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古代聲樂藝術趣談:古代的聲樂大師(一)
 
陸振巖
 
【人民報消息】中國古代有沒有聲樂大師?對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會猶疑。在很多現代人的印象中,講究科學發聲,利用共鳴效果的美聲唱法來源於西方,中國古代中似乎沒有什麼聲樂理論,因而人們的一般印象中,只有西方才有聲樂大師。其實不然,中國古代有不少傑出的聲樂大師。

唐代是中國文化達到頂峯時期,當時有許多蜚聲長安舞臺的歌唱家,許永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據唐代段安節《樂府雜錄》記載,許永新本名和子,吉州永新縣(今江西永新)人,善於歌唱,而且有獨創性,「能變新聲」。據說她從小善歌能唱,有一次在重陽佳節,和女伴們登高踏青,在山上高歌一曲,聲聞數十里外,由此而知名,被刺史選召進宮,按其籍貫改名永新,成爲宮廷名歌手。至今,在她的家鄉還有關於她的傳說,當年她唱歌的那座山頭被人稱爲「玉女峯」。

有一年唐玄宗在勤政樓舉行「大酉甫」,即一次與民同樂的慶祝宴會,觀衆上萬人,以至於喧譁嘈雜的聲音,使得現場演出的魚龍百戲的音樂都聽不見了。這使唐玄宗大怒,準備離席回宮。這時宦官高力士出了個好主意:只要讓許永新出來高歌一曲,必然會使整個場面安靜下來。果然,永新出場時態度從容,撩鬢舉袖,直奏曼聲,高唱一曲,其聲好象直升雲霄。喧鬧的人羣立即安靜下來,「廣場寂寂,若無一人。」而且她的歌感染力極強,使「喜者聞之氣勇,愁者聞之腸絕」。

我們知道普通人用大白嗓子唱歌,包括現在的通俗唱法,與美聲唱法相比,音量小,音質差,離不開電聲設備的烘托、擴響,更不要說產生感動人心的效果。

專業歌唱家的歌唱方法和技術體系要求在不考慮電擴聲條件的情況下,能讓坐在最後一排的觀衆聽到歌手的歌聲,那就要求這種歌聲具有宏大的音量和善於傳播的音質。許永新在山頭一曲高歌能聲聞數十里外,在勤政樓唱歌能使上萬觀衆都聽到。可見其發聲技巧是何等高超。用現在說法看來,發聲方法不正確、不科學、共鳴調節不好,是不可能有如此大的音量。

許永新演唱的音域非常廣,甚至能超出樂器達到的高度。有一次,唐玄宗故意讓李謨和永新比個高低。李謨是當時的笛子高手,能吹出高低數十種不同的曲調,歌調最高時,能使歌者唱不上去。但是他爲永新伴奏時,逐一被她拉高調門,前後數十曲,終未能把永新比下去。最後唱到李謨的笛管都吹裂了。《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永新的歌聲「絲竹之聲莫能遏」,是說任何樂器也蓋不過永新的歌聲,連精通樂曲的唐玄宗都不得不稱讚許永新:「此女歌值千金。」

從這些記載來看,稱許永新爲聲樂大師是絕不爲過的。唐代還有其他著名的聲樂大師,如杜甫有一首詩《江南又逢李龜年》,李龜年就曾是名震天下的宮廷歌唱家。還有一位著名歌唱家是唐代天寶年間的念奴。我們熟知的詞牌名《念奴嬌》便來源她的名字。《天寶遺事》載她「有色,善歌,宮中第一」。有一天宮中設宴招待賓客,也是人聲嘈雜,無法控制,衆樂爲之罷奏。唐玄宗就命念奴出場演唱,並由二十五人吹管樂隊爲其伴奏。歌聲、管聲兩相追逐,美妙異常。唐元稹曾有《連昌宮詞》描述道:「春嬌滿眼淚紅綃,掠削雲鬢旋裝束。飛上九天歌一聲,二十五郎吹管逐。」如果沒有高明的演唱技術,顯然是不可能壓倒二十五人的吹管樂隊的。念奴的聲音動人嘹亮,音色優美異常,唐玄宗曾經讚不絕口:「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

這些古代出色的聲樂大師是怎麼唱歌的呢?我們今天無從知曉,但可以肯定地是,她們發聲技巧相當高超。唐《樂府雜錄》說:「善歌者必先調其氣,氤氳自臍出至喉,乃噫其詞,即分抗墜之音。既得其術,即可致遏雲響谷之妙也。」在這裏已經提到了呼吸的重要性——「必先調其氣」,然後又指出了氣息運用的方法是「氤氳自臍間出」,現代聲樂家認爲這是要求氣息出自丹田。

古人論唱有「氣爲聲之本,氣乃音之帥」的說法。在清人王德暉、徐沅徵共著的《顧誤錄》中說「度曲得四聲之是,而其要領,在於養氣」。可見古人論唱歌特別強調「氣」。不過這個「氣」,並不限於呼吸之氣,其內涵更廣,往往將人體和天地之間的能量泛指爲氣。演唱中的「勁」和「氣」常常是相輔相成的。換句話說,古人是把靜心、調息、修養的功夫和唱歌結合起來了,所以丹田氣並不僅僅是呼吸而已。這一點從近代一些戲曲藝術大師同時修煉氣功也能看出來。以武生泰斗楊小樓爲例,他信奉道教,據說在沒戲的一段相對空閒的時間,他就會離開喧鬧的京華,去西郊戒臺寺去靜坐養氣。今人作《梅蘭芳藝術譚》總序中專門有一節講梅蘭芳唱戲和氣功之間的關係。應該說中國古代聲樂藝術和中國傳統的修煉文化是緊密結合的,和西方聲樂理論有近似之處,又有自身的民族文化特點。

