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老江快看哪!今天俄国佬泄露了您卖国的老底儿(图)
 
【人民报消息】 编者按:俄罗斯新闻社12月18日发表该社军事评论员维克多-利托夫金的题为《俄中边界10年前就已成为一条安全的边界线》的评论文章。该文以大量公众无法了解的事实揭露了江泽民10年来在中俄两国军事领域的一部份卖国勾当,尤其是从俄国高度赞扬老江在卖国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中,让全中国人民看到江卖国给中华民族子孙后代遗留下夺回国土的战争祸根。


中俄漫长的边境线还有多少是咱的?


卖国贼祸害我大中华!


以下是《俄罗斯新闻社》维克多-利托夫金所写的全文,由赵德成编译:

俄中边界10年前就已成为一条安全的边界线

作者维克多-利托夫金

  2002年12月18日是俄中两国新型关系奠基10周年纪念日。10年前,在俄罗斯首任总统鲍里斯-叶利钦正式访问北京期间,双方签署了当时被称之为我们两国友好合作基石的两份文件,即《关于俄罗斯联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互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两国政府间在彼此削减边界地区武装力量和加强军事领域信任问题上的相互谅解备忘录》。

  其中第一份文件可以说是后来签订的《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前奏曲,第二份文件则是朝着结束我们两国边界地区军事对峙状态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达曼斯基岛(即珍宝岛──译者注)发生流血悲剧的时候起,边界地区的军事对峙状态曾经为我们两国的关系蒙上过阴影。

  正是这份《相互谅解备忘录》使俄罗斯军队彻底而又不可逆转地撤出了蒙古领土。而在撤出之前,那里曾经驻扎和部署着俄罗斯的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4个诸兵种合成师(总兵力为75500人)、25个“定点-Ⅴ”战术导弹发射装置、2000辆坦克、2500辆装甲战车、1500门大炮,外加200架作战飞机。

  1992年俄中两国签署《相互谅解备忘录》以后,1997年4月22日,在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莫斯科期间,5国的元首还签署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和中国关于相互削减边界地区武装力量的协议》。在1992年俄中两国签署《相互谅解备忘录》之后和1997年5个国家签署这份《协议》之前的整整5年当中,俄罗斯、中国和与中国接壤的几个独联体国家的军队领导人和外交官曾经进行过多次各种双边、多边会晤和协商。

  中方主动后撤500公里不设防

  为了加强军事领域的相互信任,北京当时就采取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措施,承担了单方面的义务,即:做到在与这几个国家交界的边界地区,在500公里宽的沿边地带,除边防人员外没有任何军队。对俄罗斯和其它几个独联体国家来说,这条沿边的“不设防地带”则只有100公里宽(只有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几个地段例外)。而在这条边界线的里面,俄、哈、吉、塔4个国家总共拥有13万兵力(其中俄军为12万人)、3900辆坦克(其中90%是俄罗斯的)、5800辆装甲战车(俄罗斯所占的份额当时和后来都是90%)、4500门大炮、290架作战飞机和434架直升机。

  俄中两国在“不设防地带”100公里宽和500公里宽这种宽度上的“不对等”,其理由说起来其实相当地简单,即我们之所以不能象中国人那样将自己的军队从边界线后撤500公里,是因为对我们来说这笔费用实在是太高了。其具体原因是:我们如果必须后撤500公里,那里恰好是泰加林地带,而泰加林地带是没有发达的基础设施的--既没有发达的军用基础设施,也没有发达的民用基础设施。如果我们必须后撤500公里,俄方将不得不花费巨资安置驻军,建造营房、武器装备存放基地和弹药库,同时还要修建一系列的机场和靶场,敷设通讯线路和铁路等等,等等。

  中国对这种状况表示理解。于是,削减中国边境一带的驻军,尤其是拿它的费用同从东欧和波罗的海沿岸3国撤军的费用相比,对我们俄罗斯来说,实际上是没有花钱。然而,除钱的问题外,我们和中国人从上述《备忘录》和《协议》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撤消中国边界一带的固防区当中究竟都赢得了什么呢?

  许多军事专家认为,只要愿意,任何一方的成果都可以主要表达为这样几条:首先,这也是主要的,即建立了一种绝对信任、事先预告和边界安全的制度。对任何一方来说都不存在某个机动战略方向上有大规模军事集结的危险,因而也就不必担心本国的重要腹地有可能遭到邻国的突然进攻或动用武力的威胁。

  “不设防地区”以外的一切军事演习,其人数都不超过1个摩托化步兵师(即最多不超过1万人)。况且演习每两三年之内都不超过1次,关于演习的进行、规模、目的和任务,事先都要通过军事和外交渠道通报给有关各国。这样,有关各国就可以派遣本国的观察员前往那里,并且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得到相应的答复。当其中某个国家在军区的领域内进行司令部指挥演练的时候,或者动用战机进行战略机动飞行的时候,也都采取同样的做法。

  有趣的是,即便在俄罗斯前国防部长伊格尔-罗季奥诺夫1997年访问北京之际,当他把中国称之为“21世纪俄罗斯的潜在对手”的时候,俄中两国互信的气氛都没有受到一点儿影响。北京方面把他的这番话仅仅看作是这位将军的权宜之计,是他“在向本国政府施加压力,以便为武装力量的发展获得更多的拨款”。

  中俄两国在军事合作领域成果颇丰

  其次是,《相互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俄中两国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开了“绿灯”。据俄罗斯国际战略研究所估计,中国近年来从俄罗斯获得了总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因而在中国南海地区的各个邻国当中,中国赢得了显著的军事技术优势。印度尼西亚、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其武器质量和数量现在都远不如中国。这就意味着一旦因领土争端而冲突激化,这些地区和国家对北京都构不成严重的威胁。

  俄罗斯,尤其是俄罗斯集中了大量城市规模的国防企业的远东地区,现在正不断地接到北京的军事定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一批批的定货帮助这些企业在目前艰难的经济条件下存活了下来。顺便说说,即使是俄罗斯的军事领导人都不回避这一点。今年11月,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到远东地区视察时曾直言不讳地说过:“俄罗斯的国防工业综合体,只有靠向中国供应军事装备来维持生计了。”

  最后,不是按意义,而是按叙述的先后排序,那么第三点则是,由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以及今年还有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其中的上海合作组织在今年的成立,是这几个国家边界地区军事互信程度提高的硕果之一。这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合作,而且也是军事领域的合作。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国防部长的会晤期间,这些国家强力部门的领导人一致公开地声称:他们几个国家今后将要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预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导弹技术扩散的斗争中,以及在建立中亚和东亚新的安全体系的过程中协调彼此的行动。

  不错,这些暂时都不过是一纸意向书罢了。然而,不论是总统还是国防部长,俄罗斯领导人旨在巩固欧亚大陆上的互信和建立新的安全体系的积极外交活动正在证明:10年前在《俄中联合声明》和《相互谅解备忘录》中已打下基础的那些思想是颇具生命力的,并且为着俄中两国人民的福祉,这些思想正在不断地得到发展。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2/25/24454.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