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讓江澤民膽寒!他展現了這校訓的精神(多圖)
 
【人民報消息】作爲李祥春先生的校友,我們非常震驚地得知,美籍華人李祥春先生於上個月22日回國探親時在廣州機場入關時被無理逮捕,並被馬上送往千里之外的家鄉 — 揚州的監獄,而且中國政府竟然以莫須有的罪名要將其判判7至15年的重刑。

李祥春先生於1981年從江蘇省考入當時的廣州中山醫學院(現與中山大學合併,更名爲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醫療系就讀,於1987年畢業。後來美國留學。五、六年前開始修煉法輪功。如今中國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韙」逮捕一個遵循「真善忍」的法輪功修煉者,於天理不容。

當年國父孫中山先生爲中山大學寫下的校訓是「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和篤行」。這一校訓出自《禮記-中庸》。古代先賢們在《中庸》中告誡學子們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孫中山先生
「博學」意謂爲學要廣泛的獵取。人所具有的好奇心不僅是人生最大的求知動力,也是人心中的愛之能量的源泉,沒有好奇心,人便不會主動去求知,同時人也不會真心去關愛他人,沒有好奇心自然也就不會感到天地的造物之美和生養之德。至爲重要的是,「博」還意味著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具有開闊的眼光和開放的胸襟,從而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審問」即有所不明,就要刨根問底,問過之後還得通過自己的思考來仔細考察、分析,這就是「慎思」。學是越辯越明的,故需要「明辯」。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難辨真僞。當學有所得時,就要努力履行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中國文化事實上是一種「實踐理性」,他不空開各種思想藥鋪,炫耀五花八門的思想,而是認準正確的,然後實行。所謂知行合一就是這種思想。「篤行」是有無所學,或學而有無所得的最後檢驗和落實。不經此環節,就無法證實是否真有所得,或所學是否正確。而且「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孫中山先生對中山大學莘莘學子的勸勉,用心可謂良苦。


李祥春
當我們的校友李祥春先生敢於面對強權,一如既往地堅定自己的信仰,不正是在用實踐向我們展現這校訓的精神。如今的中國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的人才,今天的大學更是朝著培養具有涵養深厚的科學、人文,沛然橫溢的德性,臻於「至善」之境界的學子而孜孜不倦地努力。李祥春先生遵循的「真、善、忍」法理使得他成爲這樣的「至善」之人,這是中大的驕傲。

在這樣的校訓下薰陶出來的中大人理應具有堅守道義良知的完滿人格和明察秋毫的眼力。當知道校友的無故被抓,作爲他的校友,我們應該團結起來,呼籲中國政府立即釋放李祥春先生,還他自由之身,才不辱孫中山先生當年的諄諄教誨。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2/7/2502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