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胡錦濤終結前任留下的遺產
 
【人民報消息】以胡錦濤爲代表的中國新領導人最近採取一系列新政策,開始廢除對農村進城民工的制度性歧視規定。過去的規定在戶口上卡住農民、在就業、醫療和教育方面對民工設置障礙,中國農民實際上成爲「二等公民」。

亞洲華爾街日報二十日發表文章說,中國處理農村民工潮的政策變動顯示中國新領導人不僅僅是採取象徵性動作。這個月開始的新政策正在廢除對民工的制度性歧視規定。

洪水般的中國農民正在逃離貧窮的農村,進入繁榮的城市尋找工作;估計民工數量在一億左右。過去那些規定將多數城市工作留給城市居民,爲阻止農民改變戶口而設置障礙。

根據國務院一月五日頒佈、但上個星期才公開發表的通知,民工在城市工作「合法」。通知禁止以戶口爲基礎的歧視,可能對民工開放所有工作,命令公安局爲所有找到工作的民工提供城市居民文件。這一通知標誌着將中國農村人口被封鎖在城市之外、農村人口被視爲二等公民的制度結束。

華盛頓非政府組織Pact Inc.常駐北京的中國農村問題活動家張菊芳(音譯)說,「這是真正的進步。」雖然中國媒體沒有大張旗鼓地宣戰這一政策,但許多政治上敏感的中國人把它看作共產黨新領導人自作主張的信號。

亞洲華爾街日報說,官方媒體最近幾個星期都在試圖塑造新領導人關心劣勢羣體的形像。劣勢羣體包括農民、老人、下崗工人,他們在中國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收入下降。媒體宣傳的核心形像是新任總書記胡錦濤。他最近兩次到貧窮的農村地區──一次是到內蒙古草原的牧民帳篷中,另外一次呼籲全黨迴歸艱苦奮鬥作風。

在每年春節前後表示關心貧窮人口本來是慣例。但後來,被胡錦濤的前任江澤民廢除。

現在的扶持劣勢羣體言論得到新政策的支持。除了針對農村民工的新政策之外,北京要求國有銀行幫助下崗工人得到相當於二千四百美元的貸款開辦公司或企業。僱傭失業工人的公司可以享受稅受優惠。北京的另一通知規定,公司必須停止拖欠工資的做法,而這種做法的受害者主要是農村進城的民工,因爲他們在城市裏面沒有地位、沒有發言機會。

據南華早報二十日報道,由於沒有得到工資的民工連續發生數起威脅自殺事件之後,北京發誓要懲罰在春節之前那些拖欠農村民工工資的僱主。同時,官方發起暴露民工在城市困境的大規模宣傳運動。

這一做法的目標之一是緩和民工的不滿情緒,但它很可能是鼓勵農民進城工作的政策轉變。決策者已經認識到,如果民工得不到公平待遇,社會穩定將遭受巨大威脅,因此必須在民工和城市居民關係緊張的時候採取平衡措施。

在中國媒體的歷史上首次出現民工聲稱得不到工資,就威脅從高層建築樓頂或者建築工地吊車上下跳自殺的報導。這種威脅越來越普遍,也許是最有效的方式迫使政府介入要求僱主支付拖欠工資。

亞洲華爾街日報說,中國新領導人認爲縮小貧富差距對於中國長期經濟健康和共產黨的合法地位具有根本意義。中國農村有一點五億剩餘勞動力。他們進入城市將有助於勞動力市場合理化,爲製造業繁榮和中國成爲出口基地做出貢獻,他們的匯款則提高家鄉生活標準。即使在過去的歧視政策下,進入廣東的民工每年也匯出三點七五億美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21/2481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