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李瑞环笑容背后有着苦涩和无奈 (多图)
 
于泽远
 
【人民报消息】

李瑞环(第二排左起第三位)
中国政治元老李瑞环昨天又出现在全国政协年会的主席台上,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像过去10年那样以主席的身份宣布大会开幕,而是坐在了第二排观礼——中国政协的李瑞环时代结束了。

取代李瑞环主席位置的,是现任中共政治局常委贾庆林。被视为“江系人马”的贾庆林在资历和声望上都远逊于李瑞环,他能否继承李瑞环好不容易替政协树立起来的“言官”形象,已成为不少人心中的问号。

在一些高官的眼里,政协是在“退居二线”时的无奈选择,就像“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但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李瑞环不仅把全国政协变成了一个“言官”大本营,也树立了自己在向来沉闷的中国政坛中难得的“党内反对派”的形象。

事实上,在李瑞环担任政协主席的10年中,他会发表什么样的言论是每年“两会”的一大看点。人们期待着李瑞环说出一些与主流声音不同的话,不仅是因为他有这个资格,更因为他有这个胆量。

今年69岁的李瑞环曾经是一名出色的木工,他在1950年代用测算法取代传统木工“放大样”的创新事迹被改编成故事片,使他成为中国著名的“青年鲁班”。1982年,48岁的李瑞环担任天津市长,他的务实精神、亲民态度以及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为他赢得巨大声誉,并在1987年同江泽民一起进入了中共政治局。据了解,李瑞环是唯一至今仍直呼江泽民为“老江”的政坛元老。

1989年6月,李瑞环和江泽民分别从天津和上海进入中共政治局常委会。当时,负责宣传和统战工作的李瑞环顶住天安门事件后来自保守派派要求“反对自由化”的压力,强调文艺创作“必须有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被文艺界和知识界视为是继胡耀邦、赵紫阳之后又一个思想开明的领导人。

1992年10月,李瑞环成为中共政治局常委中的四号人物,但只分管十分清闲的统战工作。有消息说,当时邓小平是出于让江泽民稳妥接班的考虑,才让群众口碑很好的李瑞环交出了宣传大权,以免中国政坛出现新的变数。

实权被削弱的李瑞环当然不甘心提前去过“寓公”的生活,他借用政协这张并不有力的“牌”延伸他的务实和亲民作风。其实,自1950年代中期,全国政协作为“议会”的功能被全国人大取代后,它就成为中国政坛上的“花瓶”。李瑞环入主政协后,提出政协参政必须“切实而不表面”,并不时针砭那些他认为是“花架子”的“主流思想”和社会风气,逐渐培育出有“李瑞环特色”的参政议政风格。


李瑞环敢于“直言犯上”
所谓“李瑞环特色”就是敢于“直言犯上”。近几年来,李瑞环没有积极响应“三讲”和“三个代表”等主流意识形态,而是在各种场合继续强调领导人必须保持亲民作风,多办实事,少喊空口号,不摆花架子。

在去年11月中共十六大举行前,舆论一度盛传李瑞环将继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并接任全国人大委员长,但世事难料,李瑞环最终还是和江泽民等比他年长的元老们一起退出了政治局,并在这次两会上正式告别政坛。


李瑞环希望政协坚持好的
李瑞环前天在最后一次主持政协会议时说,他衷心希望新一届政协“坚持好的东西,修正错的东西,创造新的东西”。他的告别演说获得2000多名委员长达半分钟的掌声,这反映了委员们对“李瑞环特色”的认可。

中新社的报道说,李瑞环在整个会议期间一直在微笑,可谁能分出李瑞环笑容背后的苦涩和无奈?

李瑞环的离去为中国政治留下了一块空白。毕竟,他的“反对派”形象有利于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需要更多的人来填补他所留下的空白。

(联合早报 3月4日)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3/4/2532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