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房産泡沫恐奧運前爆破(圖)
 
作者:Laurence Lau
 

北京房地産銷售展覽模型。(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爲進一步抑制房地産過熱,中國總理溫家寶5月17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了六條關於樓市調控的針對措施,吹響了政府對樓市宏觀調控的新一輪號角。這些新措施包括調整稅收和土地供應,及爲一般中等收入家庭興建更多公共房屋,壓抑樓市和土地投機活動。

這些舉措是否行之有效,仍有待時間去證明,尤其是政府過去兩年來對房地産的宏觀調控,似乎並不成功。今年首季度房價和住房空置率再次出現驚人增幅,標誌着房地産泡沫破裂的風險在持續增加。

以北京爲例,去年該市房價年增幅達 19.2%,而今年首季度的房屋價格更上漲到了每平方米7000元(876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同時,未售出的房屋面積也在增長。官方資料顯示,北京市4月底空置住房總面積達到443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長22.3%。國家統計局稱,全國房屋空置總面積在首季度爲1.23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3.8%。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認爲,中國的商品房空置率已達到26%,屬於嚴重積壓。

一般來說,若空置率超過了 10- 12%後,房地産開發商恐怕已要嚇出病來;若是超過15%,更可能得開始寫遺言了。可見,中國樓市正面臨非常險峻的局勢。(編注:按照國際慣例,空置率在5%-10%之間爲合理區;空置率在10%-20%之間爲空置危險區;空置率在20%以上爲商品房屋嚴重積壓區。)

沒有人會懷疑中國的確存在強勁的住房需求,而且這種趨勢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然而,大部分百姓根本承受不起一路飆升的房價,只好望樓興嘆。買得起這些房屋單位的只是少數人。

中國房地産市場另一要角是外來投資者,但情況或許有變。隨着在華外國人的租房需求似見減弱,很多房屋的租金僅能保持當前水準,上漲空間非常有限。事實上,目前租金水準依然被認爲過高。這是因爲很多投資者一味想着儘量縮短回報期,只希望提高租金儘快收回投資。

超過70%的沿海地區居民買不起房子,這決不是一個好兆頭。然而問題是,發現泡沫遠比解決容易,要及時糾正實在異常困難。儘管房屋空置率不斷增長,中國第一季度仍有約10.3億平方米的房屋在建設中,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3%。更糟的是,開發商在第一季度還向房地産建設專案中投入了2,800億人民幣。

4月,香港上市的上海置業(SRE) 發行了1.5億美元7年期債券,以拓展內地的房地産市場。然而,權威評級機構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和穆迪投資(Moody's)卻不看好,並關注到這間上海主要房地産發展商的業務不夠多元化和「流動資金有限」的問題,結果有關債券被意外地評爲不適宜投資的「垃圾級」。標普對該債券的長遠信貸評級爲「BB-」;穆迪也將它評爲「Ba3」,即「有投機因素,不能確保投資安全」。這是另一個顯示上海房地産泡沫正有爆破危機的標誌。

這些評級反映出上海置業所需面對的挑戰,如企業發展方向單一(僅面向房地産)、資金流來源單一。再者,該公司僅在上海發展樓盤,風險之大不言而喻。總之,其發展模式就是「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在上海,滾雪球效應是地産商必不可少的競爭手段。地産商必須設法搶下最大的專案,並儘快完工,然後儘快推出市場,才能確保資金儘快回籠。爲加快銷售速度,發展商還不得不推出吸引買家/投資者的創新優惠供款方案,而這反過來又增加了地産商對滾雪球的依賴。

上海置業上月宣佈,去年利潤達到了 3.01億港元(3,859萬美元),較前一年度的9,000萬港元增長234%。據報道,上海置業有意把發債所得的資金,用於增補土地儲備。該公司目前在上海市的土地儲備建築面積合計超過140萬平方米,據公司本身估計可供四至五年的發展。

雖然該公司在上海擁有低成本的土地儲備、部分樓盤地段不錯,在房産開發方面又經驗豐富,但標準普爾認爲,這些優勢因該公司風險高度集中,以及經常性收益不穩定等因素而被抵銷。

在推出債券後,上海置業2007年的稅前收益(EBIT)將可能大跌,只有利息開支(interest expense)的3倍,而去年的稅前收益還是利息開支的10倍。該企業的利息負擔之重,從此可見一斑。

像上海置業這樣的例子,在上海有很多,即使是一次市場小波動調整,也可能引發嚴重後果。

曾有人建議,加快房地産投資信託(REIT)對中國房産市場的參與,將有助於維持房地産市場的發展動力。然而,這一招很難奏效,因爲房地産市場的收益很難吸引到房地産投資信託。房地産市場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商品住宅樓,而非那些房地産投資信託感興趣的收益型房地産(如公共房屋、購物中心、辦公樓、酒店、工業廠房和倉庫)。

房地産泡沫破裂,只是個時間問題。若不想成爲受害者,投資者最好抽身而退,遠離這灘「禍水」。不過,說服那些因房地産而大發橫財的人遠離市場,似乎是件很困難的事情。

照目前狀況看,即便是一點點壞消息,例如政府提高利率、某個發展商破産逃匿、發展商投資專案過多過散,都足以在房地産市場引發骨牌效應。而這場災難,很可能會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爆發,而不是在之後。

(亞洲時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5/20/4049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