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爽约莫迪后,特斯拉是否放弃了印度?(图)
 
2024年5月7日发表
 
数据图: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Getty Images)
【人民报消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最近的中国之行在印度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因为他在最后一刻取消了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会晤的计划。马斯克原定与莫迪和其他印度高级官员举行的会晤曾受到了广泛的期待和宣传。特斯拉原本预计将宣布在印度投资20-30亿美元创建电动汽车工厂,并提供有关Starlink(星链)的最新信息。然而,马斯克以「特斯拉事务非常繁重」为由推迟了印度之行。 马斯克何以取消印度之行? 知名经济评论员普罗森吉特.达塔(Prosenjit Datta)评论说,马斯克取消印度之行,转而赶赴中国,这让印度政府不悦。他说:「印度的电动汽车计划不应只依赖特斯拉。政府的政策应该吸引所有潜在的电动汽车投资者。」 马斯克一直在谈判降低某些电动车的进口税。在犹豫了很长时间后,印度政府上个月在大选前宣布,将降低某些电动车的进口税,条件是公司在三年内承诺在印度建设至少5亿美元的制造设施。 印度首家生产价格实惠的全自动驾驶汽车的初创公司Minus Zero的战略与业务发展副总裁苏拉吉.戈什(Suraj Ghosh)表示:「我们还有猜测的空间,但地缘政治可能影响了这一决定,同时也面临着季度业绩不佳等业务挑战。」 新德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评论员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埃隆.马斯克不想卷入正在进行的(印度)大选中,他的访问以及会见莫迪总理后发布的任何声明都会引发执政党人民党和反对党之间的政治对峙。」 其他一些分析师认为,马斯克取消访印计划计划对印度来说并不是一个重大挫折。他们认为,尽管马斯克缺席,但特斯拉仍将推行其印度战略。标准普尔全球公司(S&P Global)移动业务总监普纳特`古普塔(Puneet Gupta)指出:「印度已经为特斯拉制定了欢迎计划,并希望给予他们红地毯般的欢迎,而且我们认为,对印度和特斯拉来说,投资印度是一场双赢。此外,我们正在进行选举,所以特斯拉最好先等待结果,然后再深入研究印度的投资计划。」 中印之间特斯拉更倾向于谁? 苏拉杰.戈什则指出,尽管印度的新兴市场潜力巨大,但中国仍然是商业战略的关键。「是的,印度正在崛起,并将成为未来非常关键的市场,但目前中国占据着这一地位,并且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将其纳入其战略都是合乎逻辑的。」他说。 乔治城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研究员萨姆`布雷斯尼克(Sam Bresnick)对此表示赞同,他补充说:「由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马斯克希望让中国政府高兴。特斯拉需要中国多于中国需要特斯拉,这意味着中国受益匪浅。」 马斯克决定推迟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会晤,引发了对新德里吸引投资者能力的辩论,但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印度作为销售市场的重要性,预计特斯拉仍将继续运行在印度创建生产基地的计划。印度已在2022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特斯拉一直在探索在印度建厂的地点,多个邦都表示有兴趣在吸引特斯拉在他们那里建厂。虽然印度的高进口税制度此前曾是一个障碍,但分析师认为特斯拉进入市场仍指日可待。 普纳特.古普塔强调,随着特斯拉计划的加快,印度将成为重要的生产和销售中心,他说:「特斯拉可以为印度客户提供均衡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 分析师表示,随着特斯拉的进入,印度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塔塔汽车等当地汽车制造商可能会因电池价格下降以及德里提供的与生产力相关的激励措施而提供折扣。 乔治城大学的研究员布雷斯尼克说:「马斯克的中国之行似乎取得了成功,因为特斯拉与百度达成了一项协议,将使用这家中国公司的地图和导航功能,而且其几款汽车通过了当地行业组织的数据安全标准测试。」 布雷斯尼克说:「对于北京来说,特斯拉与百度的合作以及积极的数据安全测试表明,中国有兴趣向外国企业展示自己的开放态度,尽管他们对当地商业和监管环境日益担忧。中国政府希望向国际社会表明,尽管加大了对数据安全的关注,但外国公司仍然有可能与本地公司竞争。」 印度仍需克服挑战 印度电动汽车份额仅为2%,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此外,印度还面临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交通拥堵等三大挑战。政府正在努力推动生态系统并通过激励计划鼓励私营部门。 预计一旦接受新的电动车政策下的税收激励,特斯拉将宣布在印度建厂的计划。 戈什表示,随着制造基地的到位,特斯拉可以扩展到该国的豪华汽车领域。该汽车制造商应该能够找到一个「最佳点」,因为其汽车的价格可能在350万至400万印度卢比(约42,000美元至48,000美元)之间。 不过,分析师警告说,如果没有稳定的长期监管政策,特斯拉可能难以利用其电动汽车扩展方面的专长,在印度这个独特的市场上进行有效竞争。 △(转自美国之音)
 
 
分享:
 
人气:8,422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