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報消息】「消除功利銅臭味的文學真好!」 「他的小說真的特別觸動心靈,很純淨。」 「真的是滿滿的童年記憶呀!」 「祝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又一體現!」 上面是網友們祝賀中國作家曹文軒獲「國際安徒生獎」的帖子。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刻,地球村把世界醫藥領域的最高獎諾貝爾獎授予了中國民族草藥,接着又把國際最高水準的兒童文學獎「國際安徒生獎」授予了永遠保持童心又接地氣的作家曹文軒。 4月4日下午,曹文軒在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上,榮獲國際安徒生獎。據悉,這是該獎創設60年來,第一次由中國作家折桂。 國際安徒生獎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於1956年創設,每兩年評選一次,被譽爲「兒童文學的諾貝爾文學獎」,旨在獎勵世界範圍內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授獎對象是作家而非作品,一人一生只能獲獎一次,成爲其終身榮譽。 此前,在江澤民掌權和反人類時期,中國作家和畫家孫幼軍/裘兆明(1990)、金波/楊永青(1992)、秦文君/吳帶生(2002)、曹文軒/王曉明(2004)、張之路/陶文傑(2006)曾獲得過該獎項提名,但是都沒有得獎,爲什麼?時辰不對。這個獎不能用來給中共邪黨和三呆婊臉上貼金。 12年前曾經獲得提名的曹文軒,在中華民族騰飛的時刻,2016年4月4日終於獲獎。這是爲偉大的有着五千年神傳文明的民族爭光,與殘害炎黃子孫的邪黨沒有絲毫的關聯。如果說有關聯的話,那就是貧困的童年生活成爲了曹文軒的寫作資源。 自從獲得國際安徒生獎,成爲迄今爲止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作家後,採訪曹文軒的媒體就沒有停止過,平靜生活被打破了。他說,獲獎對他的影響只有一個星期。這周,我要處理完各種活動,以及接受媒體的採訪,然後儘快回到寫作中,一個作家不寫東西總去接受採訪,是很可笑的。我還要完成一部長篇,一定要完成。哪怕有槍林彈雨我都要完成這個任務。距離8月下旬前往新西蘭領獎還有段時間,當我站在領獎臺上,最重要的禮物就是我帶着一部新長篇。 「得這個獎我不怎麼興奮,我心裏有一種安慰,這個獎佐證了我對中國文學的價值判斷。」曹文軒認爲,這個獎讓人們看到了中國的兒童文學是具有國際水準的兒童文學。 評獎委員會給他的頒獎詞是「曹文軒的作品讀起來很美,書寫了關於悲傷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樹立了孩子們面對艱難生活挑戰的榜樣,能夠贏得廣泛的兒童讀者的喜愛。」他的《草房子》《火印》等作品也確實打上了時代的苦難烙印。 曹文軒是個典型的傻小子,只有傻小子才能被真正識貨的人青睞。所以,在評選今年的得獎者時,所有的評委都把票投給了他。這是罕見的。看來,中國需要少一些會來事兒的老油子、多一些缺心眼的傻小子。 ◎ 傻小子的童年情懷永駐心中

2000年6月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了署名文章,題目是「永恆的童年情懷──記作家曹文軒」。 文章記述了曹文軒1974年上了北大,4年的學習生活結束後,因爲成績優異而被留校。留校之後,這個傻小子竟然偷偷溜回老家待了一年。他真愛那塊土地,這就是他成爲「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的根。人沒有了根,還有什麼呢? 該署名文章寫的很優美、很實在: 奇怪的是,他竟像一個流浪的孩子,身上裝着幾十塊錢,又悄悄回到了生他養他的那個溫暖而貧困的故鄉───江蘇鹽城龍港村。回鄉的路上,他看見村頭的那片空場前,誰家似乎又蓋起了新房,黃昏中炊煙正在升起,遠處的田地泛出弧藍色的光斑……他的眼睛溼潤了,這個像父親一樣古老、原始,像母親一樣樸實、平靜的地方果真有一塊帶有魔力的磁石? 回到家鄉整整一年,曹文軒什麼也不做,除了幫父親做點家活之外,就是沒日沒夜流連於一條條小河、一塊塊田埂、一棵棵小樹旁,每一次心裏都湧起一陣憂傷,當風嘩嘩吹過樹林時,他似乎又聽見了往日童年的歡笑,但他清楚這笑聲中再沒有了他。 一年後他重返北大,而今已是博士生導師。當回憶那段往事時,46歲的曹文軒教授笑了。他說,雖然那是用眼淚和溫情浸泡過的童年,但是離別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命運。 真的離別了嗎?那童年的笑聲裏再沒有他了嗎?縱觀他的作品,從文學作品集《暮色籠罩下的祠堂》、《紅葫蘆》、《薔薇谷》,到長篇小說《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紅瓦》、《根鳥》,卻又無一不是在「與往事幹杯」。有評論家將之稱爲兒童文學,但似乎並不恰切,當一部兒童文學作品中蘊含着永恆的文學情感與美學價值時,它所感動的不僅是兒童,而可能是我們所有的人。他的作品以莊重憂鬱的風格、詩情畫意的意境、充滿智慧的敘述方式,呈現給了我們一個真善美的藝術世界───這裏有厄運中的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獨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脈脈溫馨和殷殷情懷……這些內容在童年情懷的關照下呈現出的精神之光,感動着所有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們。 曹文軒是北大中文系的老師,教書自然是本行。他上課講授的是自己的體系,其中包含着學術上新穎的見解;還有,他很注重授課語言的文學色彩,講課時非常投入,很有激情,似乎每次上課都是在作演講。 身爲作家的他,同時又是一名學者。他的學術專著《思維論》、《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面對微妙》等都在理論界掀起過波瀾。他從排列有序的書中,抽出一本他的小說名作《草房子》贈送給我。這部作品改編成電影后,曾獲第十九屆童牛獎、第十四屆德黑蘭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大獎「金蝴蝶」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