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昏君暴君江澤民貪得無厭,只會帶領兒子們死黨們搶權搶錢,只會空喊政治口號不懂治國,致使民怨沸騰,國難無邊, 國庫已空,官逼民反,中國這部國家機器,上被江澤民貪腐賣國集團竊取蹂躪,下被鉅貪和金融大鱷收買租用,面對惡性膨脹的國難,政府顯得軟弱無力杯水車薪,不肯痛下決心摧毀這個腐敗之源的政治體制,不敢以鐵腕手段鎮壓中央級的大貪官,不敢打擊金融大鱷(象最近俄羅斯總統普京對付首富的手段) ,相反,對於最大的貪官集團和金融大鱷只知道包庇放行,對工農大衆有冤無處申的上訪、示威、請願行動實行鎮壓,對工農大衆走投無路而採取的極端行爲(自殺自焚爆炸殺人泄憤等) 不知如何舒解 ,一味地瘋狂鎮壓毫不手軟。大興文字獄鎮壓異議人士,投入巨資殘酷無情鎮壓法輪功信仰者,比國民黨時代對人民的鎮壓兇惡十倍!甚至連基督教也被鎮壓,家庭聚會的牧師和基督徒被拘留,廣西新林縣三名居民由於持有聖經被拘捕,9月26號,新林縣警方通知說,他們三人被判勞教一年半,並被送進南寧玻璃廠經管的勞教所,成爲中國[打擊非法宗教活動] 的犧牲品。這就是中國號稱的「現在中國人權最好的歷史時期」 ! 高壓越強烈,積累的反彈壓力也就越大,地下岩漿一旦引起火山爆發,不但中共政權鐵定完蛋,全國人民也將遭受莫大的苦難。 正如中國國歌歌詞所唱:「中華民族 到了 最危險的時候。。。。。。」 江澤民曾慶紅下令禁止唱國歌和國際歌,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欲蓋彌彰。 看看中國觸目驚心的政治經濟社會現實,用腦子想一想,便知此言非虛。 來自公安部的消息,今年以來,城鎮發生的爆炸案件,平均每日十五宗,傷亡四十多人,多屬個人行爲,非政治性,大多稱:受到社會不公正待遇,對生存前途絕望,對社會制度表達抗議。 遊行集會活動事件城市每天發生一百二十至二百十五件。農村每天發生九十至一百六十件。又, 據統計,全國平均每兩分鐘就有一人死於自殺八人自殺未遂。幾千萬工人下崗失業生活困苦,幾億農民頭上的苛捐雜稅遠超過國民黨時代,村官鄉官的欺壓盤剝遠超過國民黨時代的地主惡霸土匪。 權不在民,利益嚴重受損的工農大衆無處申冤,只能自發地上訪、示威、請願求取公道,可是連上訪、示威、請願的權利也被剝奪,紛紛被逮捕關押,走投無路,被迫採取個體的極端行動,自殺,自焚,殺人,爆炸事件急劇增加。根子在獨裁體制。這就是江澤民上海幫集團只知空談狗屁不通的三個代表謬論,13年來不幹好事,枉顧人民死活的結果! 據報道,七個省鐵路線上僅僅統計最近兩個月發生大規模洗劫貨運火車的惡性事件就有87宗,每次少則幾百人多達幾千上萬人蔘與,一次出動運輸車輛多達幾百輛,唱着當年打土豪分田地的小調,齊聲高唱毛澤東《造反有理》的語錄歌,把一列列貨運火車洗劫一空。造成損失近20億。武警公安束手無策甚至參與搶劫,紛紛搶最值錢的摩托車,往警車裏塞。甚至發生了鐵路公安警察和地方公安爲洗劫不均而發生武力衝突。參加洗劫的民衆爲鐵路沿線農民、民工和失業下崗人員、退休老礦工及其家屬以及學生。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他們手無寸鐵不可能起義與武裝到牙齒的國家機器抗衡,只能把憤怒和不滿發泄在洗劫貨運火車和其他有形國家資源,以舒解自己困苦的生活。 這類有形的惡性事件雖然顯得有些觸目驚心,可是比起其他無形的國家資財動輒損失上百億千億甚至萬億的惡性事件來,又顯得微不足道了。 例如, 每年海關、公安、檢察、法院私分沒收、繳獲或超期無人領取的財物,遭海關、公安、檢察、法院內部按級別免費私分達四十多億元。一名副省級官員每年能分到十至二十萬元的財物。這數字不算小,但是這比起海關執法犯法走私受賄枉法,及各級公安、檢察、法院人員貪污受賄等灰色收入非法收入來又是小巫見大巫了,沒法具體統計,據零星案例推斷,每年總數當在幾百億之譜。 再看外逃資金。自1997年至2002年,六年來貪官攜款外逃和失蹤約14500人,外逃資金超過三萬億。僅僅據官方不完全統計有:1997年$364.74億美元,1998年$386.37億美元,1999年 $238.31億美元, 2000年$480億美元, 2001年$540億美元, 2002年1月至6月份半年中 $305億美元,全年超過$700億美元,2003年現在尚無法統計,但據報在三月底四月初薩斯疫病肆虐期間,僅二十天的時間裏,中國外逃資金就達二百億美元!從以上數據可以推算2003年外逃資金可能超過$1200億美元,2003年以$1200億美元計算,自1997至2003年的7年中外逃資金至少爲$4000億美元,合人民幣三萬三千億元。 外逃貪官終歸是少數,全國貪污受賄尚未外逃的貪官污吏豈止14500人?被貪污盜竊的國家資財尚未外逃者又豈止3.3萬億?保守地估計以7.7萬億計算,7年來已經外逃和尚未外逃的貪污受賄盜竊資金至少爲 11萬億人民幣,合$13333億美元,超過全國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GDP) 。 這個數字大約爲七年來引進外資總額的4倍!中國目前表面上的繁榮昌盛,很大程度上來自引進外國資金。可是進少出多。算算看吧,以七年外逃$4000億美元的最低數字計算,平均每年外逃$571億美元,單單每年外逃資金數額已超過了每年引進的外商投資數。例如2000年,外商投資$407億,中國外逃資金$480億。