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化腐朽爲神奇 米開蘭基羅的《戴維像》(圖)
 
秋月
 
《戴維像》是米開蘭基羅青年時期的作品。

【人民報消息】《戴維像》是米開蘭基羅青年時期的作品,不僅爲他奠定了文藝復興大師的不朽地位,也成爲佛羅倫薩人的驕傲和佛羅倫薩的精神象徵。 根據瓦薩利《藝術家列傳》中的記載,《戴維像》在米開蘭基羅動手之前,原來是一塊廢棄的石頭。有一位雕刻家西蒙.達.腓耶索在雕制一個人像時不慎失手,將這塊大理石在兩腿位置中鑿壞一個大洞,看來殘破可憐,似乎不可能再雕出一件完整作品了。 當時的意大利首長庇耶羅.索德利尼想把它送給達文西(達芬奇),後來又想交給渴望得到的雕刻家安德烈亞.康杜西。米開蘭基羅知道後,想嘗試這件別人認爲不可能的事。他爲了爭取這塊石頭,事先做了周全的準備。他到現場仔細地把石頭重新衡量,計算好如何依照既有形狀創作雕刻,然後向索德利尼提出計劃,索德利尼最後同意將這塊大理石交給米開蘭基羅。 米開蘭基羅首先做了一件手執投彈器的戴維像蠟模,之後又在大理石四周用臺架和厚板立起屏障(米開蘭基羅在作品完成之前向來不允許他人偷看),開始埋首工作。在大理石原先被鑿壞的部份,米開蘭基羅有意在石像邊緣保留下部份鑿痕,細心的觀賞者到今天還可以發現這些細節。 由於米開蘭基羅細密思慮的創作,使一件廢棄了的東西,又奇蹟般地復活過來。 當這座龐大的雕像完成後,要如何運到西格諾利廣場去又引起了討論。結果是基利阿諾.達.桑伽洛和安東尼奧兩人造了一座堅實的木架,把雕像用繩索吊在上頭,以減緩搬運時的擺動,慢慢送往目的地。在繩索上,米開蘭基羅設計了一個滑結,當重量增加時,這個結便會自動繃緊,他還畫了素描來解說這個結實和安全的負重設計。 當索德利尼看到戴維像立在廣場上,心裏十分高興。可是他還是故作行家地批評戴維的鼻子太厚了;米開蘭基羅注意到這位行政首長說這些外行話時,是站在雕像的正下方,從這個角度往上看是無法看清全貌的。雖然不以爲然,米開蘭基羅卻也不想讓長官難堪,便智慧地抓了一把大理石屑,爬到雕像肩部的鷹架上,作勢敲動鑿刀,並撒落帶上去的石屑,然後向下望着這位監督的首長說:「現在再看看如何!」索德利尼答:「好多了!你真把它點活了。」 五百年來《戴維像》的精巧勻稱、優雅的相貌、從容的意態和蓄勢待發的氣勢,都令人讚賞。正如米開蘭基羅自己所言,他的雕刻就是「將禁錮在石頭中的生命解放出來」。米開蘭基羅也藉着這尊戴維像,暗示了佛羅倫薩的統治者應像戴維一樣勇敢地保護人民,以及公正地治理人民,才能真正統有整個佛羅倫薩。△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26/7034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