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有政府谴责诺贝尔和平奖「干涉他国内政」
 
作者:茉莉
 
【人民报消息】面向人权──诺贝尔和平奖范围的延伸

最近几天,瑞典和挪威都在隆重举办庆祝诺贝尔奖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对于新世纪里和平奖的颁奖倾向,挪威诺贝尔研究所所长伦德斯达有一个值得注意的表态。他说“未来数十年,可能会有更多人权斗士赢得和平奖,此外,和平奖可能也会注重环保和新闻媒体等新的领域。”

把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人权人士,一直是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受到批评的原因。尤其是一些侵犯人权的政府,他们谴责让人权斗士获奖是“干涉他国内政”。对于这些指责,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不予理睬。

一百年前,诺贝尔留下遗嘱,对和平奖的要求是:获奖者应当“对各民族的友好、常备军队的禁止或裁减和促进和平方面做出最多或最好的工作。”然而,世界已经改变。在诺贝尔去世几十年之后,《联合国人权宣言》对和平概念做出了新的阐释,即认为:对人权的承认,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从那之后,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开始考虑扩大和平奖的颁发范围,让人权工作者在和平奖中获得一席之地。1960年,第一个纯粹的人权奖颁发给南非黑人“非国大”主席卢图利。1964年,美国黑人权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获奖。

近几十年来,人权成了颁奖的一个中心标准,人权人士获奖的次数越来越多。

1974年,肖恩-麦克布赖德获奖。作为爱尔兰前外交部长,他在起草“欧洲人权公约”上做出了的贡献。后来麦克布赖德在任大赦国际组织的主席、国际法学家委员会秘书长的工作时,努力促进国际社会认可“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

1975年,前苏联科学家、人权斗士萨哈诺夫获奖。萨哈诺夫强调:尊重个人不可侵犯的权利,是国际和平的唯一可靠基础。这位人权捍卫者在获奖演说中表示:“我的祖国中所有良心的囚徒、所有政治犯都和我分享诺贝尔和平奖的荣誉。”

1977年,国际大赦组织由于为因种族、宗教和政治见解而入狱的人提供了人道主义帮助,而获得奖励。废除酷刑和死刑是国际大赦的中心工作。

1980年,阿根廷天主教徒、建筑师埃斯基维尔获奖。他追随甘地的非暴力信仰,在阿根廷创立人权组织,抗议左右两派的恐怖主义。

1983年,波兰工人领袖瓦文萨获奖,以表彰他选择和平谈判的道路为工人争取权利。

1984年,南非德斯蒙德─图图大主教获奖,以表彰他在为南非黑人争取种族平等的权利中,使用和平的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英雄主义。

1986年,伊利-韦塞尔获奖。他是一位从纳粹大屠杀中中幸存下来的作家,后来成为一个“人类宽广的人道主义的强有力的发言人。”

1989年,身为西藏人民精神领袖的达赖喇嘛获奖,以表彰他即使在面临被侵犯的时刻,也一贯坚决主张采取非暴力的原则。

1999年,“无国界医生”组织由于他们在从事人道救助工作的同时,也关注灾难背后的人权问题而获奖。

今天,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更为坚信:只有尊重人权才有真正和平,他们因此更加坚定地挑战“不干涉原则”,声明要奖励更多的人权斗士。

我们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人权斗士也能获此殊荣。

2001年12月9日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2/10/1762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