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栏目 › 万象 › 文章: |
一件肚兜改变了一个大山里的女人(图)
【人民报消息】(人民报记者晏崇萱综合报导)一个大山里的女人,经常为了讨10元钱遭到丈夫毒打的女人,如何靠传统手艺自立,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做了很多人生中、也是村里第一的事情? 据新华网2015年12月18日报导,在贵州黔东南向来以男性为天的大山里,女人地位本来就低。不外出务工自己挣钱,只能仰人鼻息。去镇上赶集,跟在丈夫屁股后面的杨树祯想要10元零花。必需想半天要怎么开口,还要考虑到丈夫当时的心情,经常夫妻俩会为这10元大吵一架。 2012年,杨树祯在家里开起手工刺绣公司。三年下来,连初一都没念完的杨树祯在购物网站开立商店,已让她小有名气,本人还成了雷山县苗族妇女中自立自强的典范。 眼界开了,腰包鼓了,婆家人也随之改变了对她的态度。虽然丈夫反对她抛头露面,夫妻俩有时仍闹得不太愉快,但与之前的日子相比,32岁的杨树祯坚信一个道理,「人不独立,日子难过!」 来自肚兜的自信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蒋金锐说,一件肚兜改变了杨树祯。 2010年,杨树祯参加了联合国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意图通过文化商品让和杨树祯一样的少数民族妇女真正进入现代社会。 课堂上,蒋金锐悉心讲解欧美大牌的各种设计,让学员们跟上大山外面的流行趋势。她拿出一件自己学生做的、价格上万元的纱衣,让大伙儿猜价格。在国家级贫困县雷山,一件苗族衣裳,最便宜几十元就能搞定。上万元的纱衣,对大山里的人来说,实在是不可思议。 有一次,蒋金锐帮着打了版型,杨树祯用大红色真丝面料做了一件有苗家特色的时尚肚兜。恰好赶上新疆工艺美术贸易展会,学员们把作品送去碰碰运气。 杨树祯制作的肚兜和几件小饰品很快以2,000元的「天价」卖出。这是2014年雷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的年收入的三分之一。 杨树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能交上这样的好运。「她就像换了一个人,比以前自信,说话做事都有了底气。她说婆婆对她刮目相看,态度好了许多。」蒋金锐回忆。 曾经的杨树祯平平无奇,甚至有些不争气。 作为一个80后,杨树祯吃不了在家种田的苦,虽然开明的母亲希望她多读书,但因为念到初一时功课不好,索性就放弃上学。16岁那年,跟着舅舅去东莞打工,因为没有技能,只能简单串串鞋带,拿一个月500元工资,后来和丈夫一起去过建筑工地,报酬挺高,但重体力活,她难以坚持下去。 2006年,杨树祯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回家待产的她看着两岁后就放在公公婆婆身边的大儿子跟自己不亲,杨树祯心里多了一根刺。她同丈夫商量干脆以后留在山里,没想到命运也出现了转机。 大山女人的觉醒 话说,2008年初,一个叫「行动援助」的国际扶贫与发展机构在雷山开展少数民族妇女能力建设综合发展项目,项目计划在每个村选一名妇女联络员。杨树祯因为年轻又识字而被选上该项目的连络员。 持续4年参与项目的经历让杨树祯受益良多:活了20多年,到这时候她才知道内衣内裤和别的衣服混在一起洗容易生病;搞明白了按两下计算机鼠标不是用手去打;还学了粗浅的蜡染和苗绣技术。更重要的是,杨树祯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我们这里丈夫打老婆的现象很严重。大家一起讨论被丈夫欺负的问题,谁跟丈夫的关系处理得好,我们就记下来一起学习。」杨树祯说。 在学习中,山里的女人第一次知道,这个国家有一部叫《妇女权益保护法》的法律:原来女人种地做家务和男人赚钱都是为家庭做贡献;来了例假应该拒绝和丈夫同房…… 山里重男轻女观念严重,生女儿的女人是全村人看不起的「废物」。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一起去劝老人,到医院听医生的意见,这真不是女人的问题。 男人打得狠了,女人们学会了回嘴:「再打就去告你。」男人大怒:「你是我花钱(指彩礼)买的。你怎么能这样?」女人说:「能这样说,我们是平等的。」 有次老李和她闹离婚,她直接说:「可以。房子是婚后共同财产,我俩一人一半。你住你那间,我住我这间。孩子也一人一个。」老李嘴上不服,但也无可奈何。 想当年,杨树祯在「行动援助」汇报的时候,站在讲台上的她生涩地说:「我紧张得心都快跳出来了。