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1年10月15日發表
人氣:37,632 分享:
|
|
牛!「食用少量地溝油是安全的」 |
|
廉九半
|
|
【人民報消息】有一句話叫「久病成醫」,我就是。在這裏,我是專家,因爲我看多了專家的言論,我就「久看成家」了。 專家說,食用少量增白劑是安全的;專家說,食用少量蘇丹紅是安全的;專家說,食用少量塑化劑是安全的;專家說,食用少量膨大劑是安全的;專家說,食用少量催熟劑是安全的;專家說,食用少量三聚氰胺是安全的;專家說,食用少量化肥農藥是安全的……專家的意思就是:吃不死你就安全! 因此我順着專家的意思:食用少量地溝油是安全的。忽悠着玩唄,反正又吃不死你。 一樣東西食用少量是安全的,一百樣加起來還安全?專家你們真以爲我們的腦子吃壞了,連這樣一個簡單的常識也不懂了?在塑化劑出來的時候,衛生部官員第一個站出來說:食用少量塑化劑是安全的。可是我們每天吃的是上百種添加劑,怎麼可能安全? 其實地溝油多年陰魂不散,早在十年前,河北的媒體就報導過。老百姓一直相信有地溝油,並已經流向餐桌。可專家一直爲地溝油「辯護」,不承認不法商販有能力生產出來地溝油食用油,因爲在專家眼裏「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的技術」要求相當高,要是用地溝油生產「食用油」成本相當高,高過普通食用油,因此不合算,虧本的買賣沒人做。專家的一套邏輯看似無懈可擊,老百姓就無話可說了。 但是正應了這句話:無風不起浪。近日,一起特大地溝油生產食用油案件,警方共查獲地溝油煉製的食用油100餘噸,已罐裝假冒品牌食用油100 餘箱。至此,一直備受爭議、同時也備受關注的「地溝油流向餐桌」得到了證實。 我們整天吃化肥農藥,整天吃各種添加劑,整天轉基因,整天瘦肉精牛肉膏,豆漿也是假的,羊肉也是假的,蔬菜都是抹紅的膨大的,食用油竟然是地溝油,造假盛行,有毒食品氾濫,這是什麼世道。鬼才知道我們安不安全。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1/10/15/55470.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更多文章導讀 |
|
|
 |
 |
 |
1. 精彩網語 網民大侃國殤62年見聞
(263,252次)
2. 大陸精彩網語
(247,526次)
3. 北京六四屠城黑幕被捅出窟窿(多圖)
( 186,206次)
4. 找禍根!東京高輻射神祕黑瓶的主人(圖)
( 170,474次)
5. 時事小品:輕度時代(圖/視頻)
( 169,533次)
6. 爲全世界而來的神奇少女(多圖/視頻)
( 168,664次)
7. 時事小品:召見(圖/視頻)
( 168,601次)
8. 不要驅趕在屋檐下避雨的人
(160,075次)
9. 國家悲哀!兩英爭總統 均不要祖宗(多圖/視頻)
( 144,641次)
10. 小笑話:梅德韋傑夫讓位(多圖)
( 133,002次)
11. 中共發射「天宮一號」 出國際笑話(視頻)
(132,553次)
12. 半笑話:李長春受訪遇挫(圖)
( 130,201次)
13. 中共駐斯大使館「十一」大爆醜態(多圖/視頻)
( 128,569次)
14. 小笑話:宋祖英的丈夫爆了粗口(圖)
( 128,490次)
15. 漂白江澤民!朱鎔基「出書」的幕後祕密(多圖)
( 76,872次)
16. 新流行順口溜:中國人了不起
(65,218次)
17. 新四人幫的「大變江活人」計劃流產
(61,170次)
18. 臺灣之治 《推背圖》第四十象之解(圖)
( 56,756次)
19. 兩撲通嗆着!高層冷看薄熙來鬧笑兒(多圖)
( 54,210次)
20. 拿破崙頭骨被外星人植入晶片的啓示(圖)
( 51,417次)
21. 自由門7.18版發佈 翻牆網友反應熱烈
(50,274次)
22. 看看薄熙來這些簽字哪個是山寨(多圖)
( 47,800次)
23. 掛了也沒完!國父孫女談拒絕江封口(圖)
( 46,431次)
24. 中共紀念辛亥百年 主菜是老江(多圖)
( 44,442次)
25. 好好看!奇上加奇的因果奇聞
(43,232次)
26. 中共國殤日發生了一件大事(多圖)
( 42,631次)
27. 李長春瘋了!扯出霍元甲就揍(多圖)
( 41,530次)
28. 明年有資格當中華民國新總統的八大條件
(40,631次)
29. 碾腳趾頭:秦建東PK宋祖英(圖)
( 40,537次)
30. 斥仇美文章《美國最怕中國的東西是什麼》
(39,980次)
31. 李娜,你中招兒了!(圖)
( 39,876次)
32. 賣力賣過頭兒 港媒反把薄熙來踢出局(圖)
( 39,840次)
33. 維基解密:北京六四屠城黑幕(圖)
(39,653次)
34. 中共對夢中情人卡扎菲的最後示愛(多圖)
( 38,181次)
35. 江首創!百年的絕版寸勁兒(圖)
( 37,989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