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四大恐慌 習近平揮舞政治手術刀「修復」經濟
 
古成
 
【人民報消息】習近平曾給改革畫紅線:「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面對奄奄一息的經濟慘狀,中共自始至終不肯承認經濟衰敗是結構性、制度性問題所致,一味地強調要進行逆周期性調整,並自9月以來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試圖走出經濟困境與死局。 10月初,財政部長藍佛安對外放風中共將要祭出大幅的財政刺激大招,但沒有透露這一輪財政刺激的數量及細節。那些對中共經濟寄予希望和憧憬的人士滿心期待,覺得黨媽要出手救市了,市場也因此而焦慮的等待著,並對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2次會議充滿利好的期望。 10月29日,路透社獨家披露了中共即將釋放的財政大招細節。路透社稱,中國(中共)正考慮下周批準在未來幾年發行超10萬億人民幣的額外債務來重振脆弱的經濟。這10萬億發債籌集來的錢用在哪呢? 其中6萬億用於一攬子解決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攬子計劃,4萬億用於房地產。路透社引述中共知情人士稱,可能還有1萬億用於補充銀行資本金。另外,路透社還戲劇性地提到,如果川普上臺,刺激幅度將再加大,會再增發4萬億國債用於抵抗美國的關稅大棒所造成的損失。 瞅瞅這賬單,跟民生有半毛錢關系嗎?為地方政府化債是替地方官員擦屁股,房地產砸資金是為了托高房價,好繼續忽悠繼續割韭菜,給銀行補充資本金,擔心銀行倒閉引發金融系統性崩潰,最後一點,習近平和中共患有川普恐懼癥,關稅恐懼癥,加上前三點的恐慌癥,地方債爆雷恐慌癥、房地產崩潰恐懼癥、金融危機恐懼癥,四大恐慌癥是促使中共近期經濟大轉向和大放水的根本因由。 中共不斷地壓迫國民,割韭菜的同時,也給自己下了無底的陷阱,上述四大恐慌即是中共給自己掘下的墳坑,中南海深度恐懼中共政權不保。 地方債問題已經危及地方政府的正常運轉了。2024金融街討論版年會上,中央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李建軍披露,截至2024年6月,地方債務總規糢約100萬億元,其中地方政府債券餘額為42.23萬億元,城投帶息債務餘額為57.16萬億元。地方債務壓頂的結果是公務員降薪與官員躺平。此外,彭博社10月25日報道,有6萬億城投非標準融資項目正在陸續爆雷,大量投資者蒙受損失。 路透社披露的財政部6萬億化債資金,是分3年安排的,每年只有2萬億元,可能只是剛好支付利息。並不能解決地方債的根本,只是將城投短期隱性債務置換成了賬面上的長期債務,緩解了地方政府切膚之痛,卻解決不了經濟增長失速問題。 4萬億的房地產資金更是安排5年來完成了,每年僅8000億元,將用於從資金短缺的開發商手中回購閑置土地,並幫助減少大量未售出房地產的庫存。2024年,全國保交樓住房396萬套,面積達到3.96億㎡,按均價萬元計算,需要資金約3.9萬億元。 除去白名單項目融資金額1.4萬億元,以及保交樓專項借款與並購貸款的新增3000億元、擴大白名單與融資額的6000億元,保交樓資金缺口還剩1.6萬億。即便是保民生用於保交樓,8千億只能填一半缺口。中國的房地產體量龐大,涉及上下游產業幾十個,是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也是地方土地財政的來源,5年4萬億杯水車薪,根本不起作用。 至於說金融銀行業,大型銀行高管減薪,大量裁員,中小銀行爆雷已是常態。由於中共不斷降息,2021年底至2024年上半年末,中共商業銀行淨息差由2.08%持續下滑至1.54%。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淨息差為1.43%、1.45%、1.52%、1.41%、1.89%、1.28%,同比分別下降24個基點、17個基點、23個基點、23個基點、16個基點和2個基點。補充銀行資本金不能真正解決淨息差不斷下降問題,就如同一個人得了敗血癥,只靠輸血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10月30日,李嘉誠再次拋售中國郵政儲蓄銀行H股,這是自本月中旬以來其第四次減持該行股份,累計減持規糢超1.57億股。 目前離美國大選還剩不到一周,如果川普上臺,關稅至少是60%,這對中共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美國商務部今年2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美中貿易逆差2794億美元,是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美國2023年自中國進口的貨物總額為4272億美元,比2022年下降20%。拜登政府繼承了川普對華的關稅政策,關稅比例在10%-25%之間,如果是60%,或者150%-200%,中共的出口基本被摧毀了。外需不舉,內需不振,中共經濟歸零的日子近了。但川普開打貿易戰的目的是促使中共做出結構性改革,比如出口補貼等,中共準備4萬億應付川普貿易戰,大概率是加大力度出口補貼,這只會促使美國加大增加關稅力度,升級貿易戰。 透過路透社獨家披露的中共史上最大力度財政刺激計劃,外界可以看出,中共增發債務瞄準的是可用於穩定政權的經濟科目,和提振內需無關,不解決民生和居民收入問題。 8月,中國青年失業率高達18.8%。從2023年6月至今年6月,多達2540億美元資金逃離中國。2024年1—8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801.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1.5%。目前,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人口約9.63億人,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僅為38%。民企更是一波一波的裁員潮和倒閉潮。要解決這些提振經濟的根本問題,靠簡單的興奮劑和刺激手段是行不通的,需要中共進行經濟結構的重整與法制化建設,弱化和放棄過期,杜絕舉國體制的經濟糢式,大力發展民企,尊重私有制和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這對中共來說無異於與虎謀皮。 彭博社近期一篇文章披露摩根斯坦利經濟學家們9月推出一種全新的觀察衡量和預測中國經濟波動與政策走向的指標體系,大意是,習近平的經濟刺激措施通常不依賴於經濟指標和經濟數據,而是依據社會動態感知系數,即社會群體性事件的數量及規糢,比如2022年底,習近平出於對年輕人白紙革命的顧忌而突發調整政策。 摩根斯坦利經濟學家們指出,目前中國社會的群體性事件可能沒有達到2022年動態清零時人們對政府的反感,因此此次刺激政策不可能是史詩級的,而只能是漸進式的。 海外分析師們似乎接近摸準了習近平的腦回路了,習近平每次都是揮舞著政治手術刀去修複經濟創傷的,其結果必定是下一次危機,更大的危機正在路上。 △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1/8617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