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揚州城牆旮旯出現江題字 三個代表不再現新華網(圖)
 
肖慶慶
 
【人民報消息】從1989年7月至2002年7月底三年間,據不完全統計,江澤民在黨政軍和社會上的題辭達七百多次,超過了毛澤東五百四十四次的記錄。這還不包括江澤民給揚州題的字。

揚州各處有不少江澤民的題字,連揚州沿河街老城牆附近都沒落下空,1987年江澤民任上海市委書記時在城牆旮旯題字:「古城揚州是我可愛的故鄉,祝願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青春。」

您說江澤民怎麼這麼拿自己不當回事?

古話說,「朝中有人好辦事」,在揚州南面的鎮江官員也不諱言,過去,李嵐清的故鄉鎮江的發展比揚州好很多,但自從江澤民當上三位一體後,揚州發展迅猛,已有後來居上之勢。

在江澤民的支持下,興建了一座橫跨長江連結鎮江與揚州的「潤揚大橋」,全長四千七百公尺,耗資五十億人民幣。

現在潤揚大橋正在建設中。2005年建成通車後,它將成爲江澤民老家江蘇境內的第四座長江大橋。「潤揚大橋」這四個字江澤民早都寫好了,就等着往上貼呢!

說起這個「潤揚大橋」還有段故事。

大橋原本名稱定爲「鎮揚大橋」,江澤民一聽就變了臉,揚州市長馬上陪笑着說,「這個名字可不好,李嵐清是鎮江人,總不能把總書記給鎮住吧?要不叫「揚鎮大橋」?」鎮江人也不幹,總不能鎮江人被揚州人鎮住。而且李嵐清官也不小,是政治局7常委之一。揚州市長也得罪不起。

後來有人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取鎮江的古名「潤州」,將大橋定名爲「潤揚大橋」,送去給江澤民拍板。鎮江排名在揚州前,李嵐清老家鎮江佔了上風,鎮江人挺高興;揚州人覺得鎮江「滋潤揚州」,還是自己得了實惠,內心還有點喜孜孜的。

爲了討好家鄉人,2000年十月,「潤揚大橋」動工,江澤民親赴揚州參加開工大典。後來,江澤民也曾陪同來訪的法國總統席哈克參觀揚州。揚州人都說,總書記心懷故里。

對於江的舊居與祖墳,當地官員卻相當低調不願聲張,因爲他們知道江澤民的歷史是編造的。揚州官員含含糊糊地說,江澤民出生地已不復舊日景象,但他由叔叔江上清帶大讀書的地方,仍保持良好,地點位於揚州城內一小院,平日上鎖,外人無從得知總書記幼時長大的地方。不過,當地百姓透露,江家祖墳位於城郊十五公里的「江東水利樞紐」附近,已受到當局保護。當地官方之所以不願張揚江澤民舊居,是因爲老百姓都知道江澤民的僞職員爸爸活到八幾年才死,他根本沒有過繼給江上清做兒子,所以不願意越描越黑。

但是江澤民非要宣傳自己那僞造的歷史不可,就利用各種名目給江蘇省政府和揚州市政府撥錢,讓他們分別出資七千萬及三千萬元,在揚州興建「江澤民同志故居」,還在附近建「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思想展覽館」,佔地八千平方米,館高三層。

不過現在總書記換人了,三個代表不吃香了,連新華網都雷厲風行地按照胡總書記的指示,從2月10日凌晨起全新改了版。

胡錦濤就是胡錦濤,雖然新華網上找不着「三個代表」,可是他多少給了江澤民一點安慰:「新華多媒體」欄目中出現了江二奶的名字,歌曲:「我的朋友 演唱:宋祖英」!

弱智的江澤民還能說出什麼來呢?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2/10/2505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