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公安 法院不守“规矩”
 
【人民报讯】(博讯12日消息) 《中国青年报·法眼》 10月11日 文/鲁宁 公安与法院,一个负责治安与破案,另一个专事司法调解与审案。两者虽 都代表国家行使司法公权,但因其分工各异,彼此行使权力的“规矩”也截然有别。

公安的“规矩”讲究“主动”。具体指:接案就报(如实向上级报告发案数量)、有报就立(接到报案就立案)、立案就 破,惟如此,才不辱“保护与打击”的使命。

法院的“规矩”正好相反。必须坚持“被动”。旧时谓“民不举官不究”,如今叫“不告不理”。何以要如此?因为“被 动”取决于“中立”。惟有司法的中立,才能保证司法的公正。 可偏偏两家都不太守“规矩”。前者常变“主动”为“被动”;后者则时不时变“被动”为“主动”。

不守“规矩”由来已久。但问题的严重性却一直模糊不清。近日读到两则报道,才对两家的“不规矩”有了“定量”的认 识。

先看公安的“不规矩”。今年1至7月广东省刑事案件立案数比去年同期猛增了1.9倍(见9月6日的《中国青年报》“法治 社会”版)。这个数字,不是说明广东的治安形势突然恶化了,而是当地公安从今年起实行“接案给回执,报案人可以随 时查询案件查处进度”,以往广东各地公安机关及地方政府在上报刑事案件统计数字时严重“缩水”———不破案不立 案、不立案就瞒报———的恶劣做法得到了初步遏制。看看吧!才“初步遏制”,实际刑事案件就猛增了近两倍。

再说法院的“不规矩”。山东省某县造纸厂多年积累债权涉及828家单位,总额计1500万元。今年,县法院抽调法官主动 上门揽案,奋战百日,找到12个省、市200多个债务人,通过诉讼或非诉讼手段追回欠款462万元。县委书记激动地说:这 就是服务,这就是效益(见9月4日《法制日报》)!显而易见,“效益”产生于法院的不守“规矩”,“效益”以牺牲司 法公正为代价。请注意:法院只有司法属性,没有经济属性!

公安不守“规矩”事出有因。接报不立案———不立案又常常演变为不必破案或只破大案要案,从而为公安自身破案技能 欠佳、队伍素质不高打马虎眼。反过来,眼瞅着治安形势很糟糕,公安就先破案再立案,用这一招逃避追究不算,保不准 还能立功受嘉奖。而地方官最划算,不必再为“难保一方平安”而遭“一票否决”。

法院难守“规矩”则缘于缺乏“独立性”。按宪政规则,地方法院是国家设在地方的法院,不是地方政府的法院。由于体 制有缺陷,法院在人、财、物方面均有求于地方,一旦地方官令你“上门揽案”或“重点服务”,你敢不遵令?法院之所 以插手地方经济纠纷,甚至“劫持”一方当事人作为“人质”的违法事件屡屡出现,原因概出于此。

公安不守“规矩”造成虚假的“国泰民安”和“莺歌燕舞”。法院不守“规矩”导致司法的公信度荡然无存。司法改革千 头万绪,变不守“规矩”为逐步守“规矩”,当列入改革之议题,万不可再视而不见了。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12/4329.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