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11月6日發表
人氣:8,109 分享:
|
|
美國大選觀戰指南:結果何時出?選後又如何? |
|
【人民報消息】波瀾起伏的2024美國選舉季將在周二(11月5日)大選日當天進入最高潮。美國民眾在大選日帶著各自的憂慮和願景走向投票站,將自己的聲音投入對國家未來的抉擇中。預計將有超過1.6億美國選民在11月5日當天投票。
據美國之音報導,這場大選的結果注定是歷史性的。如果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哈裡斯(Kamala Harris)獲勝,美國將迎來史上首位女性總統。如果共和黨候選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獲勝,他將成為自前總統克利夫蘭(Grover Cleveland)以來首位非連任重返白宮的總統。克利夫蘭在1884年和1892年兩次當選總統。
2024年的美國大選不僅將決定美國的新一任總統,也將對眼下動蕩不安的全球局勢產生深遠影響。正與美國全面競爭的中國、深陷侵烏戰爭的俄羅斯、依賴美國軍援的烏克蘭、面臨中東全面戰爭風險的以色列以及美國其他歐洲、亞太盟友們和仇敵們,都在緊密觀望著美國選情的風吹草動。
不過,美國大選不僅僅是大選日當天的投票,而是一個多階段、復雜而嚴謹的過程。加之今年異常膠著的選情,有關不當投票行為和俄羅斯干涉選舉的指控,以及投票後法律戰的可能性,今年的大選結果可能在幾天甚至幾周後才能揭曉。
美國之音綜合大選日及選舉後的關鍵事項,為你梳理美國大選的流程及看點,體會美國社會在這四年一度關鍵時刻的民主脈動——
大選日流程
美國大選日是11月的第一個周二。選民們在投票站排隊完成投票,一些提前投票和郵寄投票的選票也會在當天進行處理。
各州的投票站關閉時間不一,從美國東部時間晚上6點至午夜不等,具體時間根據各州法律而定。
但因各州計票速度不同,加之郵寄選票的數量龐大,選舉結果不一定能在當晚揭曉。比如,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的州法都規定在大選日當天才可以處理郵寄選票,因此計票過程將相對緩慢。
在投票站關閉後,主要新聞媒體在計票過程中會根據已統計的數據和出口民調提前預測某州的勝者,但這僅為預判而非最終結果。
出口民調(Exit Poll)或票站調查是指在選舉日投票結束後,由調查機構在投票站外對剛投完票的選民進行的問卷調查,用於了解他們的投票傾向。出口民調快速收集選民的投票選擇和原因,以便在選票正式統計完成之前,幫助媒體和分析機構預測選舉結果。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關鍵搖擺州的選舉官員們正敦促美國人保持耐心,因為各州計票速度因法律不同而有所差異。民調顯示今年選戰異常激烈,選情越緊張,最終結果的公布可能所需時間就越長。計票速度還受郵寄選票的法律限制和投票站排長隊的影響。當天排隊的選民,即使在投票站關閉時仍然允許投票。海外和軍隊選票以及臨時選票(對選民資格存在疑問的選票也需單獨核查和統計)可能在選舉日後才到達,這些票可能會影響結果,特別是在選情膠著的情況下。
7大關鍵搖擺州和投票站關閉時間(美國東部時間)
今年的關鍵搖擺州包括:賓夕法尼亞州、亞利桑那州、佐治亞州、密歇根州、內華達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威斯康星州。這些州共計93張選舉人票,若某位候選人在大多數搖擺州獲勝,便能接近勝利的門檻。
佐治亞州:7點
北卡羅來納州:7點半
賓夕法尼亞州和密歇根州的東部時間區域:8點
亞利桑那州、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的中部時間區域:9點
內華達州:10點
關於提前投票
在選舉日之前,美國選民可以選擇提前投票或郵寄投票。提前投票分為兩種形式:親自提前投票和郵寄投票。隨著今年的選舉氣氛升溫,大批選民選擇在投票日之前完成投票,以確保自己的選票被計入。
提前投票的普及也帶來了不同州在計票速度上的差異。例如,北卡羅來納州要求郵寄選票在選舉日當日寄達,因而現場計票速度較快。而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因法律限制,必須在選舉日當天才開始處理郵寄選票,整體統計較為緩慢。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的郵寄投票數量大幅增加,預計計票時間將延遲至選舉日後數日。
如何定勝負?