唐代的歌唱家很多,還有如張紅紅、何滿、康崑崙、段善本、賀懷智、李管兒、曹綱、尉遲青、王麻奴等都是史傳優秀的歌唱家。古代歌唱家當然並不限於唐代,只不過唐代是中華文明頂峯時期,出現很多傑出的聲樂藝術人才。

中華聲樂藝術在近代,特別是近50年遭到極大的摧殘,是爲民族的大不幸。令人欣喜的是,每年一度的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以及神韻藝術團新年晚會的巡迴演出,定將使更多的人關注、欣賞和參與振興正統的中華民族聲樂藝術,並將帶來民族聲樂藝術新的輝煌。本文下一篇將向讀者介紹幾位中國古代其他歷史時期有名的歌唱家。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7/10/19/45875.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鏡頭下江澤民色迷像、醜態大全(多圖)
1. 鏡頭下江澤民色迷像、醜態大全(多圖) (303,117次)

誰裝傻也不行!江登上十七大主席臺(多圖)
2. 誰裝傻也不行!江登上十七大主席臺(多圖) (85,754次)

激情照!十七大老江身教勝於言教(多圖)
3. 激情照!十七大老江身教勝於言教(多圖) (73,618次)

十六大九常委公開亮相推遲38分鐘的原因(圖)
4. 十六大九常委公開亮相推遲38分鐘的原因(圖) (65,346次)

5. 賈慶林醉酒大罵江澤民(圖) (64,886次)

曾慶紅按計劃出局  賈慶林將出大丑(圖)
6. 曾慶紅按計劃出局 賈慶林將出大丑(圖) (61,897次)

江乖乖!她比宋祖英魔力還大的原因(多圖)
7. 江乖乖!她比宋祖英魔力還大的原因(多圖) (60,860次)

8. 江慘敗!習近平李克強將接班十八大 (60,831次)

9. 原來如此!曾慶紅失敗的根本原因(多圖) (55,625次)

圖片:邪惡江澤民──標準色鬼
10. 圖片:邪惡江澤民──標準色鬼 (55,474次)

十七大!不要讓胡錦濤成爲第二個朱熔基(圖)
11. 十七大!不要讓胡錦濤成爲第二個朱熔基(圖) (54,880次)

《色,戒》觸到老江心底的那塊哆嗦肉(多圖)
12. 《色,戒》觸到老江心底的那塊哆嗦肉(多圖) (53,548次)

13. 十七屆政治局常委已基本定下 (53,425次)

銀河系的新星在告訴我們(圖)
14. 銀河系的新星在告訴我們(圖) (53,404次)

江綿恆爭取被從寬處理的內幕(多圖)
15. 江綿恆爭取被從寬處理的內幕(多圖) (53,053次)

宋祖英有事找大哥(圖)
16. 宋祖英有事找大哥(圖) (52,103次)

圖片:邪惡江澤民──見色驚魂
17. 圖片:邪惡江澤民──見色驚魂 (51,995次)

18. 江臉綠!萬里同意取消政法委(圖) (51,985次)

一張氣死老江的圖片(圖)
19. 一張氣死老江的圖片(圖) (49,688次)

陳良宇不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圖)
20. 陳良宇不是權力鬥爭的犧牲品(圖) (48,406次)

老江國家大劇院替小宋搶風頭(多圖)
21. 老江國家大劇院替小宋搶風頭(多圖) (48,110次)

江澤民最擔心的事發生了(圖)
22. 江澤民最擔心的事發生了(圖) (47,968次)

23. 曾慶紅吳邦國已經半公開決裂 (47,799次)

圖組:邪惡江澤民──十七大再現本色
24. 圖組:邪惡江澤民──十七大再現本色 (47,638次)

中共國旗被人滿街踩踏的原因(多圖)
25. 中共國旗被人滿街踩踏的原因(多圖) (47,359次)

胡訪上海!老江的老巢要掉底兒了(圖)
26. 胡訪上海!老江的老巢要掉底兒了(圖) (46,451次)

大局已定!江無反手之力 胡樹核心地位(多圖)
27. 大局已定!江無反手之力 胡樹核心地位(多圖) (46,136次)

這新聞讓黃菊老婆和江大公子暈菜(圖)
28. 這新聞讓黃菊老婆和江大公子暈菜(圖) (45,757次)

29. 高層新規定!十七大升官的潛規則 (45,375次)

BBC這個消息在告訴世界什麼(多圖)
30. BBC這個消息在告訴世界什麼(多圖) (45,247次)

傷腦筋!兩件讓中共無法用武力解決的問題(多圖)
31. 傷腦筋!兩件讓中共無法用武力解決的問題(多圖) (44,680次)

32. 吳邦國宣佈:曾慶紅賈慶林退下 (44,317次)

33. 還剩6天!不是胡錦濤等不及了 (43,742次)

置人於死地的藏紅花(圖)
34. 置人於死地的藏紅花(圖) (42,920次)

35. 十七大常委七人 塵埃未落定 (42,383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