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的改变:简体字代替繁体字,拔起中华文化的根
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石和体现。从“仓颉造字”开始,中华民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文化提炼,文字由简到繁,形成现在还在大陆以外使用的繁体字。秦统一之前使用大篆(如甲骨文、金文如钟鼎文、石鼓文、六国故文等) ,秦灭六国后采用的统一文字小篆(又称秦篆、玉筋篆) ,小篆是秦始皇灭六国后令李斯以秦国的篆书为基础整理出统一的文字。秦末,盛行于西汉的文字叫隶书,隶书由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到了东汉出现了波磔,隶书的出现在汉字演化和书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东汉末年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章草,后发展为今草。到了唐代出现了大草(也叫狂草)。(草书是一种渲泄个人情感的书体,非理智清醒时所能写好。) 同时汉末也出现了行书。到魏晋时期,在隶书的基础上出现了如今广泛使用的楷书。
中国每个文字的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深厚内涵,记载传承著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记载著如道德经、黄帝内经、周易、史记等等无数中华文化的精华瑰宝。但在中共执政之后,在大陆系统的以简体字代替繁体字,以很多简笔、错字、别字取代了走过几千年岁月的真正汉字,是文字发展的大倒退,把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连根拔起。不说此举使汉字失去了许多以形道意的内涵,单说此举在文以载道上的破坏。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在中共的简体文化下,大陆国人不再认识真正的古文古书,只能籍著由中共当局注释改编的白话文去了解过去,但以无神论、人定胜天、推崇革命暴力著称的中共,又如何会让民众认识真正的中华文化精萃,认识什么是“敬天知命”、“天人合一”、“常居道中”、“上善若水”、“善恶有报”、“人各有命”、“忠孝仁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等的真正内涵?
在大陆学生的课本里,许多古文、古书甚至小说诗词,全部被中共以共产文化代替了作者的原意和文字背后的内涵。如,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课本里解释为表现宝玉、黛玉在封建大家庭的残酷压迫下奋力抗争、争取爱情的自由,最后黛玉以死明志、宝玉以出家做无言的反抗。但“红楼梦”真正讲的是宝黛等下凡历炼及偿还前生的风月债,最后黛玉以一生眼泪还尽宝玉前世灌溉之恩、宝玉历经磨炼悟道出家求正果的事,正如书中所言,“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 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 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著长生果”。
又如另一名著“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常常被中共文化宣传为革命猴,毛泽东提词里有“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把孙悟空比作是打破一切古老传统、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但是,整部“西游记”讲的确是唐三藏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如何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上西天取经的修炼故事。孙悟空是里面最坚定修炼的一个,他在花果山称王时就一心出访四海,求超脱三界之法,其后拜菩堤祖师为师,只学长生之法。再其后当了唐三藏的首徒,更是一心协助唐僧去西天求经,从不被尘世的利欲所诱惑,是取经成功的关键人物。悟空曾经犯下滔天大罪,大闹了天宫,所以被如来镇于五行山下五百年。最后因愿意求正果而得以解脱。如果悟空只会一味的打砸抢、“革别人的命”,其后果肯定是报应不爽,永坠轮回,如何有得正果的一天?
共产文化破坏中华古老文化的罪业真是不一而足,而可怜我们的国人在共产文化里逐渐失去自己的根,失去自己智慧的来源。呜呼!中华民众与中华古老文化相联的血脉被中共挥刀切断,从此在邪恶变异的中共文化里被同化洗,丧失认知真理的能力。
二、名字的改变
在中国大陆生活过或去过中国大陆的人都知道,经过文革之后,国人的名字、地名、道路名等都非常“革命化”,先说地名,“解放路”、“人民路”、“前进路”、“光明路”、“建设路”、“爱国路”等在全国比比皆是,代替了许多原来一直沿用的有历史来源的地名,许多伴著地名而来的典故随著地名的变迁也再无人提起。而新的“革命”地名让人不知不觉中被不断洗脑,潜意识中生出这样的错觉来---如“现在的中国是真正人民的中国”、“中国人民是被中共解放出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再说人名,“红军”、“卫民”、“卫国”、“爱国”、“学武”、“学斌”、“向东”、“向红”、“铁”、“钢”、“兵”、“军”等人名俯首皆是,而国人以中性的单字命名的也非常普遍,看到只有单字为名的人多半是在中国大陆出生的,从名字看不出性别和个性。过去,中国人的名字还有承传家族历史的内涵,可是现在这些都被破除了,如今的中国人不认祖宗,歪曲历史,只认共产党。
生活在这种无处不在的中共文化氛围中,人民潜移默化的把自己与中共紧紧相联,把中共的掌权者等同于民族的代表,把中共等同于中国,等同于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华民族。所以产生了许多如“凡反中共者即反华”、“党真正关怀人民”、“中国才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中共的决定就是人民的决定”等荒谬的观念来。
以上所谈只是抛砖引玉,也是聊表感谢“九评共产党”警醒人心之意。相信我等曾受中共毒害之辈定能摆脱中共邪灵,重建我以善良、仁义、真诚、包容为脊梁骨之巍巍大中华。


































打印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