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歷史罕見的濃霧之後是什麼!
 
【人民報消息】據中國氣象局12月18日報道,在進入十二月份這短短的十幾天裏,北京就已經出現了八次大霧,爲歷史所罕見。12月9日開始的一次大霧天氣不僅籠罩着北京城, 同時瀰漫了河北、北京、天津、河南、山西、陝西中南部、湖北、山東以及南方的大部地區。今年霧天多而維持時間長。

這頻繁的大霧並未讓人們欣賞身至雲霧繚繞之感, 反而帶來了衆多的不便。

大霧天氣,使北京的空氣質量急劇惡化。在五項主要污染物中,四項污染指數均超標,其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污染指數高達274,屬於中度重污染的天氣。12月3日北京市的空氣污染指數達五級。

今年入冬以來,大霧不斷籠罩全國許多城市。巨大濃霧也緊鎖了成都,並導致雙流機場和多條高速公路關閉。氣象專家稱,此次濃霧爲輻射霧,整個成都市區白茫茫的一片,有些地方能見度不足5米。

12月1日邊城烏魯木齊的漫天大霧使能見度僅爲5米,當日的空氣質量指數達到重度污染。

12月1日至12月11日的11天中,由於大霧,僅河北省石家莊鐵路分局管區就發生路外傷亡事故20餘起,先後有15人悲慘葬身輪下,創下歷史同期的最高紀錄。

山城重慶11月13日遭受黑霧襲擊,大霧夾着陣雨,陰暗白天恍如黑夜。

入冬以來,古城西安大霧連續不斷。陝西省1112月中旬因大霧造成交通事故上升15%以上。

大霧對交通影響很大,民航、公路、鐵路因能見度差而停運;長時間的大霧天氣使日照條件差,直接影響蔬菜作物的生長;大霧還會使城市輸電線路形成「霧閃」而導致短路,受連日大霧的影響,大量污染物在靜風、低氣壓的天氣條件下無法迅速擴散,大量聚集懸浮在空中。

大霧天氣往往伴有較強的空氣污染,危害人體的健康;人們常說,「雲是天上霧」,「霧是地上雲」,雲霧本是小水滴。但是,今天的城市霧水滴往往很少,而含有CO2、SO2、NO2的酸滴卻異常多。低溼度、高酸性的酸霧,不露聲色地破壞植物及建築物,還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霧是常見的天氣之一,可是這個月的大霧卻反常。據歷史同期氣象資料顯示,一般在寒冬季節的12月不應出現範圍如此之廣、持續時間如此之長、濃度如此之大的大霧天氣,然而今年的北京天氣卻一反常態,據北京市氣象臺的歷史記錄分析,深秋和初冬季節才是北京大霧的多發期,歷史上北京全年平均出現大霧的天數在十七至三十五天。但是今冬十二月頭十幾天如此頻繁的大霧天氣實爲歷史罕見。

據陝西省氣象臺歷史資料顯示,西安每年都會出現大霧,近20年來,只有1999年冬季出現霧日21天。而今年,12月中旬前就出現霧日達19天,與歷史同期比較,霧日偏多30%。近日的霧,無論是濃度之大,還是持續時間之長,都是近2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

傳奇婆婆說,今冬明春中國要有大事發生,臺灣算卦大師們預言未來十三年當中,大陸會發生黃河改道、長江氾濫和瘟疫大流行等天災地變。中國人講「天人感應」,看看老天的這些「感應」是不是在給我們警告呢?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2/28/2449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