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南海政局險惡 習近平大談「驚濤駭浪」
 
【人民報消息】據看中國報導,5月3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外界注意到,新一屆國安委增設一名副主席,由已身兼多職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擔任。在這次閉門會議上,習近平大談風險、國家安全等,措辭嚴厲。 據央視《新聞聯播》5月30日晚間報導,習近平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等多重身份,主持二十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中共國安委全稱「國家安全委員會」,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宣佈設立的重要權力機構。國安委自2014年成立以來,兩屆都是兩個副主席,一是國務院總理,一是人大委員長。本屆卻有三個副主席,李強、趙樂際、蔡奇。 對已身兼多職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而言,可謂重返國安委。據悉,2014年3月,剛上任浙江省副省長才4個月的蔡奇就急赴京,出任新成立的國安委辦公室副主任,翌年4月,他又升任國安委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正部長級),直至2016年10月調去主政北京。如今蔡奇同時掌握黨建、領導人維安及國家安全等多項實權。權勢之重,難有人比擬。 據報導,習近平在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必須深刻認識「國家安全面臨的複雜嚴峻形勢」;面臨的問題「複雜程度、艱鉅程度」加大,要求國安委「堅持鬥爭」;並稱「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等等。 該會議審議通過了《加快建設國家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的意見》,尚不清楚具體內容。 事實上,在去年10月的中共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首度將「國家安全」單列爲獨立章節,提及「安全」一詞多達數十次。對於未來五年,習近平也提到,要以政治安全爲根本,以及「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等。 二十大之後,中共從嚴執行《反間諜法》,針對個人、外國企業加強監控,蔡奇大力推動學習「習思想」要「入腦入心入魂」等文革式運動,顯示新一屆國安委的首要任務爲防範中國社會形式變化。 自去年年末中國爆發大規模「白紙運動」之後,今年以來從「白髮運動」到國人不顧生命危險「走線」美國,從胡鑫宇離奇死亡案的全民關注到「農管」製造的全國騷動,從「人礦」一詞的躥紅到脫口秀演員所謂「辱軍」被重罰的輿論反彈,以及近期數起民殺官事件等,說明中國社會形勢岌岌可危,一觸即發。 時事評論員王赫撰文表示,中共所謂的「國家安全」,核心是其一黨專政的「政治安全」。這次會議強調「國家安全工作」的五個方面,「政治安全」排在第一。這顯示亡黨危機,讓當局日夜不安。 王赫表示,「底線思維」一詞習近平多次講過,但這次多了個詞:「極限思維」。「要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這話習近平可能內部講過,也在一些中共官員的公開講話中出現過,但在中央層級的會議中,在國安委會議上或許這是第一次。這兩個詞聯用,顯示出這次國安委會議的殺氣騰騰。因爲中共的一貫做法是,在最危險的時候表現最兇狠;而最兇狠時也是它最虛弱的時候,用兇狠的表現來掩蓋內在的虛弱。 法廣引述時事評論員林和立的評論指出,中共正處於內外交困之局,外有美國的反華圍堵,以及與俄羅斯的矛盾擴大;內有經濟不穩,中國宏觀數據不似預期,接着還要面對新一輪的大學生畢業潮,習近平的言論明顯反映中共及其個人的權力正受到巨大挑戰,需以狠話和加強新聞封鎖來應對。 林和立說,正面來看,習近平的講話是承認內外交困,沒有低估危險性,但其言行卻承襲了「二十大」報告所標榜的政治安全高於經濟增長,以致政策互相矛盾。他直言,在黨和習個人政治安全凌駕經濟指標的情況下,中國前景堪憂,亦證明中共現行政策體制行不通。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6/1/7621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3/6/1)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