不僅數量上外逃資金多於引進的外商投資資金,還不要忽略一件重要事實:外商投資資金所有權屬於外商,只是放在中國運作,並不屬於中國,隨時可以抽走。而外逃資金卻是從中國國庫真正地淨流失了! 外逃人員和外逃資金這兩年來呈指數上升趨勢,而引進外資卻呈下降趨勢。2003年一年的外逃資金估計將爲引進外商投資的兩倍!如果政府煞不住貪污腐敗受賄盜竊的惡性膨脹,煞不住資金外逃的惡性膨脹,不出三年,中國必將崩潰! 再看金融界。按官方縮水的數據,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25.37%即22898億元,外間估計壞帳至少40% 即36100億元,加上剝離到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壞賬15688億,及2002年國債餘額25600億。各地政府搞欠債繁榮,銀行貸款不夠就集資,集資不夠就挪用教師工資、棉花和糧食收購款,積累龐大地方債務達60000億,銀行壞帳和負債總共至少爲5萬億。老百姓和外資存款爲十萬億。那就是說銀行儲蓄一半已經化爲烏有了。這是保守的估計。有人估計80%已經化爲烏有。一旦出現擠提存款或外資撤出,銀行馬上面臨破產危機。 十三年前,中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這四大國家銀行共持有自有資金大約13萬億元人民幣,但在這十幾年間,有超過10萬個的大中型國有企業倒閉,銀行貸款損失慘重,四大銀行的自有資金都幾乎全部流失, 在技術上已經資不抵債. 這就是江澤民十三年當權的「偉大政績」,也是光搞經濟改革開放,政治體制不改變甚至倒退的惡果! 再看國有資產。 據報道,中國共有國有及非國有企業162885萬戶。企業資產總額126211億,負債93271億,負債率73.9%,淨資產32940萬億。經大規模私有化國企資產比例降至全國企業總資產30%,負債率高。國有淨資產只剩9882億。這就是我們的家底。億萬人民50多年來創造的財富流進少數先富者腰包,留下152944億人民幣債務黑洞。 外匯儲備不是有一千多億美金嗎?即便是真的,也不過一萬億人民幣,還不夠抵債。 除了內債,還有外債。自1993年以來,中國每年向外國借款額升高到$100多億美元。外債是要還的,連本帶息的歸還。十年來,借貸外債共約$1300億美元,合一萬億人民幣。中國現有的外匯儲備恰好夠還十年來借貸的外債。 除了內債外債,還有赤字。中國的國家財政收支是赤字,而且赤字逐年增長。從1997年到2002年的6年期間赤字翻了兩番, 最近中國財政部部長項懷誠在預算報告中證實,今年的財政赤字將會達到創紀錄的3098億元人民幣(約合370億美元)。這個數字與去年的預算赤字相比,增長了19%,與去年年底所統計的實際財政赤字相比,則要高25%。 每年8%的經濟高增長率?即使是真的又能說明什麼?能保證什麼?清朝李鴻章開辦洋務運動(也就是改革開放) ,使清朝每年的經濟增長率高達18% 至 28%,遠高於中國當前的 8%,洋務運動還不是徹底失敗了?關鍵是清朝的封建皇朝體制不改,靠洋務運動只改革經濟,經濟與體制失調,到一定程度,經濟改革就走向反面,註定最終失敗。 今天的中國正在走着這一條老路,死路!時至今日,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取得的效益已經到頂,而且已經急轉直下,現在經濟改革開放的負作用已經大於正面效益。只要一黨專政的專制獨裁體制不該,越搞改革開放,財富將越往少數人集中,全國最大多數人將越來越陷於貧困,這就是專制獨裁與經濟改革開放不可調和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化的矛盾,這也是共產黨解不開的的死結。 江澤民抱着一黨專政的專制獨裁體制死也不肯放手,因爲那就是他的生命。胡錦濤不是蔣經國,即使他認識到了這一危機,他也不敢動,即使想動也動不了,江澤民集團和一切既得利益集團以及現已成形的金融大鱷們,都不會答應。所以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因此,中國現在的各種經濟問題、金融問題、社會問題將會日益嚴重。爆炸,自殺,自焚,兇殺,搶劫,暴亂,上訪,請願,遊行,鎮壓,公權濫用,貪污受賄,腐敗,貧富兩極分化,社會道德淪喪,冷血,麻木不仁,見死不救,喪失良知,買官賣官,官商勾結,圈地迫遷,醫院學校淪爲賺錢工具,社會保障日益惡化,。。。。。這一切,化神奇爲腐朽的過程將愈演愈烈,直至社會大亂以至徹底朽敗崩潰。 現今的中國政壇沒有人能阻擋這一趨勢。江澤民13年專政在政治上經濟留下的巨大毒瘤是胡錦濤面臨的巨大難題。只要江澤民在位一天,政治體制的根本改革不可能進行,政治上經濟留下的巨大毒瘤也就會繼續擴散,一切措施都將只是安慰療法,延續癌症病人的生命而已。 天作孽尤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除非發生奇蹟,否則不出三五年,中國崩潰之日也就是一黨專政的專制獨裁結束之時。 如果江澤民復辟成功,將更加速這一崩潰的進程,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的命運在等待着江澤民。 (博訊)〔原題目:經濟、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