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面臨經濟下行 中國金融會議重提黨領導機制
 
【人民報消息】中國五年一度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日前閉幕,會議重申要完善黨領導機制,化解正面對的金融風險,全面加強金融監管。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連續兩天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週二(10月31日)在北京閉幕。根據中國官媒的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提到,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同時,要防範和化解風險,包括及時處置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建立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長效機制,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堅決懲治違法犯罪和腐敗行爲。 會議特別提到,金融領域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不高,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強調要完善黨領導金融工作的體制機制,對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提出六個「監管」,包括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爲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等。會議還要求,要敢於亮劍,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並要着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並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 學者:談金融風險提過去監管問題 有甩鍋前人意味 臺灣東華大學新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陳松興認爲,中國這次會議有提到國有銀行受到大型房地產開發倒閉帶來的打擊,以及地方債務嚴重等金融風險主要來源,但沒有提出具體化解的方法,卻談過去的監管有問題,似乎想把責任推給前人。他表示,強化黨對金融的監管未必能解決問題。 陳松興:「強調金融工作監管的重要性,如果要把所有的金融的權限都收到黨中央來的話,就是要聽習近平,而習近平又不是特別懂金融,甚至何立峰也不一定,所以還是會有一定程度的疑慮。有談到過去在金融管理上面一些的問題,現在要急着打貪的話,很多銀行業放款時會收緊,但在經濟和實際上是需要放寬,存在自我矛盾的問題。」 評論:過度強調監管金融恐導致反噬效應 經濟學者司令也認爲,中國正處於經濟下滑的階段,金融監管宜鬆不宜緊。但習近平在這次會議繼續強調一切歸黨管的態度,如果在金融領域也要建立處處管的大監管文化,可能出現反噬效應。 司令:「中國政府的矛盾是,習近平把金融當成維護政治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安全的其中一個工具,等於是把金融監管工具化。完全錯誤的定位導致了越搞金融,越喪失活力,使原本想要大展手腳的外企和民營企業現在恐怕都要三思而後行。」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爲,中國有吸收之前監管平臺經濟用力過猛導致的反效果,目前監管金融領域時不會再下重手,但過往曾出現說一套做一套的情況,外資需要時間觀察才能重建投資的信任。△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1/2/7848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