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可能爆发通货膨胀危机──4月价格指数猛增3.8% 七年来最高
 
【人民报消息】“现在我国并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但要注意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危险”。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今年四月份的“全国经济形势报告会”上的说法,5月14日得到了印证。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五发布的数据显示,2004年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3.8%,大大高于普遍预期的上涨3.2%。这增加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据大纪元记者毕儒宗5月17日报导,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有几项数据令政府部门担忧。(1)统计局表示,4月份食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0.2%是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粮食价格上涨了33.9%。(2)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农村消费价格上涨的速度要快于城市。4月份农村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9%,而城市的价格增幅则为3.2%。

这两项数据将使得中下阶层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苦,增加社会动荡的机会。

中国政府今年初制定的2004年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目标为3%。中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而今年第一季度CPI的增幅则为2.8%。中国2003年4月份CPI的增幅为1%,而2003年全年的CPI增幅为1.2%,超过了中国官方2003年年初设定的不超过1%的目标。

国家统计局表示,4月份CPI上扬3.8%,为1997年3月份CPI 增长了4%以来的最大单月增幅。

除了食品类价格上涨外,居住类□格的上涨也推动了物价的上扬。□中,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了4.4%,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了4.9%,租房价格上涨3.2%。4月份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仍然处于降幅前列。交通工具价格下降了3.5%,通信工具价格下降了15.2%。受国家降低药价要求的影响,4月份西药价格下降了5.3%。此外,耐用消费品价格也下降了3.2%。

中国政府自四月底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降温措施,希望能将呈泡沫趋势的中国经济稳住,避免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中国消费指数从2003年10月开始出现攀升态势:10月份居民消费指数上升1.8%,11月份上升3%,12月份上升3.2%。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表示:“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就有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单靠投资重工业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和扭曲,必然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泡沫破裂,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据称,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43%,对我国经济而言,这是非常危险的信号。”

根据重庆晚报4月24日的一份报导,李德水强调,各地的圈地运动一定谨慎,不能把土地经营作为政府的“第二财政”。该报导描绘出了中国政府圈地运动的严重问题。

李德水指出,在全国开发区圈地运动整治之前的去年,中国开发区占地面积达到35,400平方公里,这相当于台湾全省(包括所有岛屿)的面积,比我国从古至今城市建设占地面积32,500平方公里还要大。导致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这个人口数量在清朝初期也不过如此。李更慎重强调:“圈地运动是非常严重和盲目的,长此以往,国家的经济就危险了。”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5/17/3116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