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背後
 
何清蓮
 
【人民報消息】我剛從日本訪問回來,有很大的感慨,就是日本對中國看好,認同中國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大市場。根據我到海外一年多的經驗,發覺人們對中國有多種不同的看法。一是生活在中國的學者和中國人,與國際學者看法不一樣;二是國內參與分享利益的人,與不能參與分享利益的人看法不一樣;三是國外和國內有項目合作的人,與沒有項目合作的人看法不一樣。大概是坐在什幺位置說什幺話罷,或許可以借用「什幺階級說什幺話」。最近恰好日本產經新聞雜誌採訪,要我回答幾個問題,我也就作了回應。

  第一是關於GDP,現在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是中國,每年保持7-8%的增幅,是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缺乏的,所以一片叫好。我回應說,請注意中國官方每年都要到人大政協兩會回答統計數字有沒有造假的問題,還到國際記者招待會解釋沒有摻水內幕,那就至少說明統計是有問題;從1998年至今,每年兩會期間受到處理的造假會計事務所有一萬多家,至於官員造假見聞就多了。新疆一位官員說,有個下級年年上報增加綠化面積,四年後綠化面積居然遠遠超過實有土地面積(笑聲);還有湖北天門縣的造假衆所周知,而如此廣泛的微觀層面上的造假,就決定了中國宏觀統計數字不可能真實。就算按照官方統計的說法,經濟增加1%可以增加100萬個就業機會,8%每年可以提供800萬個就業機會,20年可以提供多少就業機會?可是經濟大幅增長,又出現大量人員下崗失業,現在又出現知識性勞力過剩,大學畢業連續四年出現就業困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教授分析,近年中國農業經濟沒有多少增長,除了沿海兩個三角洲外,其餘地區有增幅也較低;就是說如果要維持總體7-8%的增長率,上海等大城市必須有40%以上的增長率,而這在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是外貿年年增長,說明中國產品很有競爭力。我回應說,中國出口產品歷來是低品位構成,如服裝、玩具、電子等,市價很低;近兩年增加的機電產品,其主要部件也不是中國生產的,外資企業通常提高其進口價格而壓低出口價格。另外中國的勞動力非常低廉,沒有醫療、工傷、養老保險,僅僅能夠維持當時的生存;還有外資企業享有很多免稅待遇,其負擔只有國有企業的1/26,中國出口實際上沒有得到太多的實惠。

  第三是中國近年引進外資不斷增長。我回應說,中國的資本外逃率也在不斷增長,1997年以後引進外資與外逃資本基本持平,在360億-380億美元左右;到2001年引進外資407億美元,外逃資本是480億美元,造成國內建設資金失血。資本外逃的主體是貪官污吏,他們利用權力竊奪國有資產;他們把中國當作破船,用貪污的鈔票爲家族逃往海外作安排。

  第四是中國情勢穩定,一直強調穩定壓倒一切。我回應說,中國報紙越強調什幺就說明越缺少什幺,越不穩定就越強調穩定壓倒一切;正如深圳老強調它不是文化沙漠,而北京根本不用強調它是文化中心。中共從九十年代起就以穩定壓倒一切控制言論,同時積極換取精英聯盟的支持。中共16大的「三個代表」的提出,是爲了克服一個憲法障礙,中國憲法開宗明義說國家政權「是以工人階級爲領導、以工農聯盟爲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而工人農民在改革開放中已面臨邊緣化,許多人失業並淪落爲社會底層,共產黨需要尋找新的統治基礎。提出「三個代表」就是爲了適應這個需要,政治精英以讓經濟精英和知識精英參與分享利益的方式,來建立一種新的精英聯盟;其實後兩者在精英聯盟中處於弱勢地位,只能在人大政協分到一些席位,根本沒有政治決策參與權。中國的穩定基礎和持續發展的條件,如生態環境、倫理道德等等,基本都已經被破壞;而靠政治暴力維持穩定的時間越長,中國付出的代價越大。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10/2466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