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在美國,當你打開從超市購得的物品,可能就有「中國製造」的字樣映入你的眼簾,這對幾乎是每個美國人來說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了。難怪美聯社的休伯罕-麥當諾(SIOBHAN McDONOUGH)12月24日寫的一篇文章,題目就是「今年每一棵聖誕樹下都可能有一個『中國製造』的玩具。」另外,隨著移民美國的中國人數的逐年增加,華人社區在美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上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華語已成爲繼英語和西班牙語後的第三大語言。那麼到底美國人怎麼看「中國製造」的貨品和在美國的中國人的呢?下面是大紀元記者魏德爲您做的綜合編譯報導。 休伯罕-麥當諾在聖誕期間以玩具爲例採訪了不同的美國人,看他們對「中國製造」的玩具有什麼反應。美國市場上的玩具至少百分之七十五是國外產的,其中三分之二來自中國。 從被採訪者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美國大衆對「中國製造」玩具的態度。歐文-古多(Ervin Goodall)在玩具商店的走廊裏給他的孫子尋找一件禮物。當看到象培樂多(Play-Doh)、神奇畫板 (Etch A Sketch)、火柴盒玩具車(Matchbox)和火輪車( Hot Wheels Cars)這些能讓美國孩子們爲之著迷的玩具都是中國製造的,嘆氣到:「這裏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是從別處來的。『美國製造』的標誌只有在指環王的追殺遊戲中才能找到,但骰子仍是中國製造的。」 來自華盛頓的艾潤-約翰遜(Irene Johnson)爲了使自己8歲的女兒在這個聖誕節高興,願意不惜一切。「我希望能買美國貨來幫助我們的經濟,但基本上,我買東西不看標籤,當你想使一個孩子高興,你不想當掃興的壞家長。」 傑斯丁-夫若霍夫(Justin Fruehauf)是另一位來自阿靈頓(Arlington)的家長,他說:「人們買美國貨很重要,他寧願多花5元錢買美國產的,也不要花少的錢買一個相同的中國產品。」 以上的例子是主意識很強要買美國貨的情形, 這在美國人中爲數不少,但現實是在美國並沒有哪兒「中國製造」的物品堆集如山賣不出去。因此休伯罕-麥當諾在文章中說,對這些人買美國貨可能會感覺好一些,但專家指他們還是會事後後悔的,因爲顧客買東西主要考慮的畢竟還是價格和產品。 美國人中不在意買「中國製造」物品的爲數就很多了。一個被採訪者說,「我看到我喜歡的東西,我就會買來。我自認爲自己是愛國的,但我不在意是哪裏產的。」來自阿靈頓(Arlington)的戴瑞-瓊斯(Darrell Jones)在塔吉特商店(Target)推著一車玩具,他對給三歲女兒買的大多數玩具是來自中國並不奇怪,「只要它們好用,從中國來的也沒有關係,」瓊斯說,「畢竟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美國製造的時代了。這沒有什麼區別,只要這些東西安全好用。」 華盛頓國家經濟院的高級學者,馬可斯-諾蘭德(Marcus Noland)表示,美國在一些高科技行業相對很強勢,中國並沒有取代美國。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爲主。中國商品相當於把其他國家從美國市場擠了出去,中國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上半期的收入是以臺灣和其他生產相關製品的國家的失去市場爲代價的。 如果說大部份美國人對中國製造的物品是接受的,那麼大部份美國人對在美華人的看法可就不一樣了。記者在此回顧兩年前由一華裔美國人組織(the Committee of 100)委託兩個公司(Yankelovich Partners和Marttila Communications Group)做的關於美國人對在美華人看法的民調結果。該結果已發表在華盛頓郵報上。調查顯示25%的美國人對在美華人持有很多負面的看法;43%的美國人對在美華人持有某些負面的看法;而只有32%美國人對在美華人的評價是正面的。 對在美華人正面的評價包括,「有很強的家庭價值」、「和其他族裔商人一樣誠實」、「和美國人一樣愛國」、「比在美國的其他族裔團體更注重教育」、「非常努力工作」、「目標遠大,勤奮不止」、「有才能,有創意」和「對自己的歷史和文化很尊重。」 對在美華人負面的評價包括,「只關心自己同胞,不關心其他任何族裔人士」 、「把太多的就業機會從美國人手裏拿走」、「在商業上有太強的勢力」(68-73%);「會把資訊傳遞給中共政府」(46%);如果有華裔人士被選爲總統,會對此感到「不安」(23%)。 這一調查顯示在美國人中仍存在相當大的對華裔的偏見。美國反毀謗聯盟(Anti-Defamation League)的總裁亞伯拉翰-福克斯門(Abraham Foxman)說,在猶太人社區不懈的努力下,美國人對猶太人的負面評價從1964年的32%降到1992年的20%,直到1998年的12%。如果華人社區也保持不懈的努力來消除歧見,當然這種努力包括引導美國人改變偏見,同時也包括我們華人自己向內找找是否我們確實有哪兒做得不好然後改善它,美國人對猶太人負面評價減少的趨勢也一定會發生在我們華裔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