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新华社有关朱胜文自杀过程报导大爆疑点
 
【人民报消息】(大纪元记者夏文素综合报导) 中国官方新华网12日晚发表了题为「哈尔滨市原副市长朱胜文狱中跳楼自杀身亡详情」的报导,称朱胜文是在黑龙江省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疾病鉴定、办理保外就医过程中,跳楼自杀身亡。

而据新京报13日发表的对朱胜文之妻范珍的采访报导,范珍对丈夫自杀「感到意外」,因为他死前半个月还在设想出狱后的生活。

新华网的报导引来新浪、搜狐网友大量评论,绝大多数评论置疑官方的说法,提出报导中有不少破绽,还有很多网友为朱胜文喊冤,并感叹官场黑暗。

*朱妻∶出事前两小时「看不出异样」

新华网的报导对朱胜文的自杀过程是这样描述的∶「据黑龙江省监狱管理局介绍,2003年12月29日13时10分,监狱派7名民警押解朱胜文和另一名罪犯到省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疾病鉴定,并安排两名民警负责戒护。大约13时40分到达鉴定中心。14时30分,在鉴定中心三楼,专家鉴定组对朱胜文进行了鉴定,鉴定过程中专家提出需要进行血糖检查,2名民警带他到二楼司法医院血糖检查后又返回三楼鉴定中心,专家为他检查了身体,约15时30分鉴定完毕。2名民警带他到鉴定中心三楼走廊坐在椅子上休息,朱胜文抽了半支烟后起身到卫生间,2名民警跟随其到卫生间,1名在门口,另1名在卫生间戒护。

在小解后系裤腰带时,朱胜文突然扑向窗户(当时窗户左扇敞开,窗台距室内地面90厘米,距楼外地面8.88米),一名民警当即奋力扑上拽朱胜文的腿部,朱胜文当时喊叫:「你拉我干啥?」并用脚踹民警,致使民警的左手臂擦伤,使棉裤扯脱至膝盖部,加之朱胜文体重达92公斤,身体大部分已悬出窗外,挣脱民警后头朝下坠到楼外地面。民警边喊人边迅速跑到楼下,看到朱胜文趴在地上。哈尔滨监狱的民警立即拨打了120急救中心电话,随即司法医院的医生对其进行抢救,此时朱胜文脉搏已经没有,心跳停止。在急救过程中,约16时,120急救中心救护车赶到,将朱胜文擡到救护车上,边抢救边送往哈尔滨市第二医院,16时13分送达医院,经医院诊断确认朱胜文死亡。」

据新京报,对于黑龙江官方朱胜文自杀的说法,范珍表示很意外,因为他死前半个月还在设想出狱后的生活。

范珍描述了出事当天两人见面的情况∶朱胜文死于2003年12月29日15时40分。此前两小时,范珍与朱胜文见过一面,全部过程只有两三分钟。当时,朱胜文坐车前往黑龙江省司法鉴定中心进行疾病鉴定,在监狱门口,范珍递给他1000元鉴定费。取完钱上车时,朱胜文小声地向她嘟囔了一句话。

当时朱胜文态度平静,看不出异样。

三小时后,她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告诉她朱胜文出事了。之后不久,她就接到了监狱方的通知。当晚,在哈尔滨东华苑殡仪馆,她见到了朱胜文的尸体。

范珍介绍,朱胜文在狱中一直坚持锻炼身体,很爱看书。去年10月下旬,正在服刑的朱胜文写了一篇四五千字的文章,名叫《东北振兴,路在何方?》。写完后觉得不好,于去年11月下旬写了一个书单,要范珍帮他买《在北大听讲座》、《追求卓越》、《新经理人的领导力》等书。这批书范珍大多是在北京买的。她回忆书是11月26日送进去的,半月后取回,朱胜文已经看完了。

范珍说,她平均每个月能见到朱胜文三面,两人话题的主要内容就是出狱后的生活。朱胜文当时还挺乐观,认为自己有生存能力,说出狱后最不济可以教外语,因为他精通英语、日语、义大利语等几种语言。因为范珍没有出过国,朱胜文答应她教外语挣些钱出国旅游。「我无法相信,这么乐观的丈夫能撇下我和女儿自己「走」了!」

