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江澤民在背後策劃,並授意張萬年等在十一月十三日中共十六大主席團常委第四次會議上,搞了一場突然襲擊,推翻了原政治局討論五次做出的讓江全退的決定,使江續任中央軍委主席。 萬里、喬石等要求江全退 |
---|
會後十六大主席團常委會將決議內容通知了萬里等五名請假者。萬里拍案而起,怒斥這不是與時俱進,而是與時逆退!萬里一針見血地指出:黨對軍隊的領導,不是指某個人對軍隊的領導,不是樹個人權威,而是黨的領導集體在政治上的領導。針對新政治局中江家幫不顧黨和國家的利益,在十六大之後依然把普通黨員江澤民擺在總書記之上的作法,宋平告誡江家幫勿仗勢搞多中心陰謀活動。 200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召開了新年展望茶話會。據傳,喬石提出:必須糾正個人凌駕黨中央之上、非中央委員凌駕於總書記之上的宣傳,矛頭直指江家幫背後的那隻老黑手。 老同志新年茶話會 《爭鳴》1月刊透露,在政治局新班子組織的官方民意調查之後,2002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開了新年展望茶話會,主題是誠請老同志對新領導班子提出希望、要求和意見。原訂有六十多人出席,結果,萬里、喬石、楊白冰、谷牧等十多人抗拒出席,認爲江澤民搞罷陰謀,現在徵求意見不過是塗脂抹粉,讓人感到噁心。但,萬里、喬石還是忍不住向茶話會作了書面發言,把自己要說的話倒了出來。 胡錦濤在茶話會的開場白說:政治局有一建議,今後像這樣的會議要經常舉行,在一些重大方針政策決定之前,也要請老同志提出意見和建議,把茶話會這一形式,作爲對政治局、政治局常委會工作的監督機制的部分。 萬里的書面發言炮轟江澤民違憲 背後有一個可怕的幽靈 |
---|
萬里給茶話會的書面發言,題爲《我的幾點感想》,其中說:以法治國爲什麼這樣艱難,這麼沉重,這麼繁複?足以值得共產黨人深思。我參加革命至今七十二年,一生爲了建設沒有壓迫、沒有剝削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主義制度。要建立、完善社會主義制度,關鍵要解決對執政黨的權力的約束機制,對黨政幹部、中央領導幹部的權力行使的監督機制。社會主義制度社會的權威就是憲法,就是法律。建立個人權威,樹立黨中央權威,樹立地方黨委、政府的權威,那麼,把憲法、法律,置於什麼地位,把人民置於什麼地位? 萬里引述從未公開過的鄧小平講話 萬里在書面發言中首次引證了鄧小平有關對共產黨的反思的講話,這是在過去從未公開過的。 鄧小平在八十年代,在總結文化大革命及建國以來的中心工作時,曾說:要承認共產黨在執政後同樣犯了國民黨的致命的錯誤:違揹人民意志、違背了對人民的承諾,背叛了黨的綱領,在某種程度上還更嚴重。 在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瓦解後,鄧小平在黨內還說過:倒了,瓦解了,根本問題是執政黨不能代表大多數人民的意志,違背了對人民的承諾;同樣,在資本主義國家,某執政黨失去大多數人民的支持,也得下臺,這就是歷史規律。 喬石戳江一針就見血 喬石在書面發言中直指江澤民:必須嚴肅糾正個人凌駕於黨中央之上,非中央委員凌駕於總書記之上的宣傳。究竟是黨中央領導,還是中央軍委主席領導?究竟把國家憲法、黨章放到什麼位置? 喬石在書面發言中明確表示:關於三個代表思想作爲綱領性納入憲法,要進行研究,不能輕率、不能搞中庸,這是一項關係到國家尊嚴、國家社會制度的大事。 宋平對江澤民和江家幫說話不客氣 宋平在茶話會上對新領導班子,提到:整體班子屬於壯年,有朝氣、有視野,有不少工作、社會經驗,文化知識程度高,這是好的方面,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影響,在黨內、地方,對班子整體評價,還是較低,對部分領導成員的評價,還是較差,這是被動的方面。 宋平又告誡江澤民:全黨、全國都在關心能否在政治體制改革中使共產黨和人民羣衆關係得到改善,能否走上以法治國的正道上。 宋平還警告江澤民、曾慶紅:領導班子中不能搞多中心、搞山頭宗派活動,不能好表現個人。 各民主黨派也得緊跟共產黨黨章修改本黨章程 黨的性質變了 |
---|
李瑞環、尉健行、李鵬、丁關根、田紀雲等都提出:黨章和憲法是有區別的。李瑞環提出:各民主黨派都在緊跟着共產黨黨章的修改而修改本黨章程,對各具特色的民主黨派團體,造成了消極影響。民主黨派內部有強烈反響,還是要關注的,是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背道而馳的。會上也談到一些高官的作風:省委書記、省長及負責農業、農村工作的副省長,五年任期內到農村考察,每年僅一次。而省級黨政領導幹部,出國外訪的時間,反倒多過在本地區的考察時間。部長中以教育部長陳至立表現最突出,被譽爲「歐美巡迴大使」。 江澤民命封殺茶話會內容 江家幫在茶話會上捱了幾悶棍,個個圓臉拉長臉。會後,江澤民立即通知曾慶紅爲首的中央書記處,對新年展望茶話會的內情要做到四不:不見報;不上中辦、國辦的《簡報》;不作通報或傳達內容,不準向外擴散會議情況。 但這麼令人歡欣鼓舞的好消息怎麼能封殺得住呢?開會的第二天,北京街頭巷尾已經在津津有味地談論了,並且連江澤民雞腸爆炸的醜態和江家幫氣急敗壞的窘樣都形容得活靈活現。 資料來源《爭鳴》2003年1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