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天下奇谭(54)積德行善卻雙目失明 其實是上天的慈悲
 
劉曉
 
【人民報消息】清朝人許畫山所著的《青陽堂文集》中,有一篇《江西某傳》,因為說的是當時人的事,所以將其名字隱去。 傳記中寫道:江西某人,從他的父輩開始到他這一輩,一直行惡事,但卻沒甚麼報應。在他考中進士後,在家候補職缺。回想起以往所做的惡事,不免心生懺悔之意,於是一改往日所為,一心向善。 可是一年後,他竟然雙目失明了。他憤然道:「我行惡事卻考中進士,積德行善卻雙目失明,這是上天不想讓我行善啊。如果不是這樣,為甚麼老天要讓行善的得禍,行惡的得福呢?」於是他故態複萌,還如當初那樣行惡事。 後來,他也找到了一位良醫,雙目得以複明。他一向以自己的文採自傲,並幫助他人撰文,因為雙目失明,他曾一度罷筆。複明後,他重操舊技,終於有一天因為給一個人撰寫祝壽序文,被流言蜚語牽連而被斬首示眾,當時是乾隆五十九年(1794)四月十一日。 許畫山評價說:「當這個人進士及第時,正是災禍的開端;當他雙目失明時,恰恰隱藏著上天賜予的福氣。上天通過讓他失明來減輕對他行惡的懲罰,他沒有領悟,最終用一雙眼睛換走了自己的性命。這應該是對那些長期作惡而不知悔改之人的警戒啊。」 的確,神目如電,上天也是慈悲的,賞罰獎懲分的是一清二楚。不妨再看一個北宋民間流傳著的與名垂青史的大臣包拯有關的故事。 當時某地有一個父母雙亡且身有殘疾的少年,靠乞討為生,但他心地善良,經常喜歡幫助別人。當他看到邨旁的河水每到漲水時,人們就無法通行,就開始每天撿石頭,修一座橋。 起初人們都嘲笑他自不量力,但看到少年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堅持後,石頭堆成了小山。人們深受感動,不再嘲笑他,而是大家合力造橋。 在一次鑿石時少年被崩瞎了雙眼,人們紛紛慨嘆老天不公,但少年絲毫沒有怨言,依舊盡其所能幫助他人。然而,橋剛造好,人們正在慶祝時,少年突然被雷擊身亡。人們全都驚獃了,嘆息少年的命苦,上天的不公。 恰好包拯經過此地,他聽說了少年的故事後,也心中悲憤,就寫下了「寧為惡,勿為善」六個大字,然後離去。 不久,太子降生,啼哭不止,眾太醫也無從醫治,,而且太子手上還有幾個字,無人知曉是何原因。皇帝便召包拯來查看,包拯仔細查看嬰兒小手上的字,竟然是自己寫給少年的字。他大吃一驚,慌忙去擦,字跡瞬間消失,而嬰兒見了包拯後就不再啼哭了。 後來,包拯通過游夢仙枕知曉了了少年的因緣。原來少年前世做惡多端,罪業甚大,償還前世罪惡需三世惡報才能還清。神原來安排,第一世以殘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雙眼瞎了卻殘生;第三世遭雷擊暴屍荒野。 但是少年轉生後,痛改前非,一心只做好事,神就讓他一世全部還清,然後托生在帝王之家,享受榮華富貴。包拯這才明白因果報應果真是不差分毫。 那些在遭遇磨難、懷疑上天不公的人,從這兩個故事是否可以悟到些甚麼吧。 △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6/8630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