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就在胡錦濤要拿江綿恆開刀之時(多圖)
 
青晴
 

別說保賈,江已自身難保!
【人民報消息】一篇獲滿分的高考作文被數家大報網站刊登、轉載,新華網連續兩天刊登,這實屬不尋常。

中新網6月15日電 記者13日從南昌市豫章中學獲悉,該校高三(一)班女學生蔣璐的高考作文《公則生明》在樣卷試評中獲得滿分(60分)。

據大江網信息日報報道,高招試評小組專家對這篇作文的評語是:

「這是一篇滿分卷。內容上切合題意,中心突出,認爲要克服感情上的親疏遠近才能客觀地認識事物,作出正確判斷,才能做到「公則生明」,然後分析寓言材料,再舉包拯斷案公正無私、岳飛帶兵不徇私情爲例證。行文思路清楚,結構嚴謹,語言表達流暢,書寫工整,沒有錯別字。但文采上稍顯平平,材料也不新鮮。」

「書寫工整,沒有錯別字」是高三學生起碼要達到的條件,「行文思路清楚,結構嚴謹,語言表達流暢」是優秀作文的共通處,但這一點並不是達到滿分的標準。高招試評小組專家的評語是客觀的,文章「文采上稍顯平平,材料也不新鮮」。

但爲什麼這篇作文能夠獲得滿分,而且大江網信息日報報道後,中新網6月15日又轉載報道呢?

更醒目的是,新華網6月16日以《南昌一名女考生高考作文初評得滿分(附文)》爲題、6月17日再次以《南昌一名女考生高考作文初評得滿分》爲題兩次直接報道(不是轉載或註明文章來源),報道一上來就說:「記者從南昌市像章中學獲悉,該校高三(1)班女學生蔣璐的高考作文《公則生明》在樣卷試評中獲得滿分(60分)。」

13日,記者採訪了蔣璐。蔣璐說,當她將主題確定爲正確克服感情疏遠才能客觀認識事物後,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構思,大約用了10-20分鐘。構思完後則一氣呵成,行文大概一個小時左右。她當時的構思經過是:我們在生活中處理事物不受到感情親疏影響時,才能公正無私,才能正確認識和處理事物。

蔣璐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陳曉春告訴記者,蔣璐在班上的作文水平總體來說是優秀的,語文成績也比較好,是省優秀班幹部。她認爲蔣璐這次高考作文主題鮮明,整體結構和過渡句非常精彩,引古論今,結合巧妙。

妙就妙在「引古論今,結合巧妙」

到底蔣璐是「豫章中學」的還是「像章中學」的學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高招試評小組專家對這篇作文評語中的幾句話:「要克服感情上的親疏遠近才能客觀地認識事物,作出正確判斷,才能做到「公則生明」,然後分析寓言材料,再舉包拯斷案公正無私、岳飛帶兵不徇私情爲例證。」


陳良宇
這篇作文精彩就精彩在「引古論今,結合巧妙」,讓人聯想到中共高層目前的政治大搏鬥。

首先,陳至立任教育部長期間,中學教材要把岳飛從民族英雄中踢出去,引起國人大譁;當陳至立升爲國務委員、江澤民任軍委主席一職時,蔣璐的作文讚揚了岳飛訓練的岳家軍,行軍迅猛,殺敵勇武;在周正毅案牽出劉金寶掛上黃菊、陳良宇帶出江綿恆時,蔣璐的作文舉的例子是,岳飛不因岳雲是自己的兒子而有所偏頗,兒子犯了軍規違紀按軍法處置,「全軍上下,無人不服,無人不讚,岳飛的精神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這一巴掌不但打着陳至立,而且還直接落到江澤民身上,江綿恆捱揍那不過是捎帶手兒。

江綿恆是中國第一大貪官,江家幫都是中國的大貪官,朱鎔基手裏攥着不少上告信、揭發信,尉健行臨退休前交代中紀委的頭一件大事就是江綿恆的貪腐問題。小貪官不少都回了「姥姥家」(死刑),那大貪官應該怎麼處理呢?

蔣璐在作文中不但點到要按軍法處置,而且怎麼處置都點明了。作文說:「我們要向包拯學習,他公正廉潔,不包庇一切罪行。」 包青天連皇帝的女婿都給鍘了,那麼今天動動軍委主席的兒子應該不成問題。


和江綿恆有牽連的劉金寶
作文中說:「人們首先得克服感情上的親疏遠近才能客觀地認識事物。」而衆所周知,江澤民的名言是:「不能一刀切」!

由於江澤民在感情上的親疏遠近,中國政壇上才出現了上海幫、江家幫、江氏嫡親網、江氏嫡親特務……等等,而江培養和腐蝕的那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貪官污吏,給中國和中國人民造成了永久的傷害。

就在胡錦濤要拿江綿恆開刀之時,《公則生明》這篇作文當然不能不被到處轉載,數次刊登,這樣的作文不獲滿分什麼樣的作文獲滿分?!


附蔣璐作文:

公則生明

朱鎔基總理將「公則生明,廉則生威」這句話作爲他的人生信條,於是,我們看見了一個公正無私、威嚴廉潔的高大形象。「公則生明」,單單四字,意韻深遠。公正,不偏私地想問題、辦事情,則處理問題明智正確;反之,帶有主觀色彩,便不能公正無私地認識和處理問題。而人往往受主觀影響,難以對事物做出正確深刻的認識,所以要做到「公則生明」並非易事。

「《韓非子》中一則寓言曰:「宋國一富人,一日大雨把他家牆淋壞了。他兒子認爲不修好,一定會有人來偷竊,鄰家老人也如此認爲,是夜,果然富人被竊。富人於是覺得他兒子很聰明,而懷疑鄰家老人爲竊賊。」可見,富人對被竊一事,完全受感情親疏所左右,自己的兒子,偏私地認爲聰明,鄰翁卻是懷疑對象,這樣不客觀,很難認識到真相。或許,事情的真相恰恰相反也未可知。所以,感情上的親疏遠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着人們的判斷,要想獲得正確的認識,必須理智客觀地分析研究事物,不帶一絲感情色彩。

歷覽古來聖賢人,無不在對事物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在處理事情上力求做到公正不偏私。我們要向包拯學習,他公正廉潔,不包庇一切罪行。他的鍘刀上斬昏君,下斬黎民,只要是真相,就能在他面前閃光,只要有罪惡貪婪,一律逃不過他公正無私的眼睛。於是,才在青史上永遠鐫刻着他的名字。

我們要向岳飛學習,他訓練的岳家軍,行軍迅猛,殺敵勇武,這與他的公正無私是分不開的,兒子岳雲,犯軍規違紀按軍法處置,不因他是自己的兒子而有所偏頗,於是全軍上下,無人不服,無人不讚,因此,岳家軍才使金軍聞風喪膽,才使得北宋得以保全,岳飛的精神一樣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不論是故去的古人,還是現存的今人,只有做到公正無私,才能在一事物的認識上得到真理,才能在對事物的處理上得到讚美。感情上的偏私只能陷人於不分青紅皁白,不辯是非之中,我們要堅決拒絕讓感情主宰理智。「公則生明」這句話猶在耳邊迴盪,讓我們摒除感情的干擾,理智公正地在世爲人吧!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6/17/2677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