩:「地溼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鍾。」自以爲是得意之作,但一位鄉村老叟讀後不以爲然。 薩都剌聽說後,專程上門請教。老叟直言道:「詩中前句用『聞』,後句用『聽』,字雖有異,卻皆隱『耳』意,犯了作詩的大忌。唐朝詩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之句,不妨將『看』字借來一用。」 薩都剌把「聞」雨改爲「看」雨後吟誦玩味,覺得摹景狀物更具聲色,大爲歎服,急忙施禮道謝,拜老叟爲 「一字師」。(《元詩紀事卷十五》) 前村深雪裏 昨夜一枝開 唐朝和尚齊己喜歡作詩,寫了首題爲「早梅」的詩,其中兩句是:「前村深雪裏,昨夜數枝開。」一天,他遇到當時很有名氣的詩人鄭谷,就取出這首詩來請教,鄭谷看罷建議將詩中「數枝」改爲「一枝」。 改後的「一枝」成爲全詩的點睛之筆:梅花開於百花之前,是謂「早」;「一枝」又先於衆梅悄然獨放,刻畫出早梅傲雪吐豔、凌寒飄香的品性,更顯此梅的非同尋常。 齊己豁然開朗,對鄭谷非常欽佩,尊鄭谷爲自己的「一字師」。(《唐才子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0/29/7164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