美國的總統選舉並非選民「一人一票」直接投票選出總統的直選制度,而是通過「選舉人團」制度間接選出總統。美國每個州根據人口比例配有一定數量的選舉人票,總數為538張。候選人需要至少獲得270張選舉人票才能贏得總統選舉。
美國實行「贏者通吃」制度,也就是在絕大多數州,獲勝的候選人可以獲得該州全部的選舉人票。比如,若候選人在加州以微弱優勢領先,他將獲得該州的全部54張選舉人票。傳統上,美國大多數州對共和黨或民主黨的候選人有非常明確的偏好,而且這種偏好很少發生變化,也正因此,美國許多州有「藍州」「紅州」之稱。比如,近幾十年中,民主黨候選人穩拿「藍州」加利福尼亞州的所有選舉人票,共和黨候選人穩拿「紅州」德克薩斯州的40張選舉人票。
這也使得選民黨派傾向不定的「搖擺州」成為總統大選中的關鍵因素,它們的選票往往決定最後結果。
何時知道結果?大選日之後的一些關鍵日期
以2020年大選為例,美國主要媒體用了4天時間才宣布拜登勝選。在勝選結果宣布後,川普陣營指控選舉舞弊,並在多個搖擺州提出訴訟,要求重新計票,持續了數周之久。
一些川普的支持者在正式結果宣布後仍拒絕信任選舉過程的公正性,最終於2021年1月6日沖擊國會大廈,試圖阻止國會正式確認拜登的勝利。
此外,2000年的大選也異常激烈,圍繞關鍵州佛羅裡達州的計票爭議僵持了一個月,最終由最高法院裁定小布什獲勝,大選結果才塵埃落定。
以下是今年總統大選結果出爐的大致時間線——
選舉日(2024年11月5日)
各州的選民在這一天完成投票,投票站關閉後開始計票。盡管媒體會基於初步結果和出口民調進行預測,但正式結果通常不會立即確認。
非正式結果發布(預計是選後數日內)
各州在投票日後的幾天內陸續發布非正式計票結果,媒體根據這些結果預測勝者。大選年選情緊張或計票延遲時,非正式結果可能需要多天才能明確。
法律挑戰和重新計票(11月中旬-12月初)
如果選情接近,可能會觸發法律挑戰或重新計票。某些州在候選人得票差距小於0.5%時自動啟動重新計票,這可能延遲結果確認。
任何一方都可以對計票結果提出法律質疑,訴訟可能在聯邦和州法院之間進行。
州長認證總統選舉結果並提交選舉人名單的截止日期(12月11日)
美國國會通過的《2022年選舉計票改革和總統過渡改進法案》(Electoral Count Reform and Presidential Transition Improvement Act of 2022)規定了這一新的截止日期。此日期代替了此前1887年版本《選舉計票法》中的「安全港截止日期」(Safe Harbor Deadline)——也即要求各州在選舉人團成員親自開會前的六天內解決這些爭議並確定其選舉人。
選舉人團投票(2024年12月17日)
各州選舉人在各州的州議會大廈投票,將普選票轉化為選舉人票,選出總統和副總統。各州的選舉人根據該州的普選結果來投票,通常是勝者全得,即在該州贏得多數選票的候選人將獲得該州所有的選舉人票。
選舉人團投票結果遞交給副總統(12月25日)
聯邦法律要求各州在12月的第四個星期三之前將認證的選舉人團結果遞交給副總統哈裡斯(副總統也是參議院議長)及其他相關方;在2024年,這一日期為12月25日。
國會計票,最終認證大選結果(2025年1月6日)
選舉人團投票結果遞交至國會。根據美國憲法,參眾兩院在1月6日舉行聯席會議,由副總統主持,正式清點並認證選舉人票,宣布當選總統。第119屆國會的成員將在宣誓就職三天後,依據《2022年選舉計票改革和總統過渡改進法案》統計選舉人團的選票。
修訂後的法律明確規定,副總統在計票過程中僅作為參議院議長公布結果。
總統就職典禮(2025年1月20日)
當選總統在這一天正式宣誓就職,成為新一屆美國總統。
「次日危機」?