范珍承认丈夫自去年12月下旬起的情绪有些低落。但范珍强调朱胜文一直没流露出要走绝路的迹象。

*网友评论指出诸多疑点

新华网的报导在新浪刊登后,半日引来近3000条网友评论,绝大多数网友对朱胜文会自杀表示怀疑,不少评论只有一个「冤」字。

一位网友以朱胜文同学的名义发了一篇较长的评论∶「作为他的同学,我可以介绍一下朱胜文。他父亲是哈尔滨车辆厂一位大字不识的7级木工,而朱胜文自幼聪明过人,1965年高二就入了党,作为文革前最后一届老高三毕业生,被保送哈军工,因文革而下乡。,在乡下曾因成为劳模而登报。按他77级高考成绩本应该被所报的吉林大学经济系录取,因为下乡10年,年龄偏大,才被录到黑龙江商学院。在校期间是我们的班长、校学生会主席,对待同学像一位忠厚的兄长。我们班在他带领下被评为全国先进班级。大学入学后因英语成绩远远超过同学,而被批准免修。朱胜文是最早的海归派,他会英、日、义大利三国语言,且都达到即席讲话、翻译的水平。他在位期间,为哈尔滨的经济建设起到很大作用,吸引了大量外资。他是哈尔滨唯一住房不到70平米的市级干部,也是极少数没有作风问题的所谓贪官。朱胜文的悲剧在于他不应该进入官场,更不应该得罪权贵。我们全班同学都认为他本应该成为一名经济学家。但是我们决不相信他是一名贪官。在人才强国的今天,请政府明察这起冤案。 」

也有网友指出∶「一个正在履行保外就医手续的人,如果真的想死,出去后有的是机会,有必要这样慌慌张张地”自杀”吗?不合逻辑!太可疑!」

对于报导中的疑点,有评论说∶「很怀疑是跳窗自杀,因为窗户是开著的可能性太小了。到过黑龙江的都知道,黑龙江的窗户都是双层,而且要在入冬前封窗(就是将报纸等裁成长条,用浆糊封住窗户的缝隙,以防冷空气透入,或者用胶带纸也行,当然窗户也是锁住的),一直到第二年开春才揭开。很难相信象洗手间这种水这么多的地方不封窗,水管不冻裂才怪。」

「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全文漏洞百出,既然知道他有轻生念头,为什么不加强防范,一个年轻力壮的狱警拉不住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在医院还打120,拉到其他医院救治。你信吗? 」「如果它不死,可能很多人要死,相信肯定是它杀或被迫自杀,太明显不过。 」

有网友指出∶「我觉得有问题,首先:贪污了34万,就判个无期,这肯定是他得罪了人了,如果不是这样,不可能叛的这样重,比他贪的多的的多的去了;然后,就是如网友们说了,大冬天,且是东北的冬天,开著窗,然后他跳下去,我觉得这其中肯定有隐情,应该好好查一查,谁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时候我们不应该完全相信一些报道,什么世道? 而且,是60岁的老人,体重92公斤,90厘米高的窗台,还有一警察跟随,可能吗?他的动作有他们说的那么迅速吗?」

还有网民借评论揭露官场腐败现状∶「在哈尔滨,想当官要送信封(只认现钞),这是行业贯例。我在哈尔滨开了一家公司,只玩了一年就走人。那些什么警察、所长、片警全是用钱买来的,他们直言:我花了钱,在这位领导的一任期间把双倍弄回来。那里有多黑,你想都不敢想。国家还要把大把的钱往他们手里送,可悲啊!!我心在痛 」

「我是哈尔滨的,当年的"国贸"案根本没那么简单.朱胜文只不过是当中的一个小角色,被拿出来当替罪羊而已,现在案件有了新的变化,他当然不能活了,黑龙江的黑幕太多了,外面根本不了解。」

「他是被陷害的,知道内幕的人就知道东北有多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1/13/29512.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