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民众已开始对伊拉克虐囚事件深思
 
【人民报消息】Anthony J. Spires5月14日在耶鲁全球(YaleGlobal)刊物上写道,对于屡受美国压力要求其尊重人权的中国而言,美国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受国际谴责可能像是颇具讽刺意味的角色互换。虽然中国政府和官方媒体藉机「还以颜色」,但作为替代民意晴雨表的中国网上布告栏显示,中国网民对于虐囚丑闻的影响持不同看法。

据大纪元记者李天光编译报导,YaleGlobal这篇文章(Some Chinese See Positive Lessons in Iraqi 「Torture Gate」--Chinese official media's attempt to score points against the US is supported by some but derided by others )说,伊拉克囚犯遭虐待的逼真图像招致几乎全球各地对美国的谴责。中国作出类似反应亦在预料之中。作为一个因其践踏人权而常遭美国批评的国家,虐囚的曝光显然是一次「回敬」的机会。中国官方媒体和许多国民已应验该预期。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中国网民已将阿布格莱布(Abu Ghraib)监狱丑闻当作关于新闻自由和政府责权制价值的一堂课。美国体制中的这两大特点恰是中国所缺。

5月10日,北京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认为,美国和英国保证伊拉克俘虏的基本人权。他同时还补充说,任何国家均可能发生践踏人权现象。 5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时,内容不是来自该报评论组而是中国网民。人民日报新闻网主页的头版文章宣称:「难道这是美国的人权吗?网民谈论虐囚事件。」该网址搜集的张贴充满煽动性的反美情绪。

然而,尽管人民日报网站专挑符合已确定的反美基调的文章张贴发表,但整体张贴文章显示中国网民意见众说纷纭。许多人谴责美国虚伪,但也有人藉机暗示中国在此领域内的尴尬处境。中国有8千万网民,网上讨论成为民意的替代晴雨表,清楚说明中共愿意允许的公众讨论方式。对人民日报主办的『强国论坛』上张贴的内容的分析显示,中国网上审查制度让中国网民享有发表看法的一定空间。美国虐囚事件的暴露远非仅是招致简单单一反美立场,而是引发了对人权、民主和媒体作用等问题的广泛讨论。

在上周张贴的有关伊拉克俘虏受虐的逾500条意见中,约45%表示出明显的反美情绪。但有四分之一的张贴赞扬美国媒体在揭露虐囚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并批评中国新闻界面对国内的问题无力以同样方式处理。除此之外,逾三分之一的评论多少会赞扬美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当然,反美情绪不乏其辞。自虐囚事件成为新闻以来,敌意攻击包括从「美国谈人权,全世界作呕!」的形象化描述到「美国应该改善其自身的『人权』教育」的冷嘲热讽。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确信美国的违反人权现象如此值得一提。针对5月13日的头版文章有人反问:「文章为甚么只讲反美内容?难道这就是中国新闻媒体的性质吗?」另一位网民接着表示:「你因揭露自己的『难堪的人权记录』而遭批评,但如果你掩盖自己的『难堪的人权记录』,就成了荣耀的事了!」

谈到民主,有些中国网民讽刺美国政治说:「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为虐囚事件而道歉为了甚么?我认为只是为了选票。」但并非人人如此玩世不恭,就有人反击道:「但至少要比从来不道歉的人强多了」──几乎是毫无遮掩地批评中国领导人的专制做法,即他们从来不会为诸如天安门屠杀等行为道歉。另一名网民表示赞同并争辩道:「有些国家的问题是,当他们伤害了自己的人民时,他们甚至不会道歉,还不允许你谈论。比较而言,美国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位网民称稳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又一位网民答道:「稳定必须以民主和法治为基础,而不是压迫。」

本周发表的许多以事实为基础的文章均提到纽约客、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是如何透露被证明对美国的全球形象带来如此伤害的新闻。这些详情中国网民都有注意。

一名网民指出:「军中的丑闻是美国自己的媒体透露的。总统和防长均已道歉认错。显然这种体制和这个国家能够纠正错误。」几乎无一例外的是,有关媒体在丑闻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其它议论均使美国得到赞扬。一条张贴说:「美国自己揭自己短的做法真了不起!这才是『民主』与『新闻自由』的真正含义!」另一人表示同意说:「不得不承认,人家的新闻媒体就是比咱的强多了。」

随着伊拉克俘虏受虐促成国际上强烈谴责违反人权行为,中国政府允许其网民以相当自由的方式表达观点。虽然审查当局可在任何时机开始限制网上讨论,但尚无迹象显示将有具体的政策变动。5月12日政府宣布了一项调查践踏人权的全面行动,包括调查刑讯逼供和虐待受官方拘押人员的做法。至于此举能否使中国在国际人权界赢得佳誉,还要看该行动如何落实。无论全球对这些变化作何反应,中国领导人不会误解其众多网民的意思:需要改革的绝非美国一家。

注:耶鲁全球(YaleGlobal)是「耶鲁全球化研究中心」刊物。作者Anthony J. Spires是耶鲁全球网络助理编辑和耶鲁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5/18/3116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