本次選舉中,選民可能會面臨兩種「次日危機」。
如果哈裡斯勝出,可能面臨川普陣營法律訴訟和信息戰。共和黨籍的選民組織「選舉誠信網絡」(Election Integrity Network)和「真票組織」(True the Vote)已開始活動,准備對選票合法性發起挑戰。也有自由派人士擔憂,保守派平台和馬斯克(Elon Musk)等支持川普的人物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可能使部分民眾質疑選舉的公正性。
如果川普勝出,可能會在自由派佔主導的大城市引發廣泛的抗議活動。他的批評者擔心他可能實施激進政策,包括赦免2021年國會沖擊案的涉案人員,並可能打擊被認為「背叛」他的官員。川普曾在競選期間表示,他將在「上任首日」動用《叛亂法案》,授權在美國國內部署聯邦軍隊,打擊「犯罪」。此外,他可能解雇現任特別檢察官傑克·史密斯(Jack Smith)和其他對其有過指控的官員,並對其反對者展開刑事調查。
不過,與2020年相比,今年的選舉法律更加健全。《2022年選舉計票改革和總統過渡改進法案》限制州議會提交「替代選舉人團」的權利,從而增強了選舉的安全性。
替代選舉人團的概念主要出現在選舉結果爭議較大的情況下,即某一政黨或團體在州選舉結果被質疑時提出一組不同的選舉人團,聲稱他們代表該州的「真實」選舉人票。
2022的這部選舉改革法案加強了對替代選舉人團的限制,明確了州長必須認證選舉人票,只有州政府認證的選舉人團才會被國會接受。這意味著,未經州官方認證的「替代選舉人團」將無法合法影響選舉結果。
副總統角色的明確:法案明確規定,副總統在國會聯席會議上僅擔任儀式性主持角色,無權更改選舉結果。
選舉人票認證程序的修訂:法案提高了國會議員對選舉人票提出異議的門檻,要求至少五分之一的眾議員和參議員共同提出異議,才能對某州的選舉結果進行質疑。
總統過渡程序的改進:法案確保在選舉結果不明確的情況下,過渡資源能夠及時提供給「明顯成功的候選人」
美聯社報道稱,「這次選舉是國會沖擊案以來舉行的首次選舉,將是一次檢驗國會制定的新制度和保障措施是否能夠確保美國總統和平移交的長期傳統的機會。」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6/86298.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11/6) |
-
習近平被削權後疑遭黨內軍內羞辱 (65,440次) 2024/10/16
-
習近平軍權易手 張又俠再添新證 (63,924次) 2024/10/23
-
李升蔡降 習近平再度高調反改革(圖) (62,947次) 2024/10/30
-
張又俠突訪越南 信號異常 (62,572次) 2024/10/25
-
習赴福建蔡奇罕見未陪同 信號強烈 (62,140次) 2024/10/17
-
「一尊」特權消失 帝制失敗(圖) (62,140次) 2024/11/5
-
習軍權被削落後會遭什麼危險嗎 (59,319次) 2024/10/20
-
習反撲 政治局會議高調反腐 四中全會落空 (59,182次) 2024/10/29
-
辦案不力 北京副市長高朋落馬(圖) (57,285次) 2024/10/22
-
習近平不甘失權備戰翻盤? (56,650次) 2024/10/21
-
蔡奇吹捧黨魁也在降調 (56,205次) 2024/11/4
-
朱鎔基王岐山露面 丁薛祥柔性站隊 (55,815次) 2024/11/3
-
習近平參觀六尺巷 憂權力不穩處境不妙 (55,526次) 2024/10/18
-
中共黨魁到訪安徽 是恐嚇火箭軍還是表達「退意」 (53,204次) 2024/10/20
-
要革了共黨的命?各地紛紛再現白紙革命 (53,023次) 2024/10/23
-
何衞東指令被忽視 各軍種表態證誰是軍中老大 (52,177次) 2024/11/3
-
多個正國級被翦「黨羽」,中共官場不斷翻舊帳 (51,714次) 2024/10/25
-
黨魁湖北調研蔡奇再缺席 官媒報導現詭異 (51,477次) 2024/11/6
-
範長龍張又俠皆曾訪問越南 官媒報導有不同 (50,665次) 2024/10/28
-
拼經濟還是拼臺海? 習近平釋放矛盾信號 (47,582次) 2024/10/17
-
中共前司法部長唐一軍涉貪被捕 被指家風不正 (46,252次) 2024/10/18
-
小說:紅朝毀滅記(4)接班人遇刺(圖) (41,182次) 2024/10/23
-
小說:紅朝毀滅記(1)江澤民上位(圖) (38,119次) 2024/10/17
-
習權力危機加劇 被逼退跡象又增新例(圖) (37,421次) 2024/10/27
-
中南海詭異信號連發 習近平失勢跡象逐漸清晰化 (35,653次) 2024/10/19
-
小說:紅朝毀滅記(2)炮轟總書記 (35,378次) 2024/10/18
-
小說:紅朝毀滅記(3)王立軍化妝出逃(圖) (34,726次) 2024/10/21
-
最新賣國罪行 中共割讓9萬平方里土地給印度(圖) (34,619次) 2024/10/29
-
小說:紅朝毀滅記(6)變態的酷刑 (34,498次) 2024/10/31
-
人類的出路(一)人類已經危險了 (34,016次) 2024/10/16
-
人類的出路(三)究竟為什麼 (33,862次) 2024/10/21
-
人類的出路(二)做人的標準 (33,834次) 2024/10/17
-
刺激了個寂寞 地方政府企業欠款超12萬億! (33,823次) 2024/10/27
-
小說:紅朝毀滅記(5)令狐無間道(圖) (33,495次) 2024/10/27
-
塞爾維亞在與俄羅斯拉開距離 普京有苦難言 (33,449次) 2024/10/2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