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国有银行大输血 中共豁出去了
 
【人民报消息】近日,北京当局宣布:将动用外汇储备450亿美元,注资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此举,是为了这两大银行上市作最后准备。据说, 国有银行的上市计划已经排定,顺序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先海外,后国内。建设银行可能首先上市,目标香港;接著是中国银行,目标纽约。为此,当局将向四大银行注资总计1200亿美元。注资,是为了改善四大银行的财务形象;同期改成股份制,则是为了改善四大银行的市场形象,增加上市的吸引力。

据自由亚洲电台发表陈劲松的文章评论道,所谓"注资",实为"输血"。这次输血行动,打破了当局上次输血时所谓"最后的晚餐"之诺言。众所周知,四大国有银行早已外实内虚、资不抵债,当局承认,其呆帐坏帐累计高达2400亿美元,占总贷款额的25%,外界估计,真实数据甚至可能高达50%。

当局曾先后多次向四大国有银行输血,均无济于事。投入的巨资,犹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有专家估计,要真正挽救中国的国有银行,至少需要5000多亿美元资金,即相当于几乎中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450亿或1200亿美元,对黑洞无边的四大银行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然而,这450亿或1200亿美元,对依然贫穷落后的中国而言,毕竟还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医疗卫生严重落后,排名尽列全球倒数,提起原因,没钱。钱都到哪儿去了?其一,被官僚贪墨了;其二,挥洒在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了,如"神五";其三,填窟窿了,如对国有银行或国营企业的大输血。

四大银行上市,应在意料之中,这几乎是当局的最后一著棋。从江泽民时代开始,就年年喊著要消解呆帐坏帐,多少年过去了,却没有见到呆帐坏帐消下去半点。相关配套改革,进展也极其缓慢。放在完整的市场经济国家,这几户败家的烂摊子早就该破产了。但这独霸朝纲的"一元化"政府,就是要把它们包著养著,拆东墙补西墙地包著养著,填无底洞似地包著养著,硬是不让倒。有人估计,这"四大金刚"一倒,维持一党专制的经济支柱也就"没了"。正是基于这一心理底蕴,当局严禁私人企业染指金融领域、严防出现私营机构与国有银行竞争的局面。

转嫁呆帐坏帐,从"债转股"就已经开始。上市,是转嫁的继续,不仅要转嫁到中国老百姓身上,还要转嫁到国外去。当局的如意算盘是,正如所谓国营企业的改革一样,一招"债转股",一招"上市",就宣布"改革成功",就等著自我颂扬。

国有银行之所以亏损累累,债台高筑,干系之一,脱不了腐败。事实上,国有银行丑闻频传,不绝于耳:某某行长因贪污入狱,某某行长卷款逃亡,某某行长因劣迹曝光后自杀......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输血,其实是帮助贪官洗劫国家资产的另一种方式:承认被洗劫的现实,填补劫后的亏空。为此,填进去多少老百姓的血汗钱,只有天知道!

不是让国有银行市场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是反复输血,一再扶持。这恰恰是中国金融改革中的思维瓶颈。在这种僵化的思维定势下,企图借上市挽救银行,只能是最后一招。然而,上市不是"万灵丹"。上市也有成败之分,万一败了,如何收场?背水一战。看来,这次大输血,中共是豁出去了。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1/14/2952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