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神傳敦煌──《造像》解答千古之迷(多圖)
 
戴東尼
 
2007年1月20日發表
 



敦煌石窟。

【人民報消息】漢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從而開啓了通向中、西亞的「絲綢之路」,而敦煌地處「絲綢之路」南北三路的分合點,當年曾是一座繁華的都會,中西貿易繁忙,寺院遍佈。

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後,在敦煌留下了大量的佛教文化遺產。據說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一位法名樂尊的僧人云游到此,因看到鳴沙山金光萬道,狀若千佛,心有所悟,便在崖壁上鑿建了第一個石窟。以後石窟的開鑿,歷經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十個朝代,約1500年。之後又經歷代修復,迄今保存有的700多個洞窟,壁畫衆多,彩塑近3000餘座。還有藏經洞中有上千件絹畫、版畫、刺繡和大量書法作品,總共不下四、五萬件。

敦煌石窟是建築、雕塑、壁畫三者結合的立體藝術。雕塑是石窟的主體。中國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印度傳統的石窟造像以石雕爲主,莫高窟因巖質不適雕刻,故造像以泥塑彩繪爲主,又稱彩塑,多屬佛教人物及其修行涅磐事蹟的造像。敦煌雕塑上起十六國,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直到清代,歷時千餘年,現在尚存彩塑三千多身,其中圓雕兩千多身,浮塑一千餘身。基本完好的原作一千四百餘身,其餘大半經過後代上彩或重塑,有的已部份或全部失去原作面貌。敦煌雕塑在製作上分泥塑和彩繪兩個過程,除高達二三十米的南大象、北大象爲石胎泥塑外,一般都是用自然長成的與佛像姿勢相近的樹枝,或人工製作成的木架作身架,外面用穀草、蘆葦等捆紮後塑泥。塑泥一般有兩層,裏層用草泥粗塑,外層用紙漿泥或棉花泥精塑,塑造完畢,壓緊抹光塑像成形,再上白粉,最後彩繪。敦煌石窟塑像造型圓渾,效果統一完整,技巧還保留着石雕手法,不講究精準。

敦煌石窟中最著名的是莫高窟。莫高窟,又稱千佛洞,它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在敦煌市東南25公里鳴沙山東麓斷崖口,洞窟層層排列,長1600多米。莫高窟與洛陽龍門石窟,大同雲崗石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藝術寶庫。  

莫高窟藝術的發展過程可分爲三個時期。一,發展期,包括北涼、北魏、西魏和北周,明顯受到印度藝術的影響。塑像造型簡潔樸實,高鼻細眼,面相清美,波浪形髮髻,衣紋勁健貼身,體格高大。二,極盛期,包括隋、唐兩代。隋代塑像造型由北魏骨像清秀轉爲雍容厚重,耳大鼻低,衣着華麗,體格豐滿。但頭大腿短,面容較爲呆板。唐代塑像多脫開牆壁,在大型龕中或佛床上,更具立體感和獨立性。佛像容顏慈和、莊嚴,多結跏趺坐,衣褶自然流暢。造型豐滿勻稱,不僅具有高度的寫實技巧,還能表現出各種人物的性格特徵。菩薩造像面相豐腴,眉眼細長,嘴角微帶笑意,身飾瓔珞,腰圍錦裙,處處顯示出慈善的特徵,成爲後代塑造菩薩形象的典範。隋唐造像數量多,製作精,是彩塑藝術的高峯。隋唐爲莫高窟全盛時期,唐代的敦煌藝術代表了中國佛教藝術最燦爛的時代。莫高窟最大塑像皆塑於唐,如第96窟雄偉渾厚的唐代佛像是莫高窟中最大的塑像。莫高窟中的唐代壁畫多爲經變圖,其規模宏大,人物繁密,表現出佛國世界的壯麗景觀。還有戴着綿長飄帶的飛天,更爲豐富多彩,氣韻生動。三,衰落期,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個朝代,彩塑基本繼承唐代遺風,但神態趨於呆滯,缺乏活力,成就已遠不如唐。

像莫高窟這樣,保存古代彩塑之多,歷時之長,技藝之精,在中國和世界上都是極爲罕見的。那這麼多的彩塑精品,究竟是如何塑造出來的呢?歷來都是衆說紛芸。

去年末「新唐人」電視臺在紐約舉辦的晚會上,有一幕舞劇名爲「造像」,給予了這千古之迷真正的答案。一位敬仰神佛的藝匠在敦煌石窟中塑造佛像,苦於無新的思路,昏昏入睡,似夢非夢間神佛霎然出現,異彩盡顯,給予了他啓示。他醒後頓時靈感泉湧而至,繼續創作。這一幕以生動形象的舞蹈語言,闡述了「敦煌藝術乃神傳」這麼一個史實。西方有許多不朽的名畫,都是藝術家們在神的點化下創作出來的,流傳下來的這類故事不少。東方藝術何嘗不是如此,人的智慧是非常有限的,根本無法自己創作出流傳千古而不朽的偉大藝術作品。神有意將真正的藝術留給人,便選擇了道德高尚,心性達到一定標準的藝術家,直接將如何創作藝術傳授給他。在人這裏反映出來的,也許就如舞劇中的那位藝匠,在半夢半醒時,仿拂就感受到了如何去創作藝術,甚至好像親眼看到了完成後的藝術品應該是怎樣的,醒來便靈機一動,自然知道如何去做了。

舞劇「造像」不但闡明了神傳文化的真理,在對神佛的塑造和刻劃上也是獨具匠心。以前以敦煌爲題材的歌舞大多取材於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往往用飛花爛漫,笙歌曼舞的形式來表達敦煌飛天之美。卻往往忽略了敦煌獨具輝煌的精華, 偉大的神佛形象。我想這不只是神佛的形象不易用舞臺藝術再現,藝術創作的難點在於如何去表達神佛形象的內涵。現在的人思想越來越變異,無視中國半神文化之璀璨斑斕,不信神佛,敦煌文化也遭到不斷的變異。甚至有的敦煌歌舞展現敬仰及頌揚神佛的部份用帝王的形象取而代之,完全偏離了它原有的內涵。好的藝術作品能啓發人的善念,提升人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舞劇「造像」將神佛在舞臺上再現,在悲壯雄厚的音樂之下,將神佛的神情、體態與獨具的手印,用流動的語言表現出來,向芸芸衆生播撒慈悲,激發人對神佛之敬仰。

正所謂:「南柯夢醒,神佛絕非幽夢影; 文化神傳, 知命敬天可得安。」



------------------------------------



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精彩簡介
新唐人全球華人新年晚會演出精選及全球30城市售票
新唐人2007年全球華人新年晚會紐約場售票

 
分享:
 
人氣:23,00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