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民无信不立(图)
 
孔子说:「如果失去人民的信任,那就没有立国之本了。」

【人民报消息】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这三项应先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应去掉哪一项?」 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终究是要死的,如果失去人民的信任,那就没有立国之本了。」 可见在孔子看来,不论是强大的军队或是丰饶的经济,都比不上人民的「信」。人民对国君的信任乃是立国之本,个人的诚信则是立于社会的基础,无论如何都不可舍弃。 兵法有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用兵作战要出其不意,神鬼莫测。但治理国家必须以正治众,以德服人。一个人总是不讲信用,人格上就已经破产了,如同行尸走肉,无法立足于社会;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当政者失去诚信,人民就不再信任他,失民心者失天下,其政权已经名存实亡,离垮台不远了。 所以古时的当政者,在足食、足兵的同时都注重推行德政,取信于民,以求获得民心,永保江山稳固。否则,一旦在道义上崩溃,即使兵强国富,灭亡也指日可待,「飙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天地的狂暴力量都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名相管仲认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廉耻是立国的根本,丧失了这些国家就会灭亡。所以他劝说齐桓公,首先要遵循礼义,取信于诸侯,方可称霸天下。 公元前681年,齐国趁宋国内乱,邀请宋国及其周边国家──鲁、陈、蔡、邾、郯、遂等国在齐的北杏会盟,商讨安定宋国大计。 在这次会盟上,鲁国壮士曹沫突然以短剑挟持齐桓公,逼着他签订归还齐国曾经占领的鲁国国土,齐桓公无奈,被迫同意。 事后,齐桓公与多数大臣想毁约并出兵报复,管仲却不同意,他认为毁约是贪图眼前小利,出兵是求得一时痛快,而后果是失信于诸侯,失信于天下。相反,作为一个大国,如果在被胁迫的情形下签订的协议都能遵守,则必然能让天下信服。 齐桓公听取管仲的意见,立即履约。各国诸侯得知此事,都认为齐国守信,不少诸侯想归附齐国。 后人评说:「桓公之信,着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齐桓公之所以能够成就春秋时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绩,是从信守诺言开始的。 历史上以诚信治国的明君还有唐太宗,他从大唐王朝的长治久安大计出发,主张君臣上下同心同德、开诚相见,才能治理好国家。唐太宗认为,隋炀帝猜忌群臣,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而唐太宗以诚信待臣下,用人不疑,赢得臣下感恩图报、竭尽忠心。 贞观初年,有人向唐太宗上书,请求清除朝廷中的「奸臣」。唐太宗对此事很重视,亲自召见上书人,当面对他说:「我所任用的大臣都是贤良之人,你知道谁是奸臣?」 上书人说:「我居住在民间,不知道谁是奸臣。但我有一条妙计,请陛下试一试,一定能让奸臣露出原形。」 唐太宗问他是什么妙计,那人回答:「陛下与群臣讨论国家大事时,故意坚持一种错误意见,并乘机大发雷霆。这时那些坚持真理,敢于直言正谏,不畏龙颜震怒,不怕斧钺之诛的人便是直臣;反之,畏惧陛下的威严,只顾身家性命,依顺陛下心意,迎合旨意的人便是奸臣。」 唐太宗听了不以为然,对此人说道:「流水是否清浊,关键在于源头。君主是施政发令之源,臣民好比流水,泉源混浊而想使流水清澈,那是不可能之事。帝王自己玩弄、施行奸诈之计,怎能使臣民正直、诚信呢?魏武帝曹操机警过人,常多用诡计,我看不起他的为人。如果我也像他那样去做,如何再去指责别人、施行教化呢?」 唐太宗又对献计之人说:「我要使大信行于天下,以忠诚之心治国,决不搞歪门邪道。你的计策虽妙,但对我毫无用处,我绝不采纳使用。」 那人听了满面羞惭,赶紧下殿,仓皇出宫而去。△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3/7/7569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