以前从来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现在终于意识到只要有勇气和机会,是能够做到的。」 现在,身为妇女工作的活跃分子,杨树祯很自豪的称自己拿过村里的三个第一: 有次,孩子生病,她拿着钱也没找到送她去县城的车,过了段时间,她成为村里第一个骑摩托车的女人; 2013年,因担心小儿子嬉水时的安全,她不顾村里的偏见,做了村里第一个下河游泳的女人; 她在手机上看见别人上网卖东西,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可以。于是,她在自学网找免费视频学习,2014年,她成为全村第一个开网店的女人。 从不缺课 如果不是山里对女人太苛刻,杨树祯或许根本不会迈出经商的第一步。 结束外出打工生涯回家乡后,她在县城的一家茶叶公司工作。但在外打工的丈夫听说村里有些杨树祯的风言风语,家里又是一阵暴风骤雨。2009年,杨树祯想,与其在公司和家里两头受气,不如租个门面做生意。 2015年初冬,杨树祯设在家里的小作坊已经有了四台缝纫机,一台包边机,一台刺绣车和一把电剪刀,加上客厅的计算机和打印机,在青山绿水、木屋竹梯的排卡村,屋内窗外,成了鲜明的对比。 蒋金锐把杨树祯的成长当作自己在雷山的重要收获。在她的印象里,到了农忙时节,班上不少妇女自动请假,唯独杨树祯没有缺课。「她想改变自己境遇的愿望非常强烈。」 当年在工厂时,知道自己文化低,杨树祯就窝在宿舍里翻字典认字;课堂上不爱发言,下课后她一定找到老师交换联系方式,互加QQ、微信,保持联系。一开始不会做衣服,她就自己买衣服,拆拆缝缝,缝缝拆拆。去附近的雷公山推销自己的手工艺品,第一天别人怀疑她是从义乌进口小商品,第二天,她立马搬一个小板凳上山,现场操作,招徕人气。 有一次,半路学艺的杨树祯怎么也上不好衣领。她知道县城里有个同行会这门手艺,但人家开店做生意,径直上门去讨教,未必肯教。思来想去,杨树祯到人家的店里坐着拉了一天家常,眼睛直盯着对方的一双手不放。「回来做成了,我很高兴。」杨树祯说。 十年之约 2012年,杨树祯听同行说县里有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她感觉是个机会,大着胆子贷款5万元成立了现在的公司。有了前两次培训的积累和几年的钻研,以前卖批发成衣的生意真正进化成自己纯手工制作的产品。 自从企业渐渐有了起色。杨树祯成了当地妇女自立自强的典型,连任了村里的妇女主任。(爱人)对我重视多了。常常打电话,关心我去哪儿。现在他怕我跑了。」杨树祯说着有些解气。 现在烦心的倒成了老李:妻子赚钱是好,但一个女人抛头露面,村里风言风语,说着真不好听。夫妻俩拍桌子,摔手机,老李甚至曾以死相逼。老李总批评她的生意不赚钱,不如自己在外面做建筑赚得多。 不管丈夫软硬兼施,杨树祯从没动摇过要把自己生意做大的志向。好容易把腰挺起来,怎么能再弯下去。 2014年10月,夫妻俩又吵了一架后,老李「糊里胡涂」和她约定:如果十年之后,杨树祯的生意不如老李做得好,她就安心在家带孩子。 「自从有了十年约定。现在他再说我,我都说十年以后再说。」杨树祯有些小得意。 她在QQ空间上写下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让全村外出打工的妇女都能回家来,让更多的小孩能感受家的温暖。」 杨树祯这个目标一定可以实现,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越来越现代化的今天,设计师们设计的服装越来越花样翻新,人们却越来越发现真正可贵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衣服饰物。 这个女人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走。杨树祯除了自己经济独立之外,也希望以自己的力量帮助村里其它妇女回到家庭,这样小孩就能得到更多的照顾。这在几十年前是母亲天经地义的本份,现在却成为了一个愿望。只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能够实现,杨树祯的这个真诚愿望就一定会实现。 与大儿子同龄的秋妹,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和弟弟妹妹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过活。杨树祯最早租的门面在秋妹学校附近,两人聊成了忘年交。杨树祯知道,每到假期,秋妹就要去外面打工挣学费。她主动说:「要不你来帮我吧,踩缝纫机至少比端盘子好。」 这是杨树祯朝着自己的愿望迈出的第一步。△ |
|
|
相关文章: |
近期最受欢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