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大開眼界!韋伯望遠鏡完成了一大創舉的原因就在於此(多圖)
 
林茵
 
在紅外線下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從左至右),呈現了與可見光波段完全不同的風格。(圖/NASA)
【人民報消息】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如果對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木星的印象還停留在哈勃望遠鏡所顯示的影像,你就落伍了。因爲史上最昂貴的天文儀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剛剛發佈了土星的拍攝影像,終於完成了太陽系四大行星的特殊攝影。 從美國航天局(NASA)發佈的這批圖片當中,我們看到了在紅外線下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呈現了與可見光波段完全不同的風格。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韋伯太空望遠鏡,我們無法看到今天這個樣子的四大行星。我們甚至可以用「眼前一亮」來形容它們。 我們也知道,人類眼睛看到的可見光譜其實是一個非常窄小的範圍,還有更多更多的光波人的肉眼是捕捉不到的。 打個比方,如果我們用鋼琴的88個琴鍵來形容所有的光波,人的肉眼能看到的,可能只是其中的幾個琴鍵的範圍而已。雖然藉助新的科技工具,我們可以看到個別平時看不到的景象,但是,科技工具的水平也相當有限。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顯示,可見光(visible light)是人類可看見的電磁波,其波長範圍一般是落在360 - 400 nm~760 - 830nm,這段電磁波譜又稱爲可見光譜(visible spectrum),其頻率範圍在830 - 750THz~395 - 360THz 。 維基百科還特別提到,可見光譜的這個範圍因人而異,部分人羣甚至可以看到310nm的紫外光或是1100nm的近紅外光。 我們都聽說過有的小孩或某些人可以看到異象,比如看到已經去世的人,或者看到另外空間的景象,比如世外桃源;有的人還可以看到神、佛。也許就是因爲他們的眼睛可以捕捉到比普通人更寬廣的光譜,所以看到了普通人看不到的景象。 爲什麼幾千年前的古代留下了很多神佛的塑像和描述天堂景象的畫作,是因爲這些最早期的藝術家恰好擁有特殊的眼睛,我們可以稱之爲「天目」或「天眼」,能夠看到更寬廣的可見光譜,有的人甚至可以往縱深看到不同層次、不同境界的時空和生命,然後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爲後世的藝術家留下了許多臨幕範本。 如果有人說,在我們看不到的琴鍵上有一束美麗的玫瑰花,我們連說「Yes or No」的資格都沒有,因爲我們的眼睛看不到可見光譜之外的事物,我們沒有這種能力。 如果有人說,在鋼琴的上空,有一位小天使正在擺動翅膀,定在空中,明亮的眼睛正在看着我們的一舉一動,甚至連我們的思維活動都能看見。我們願意接受這樣的說法嗎?還是說,我們把自己看不見的一切事物完全否認掉? 韋伯太空望遠鏡這次所展現的四大行星的新形象,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告訴我們不要輕易否認自己知識範圍以外的事物。也因此,NASA用「完成了一大創舉」來形容這次的收穫。 好啦,讓我們來仔細欣賞這四大行星的最新圖片吧。 根據科學警報(ScienceAlert)報道,6月25日,NASA發佈了韋伯望遠鏡的土星照片,經過處理後,我們發現土星光環非常耀眼,在黑暗中閃耀着金色的光芒;相比之下,土星本體卻相當灰暗,也看不太出上頭的雲帶。 這是因爲韋伯望遠鏡觀察宇宙的主要波長,是近紅外線和中紅外線。這些波長在肉眼上是看不見的,但它們卻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事情。
韋伯的土星照片,光環比行星本體還要明亮很多。(圖/NASA)
以土星爲例,它表現灰暗就知道它的雲層之下沒有多餘的熱源,而光環如此明顯,則適合更詳細地研究土星的環和衛星。研究團隊希望能夠識別出新的土星環結構,甚至可能識別出其它未被發現的新衛星。
韋伯的木星照片放大,極光與光環都被記錄。(圖/NASA)
在廣角視野中,韋伯拍攝到了木星及其微弱的光環(比木星暗一百萬倍),以及兩顆名爲阿瑪爾忒亞(Amalthea)和阿德拉斯蒂亞(Adrastea)的小衛星。
韋伯的海王星照片,光環與衛星,行星表面的雲層被突顯。(圖/NASA)
韋伯望遠鏡這次拍到海王星 14 顆已知衛星中的 7 顆,以及其大氣層中的亮斑。其中大部分都是風暴活動,雖然它離太陽如此遙遠,卻有着強烈的大氣環流。
韋伯拍攝的天王星照片。(圖/NASA)
天王星距離我們也很遠,在天文學家們的眼中它也是一個巨大的怪人。雖然體積與海王星非常相似,但兩顆行星的色調略有不同。而且天王星是傾斜的,天文學家們的知識有限,對此很難解釋。 韋伯在 2023年4月發表了天王星照片,它拍攝到天王星環13道中的11個道,以及南北極冠上空,不過,科學家們無法解釋的大氣增亮現象。雖然它沒有解決歷史難題,但這些新的研究課題則更爲重要。△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7/10/76700.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1. 「就等那個日子」 面對暴政709律師家庭「勇敢活下去」(圖) (170,427次)

2. 「舉頭三尺有神明」 後半句十人九不知(圖) (162,921次)

北京大學一人舉牌反專制標語 被校方保安帶走
3. 北京大學一人舉牌反專制標語 被校方保安帶走 (149,152次)

709案8週年 中共打壓維權律師依舊(圖)
4. 709案8週年 中共打壓維權律師依舊(圖) (147,428次)

5. 曾被女警扒光衣服 瀋陽老師爲申冤含淚逃亡新西蘭(圖) (141,972次)

安徽村鎮銀行爆雷 儲戶拉橫幅維權(圖)
6. 安徽村鎮銀行爆雷 儲戶拉橫幅維權(圖) (141,434次)

李和平律師被逼離京 成都遭邊控(圖)
7. 李和平律師被逼離京 成都遭邊控(圖) (141,094次)

北京警察強闖王全璋住所 恐嚇逼遷(圖)
8. 北京警察強闖王全璋住所 恐嚇逼遷(圖) (140,780次)

天津碧桂園業主維權 官方不給答覆(圖)
9. 天津碧桂園業主維權 官方不給答覆(圖) (140,763次)

端午節 安徽儲戶聚集合肥銀行討存款(圖)
10. 端午節 安徽儲戶聚集合肥銀行討存款(圖) (140,715次)

反對上海封城 季孝龍尋滋罪開庭(圖)
11. 反對上海封城 季孝龍尋滋罪開庭(圖) (140,292次)

余文生被京警增加罪名 禁止律師會見(圖)
12. 余文生被京警增加罪名 禁止律師會見(圖) (139,367次)

烏克蘭小故事:「對不起,我偷了你的車」
13. 烏克蘭小故事:「對不起,我偷了你的車」 (138,936次)

曾被強送精神病院 李田田逃往日本(圖)
14. 曾被強送精神病院 李田田逃往日本(圖) (131,615次)

學運領袖季風 遭北京貴陽兩地驅逐(圖)
15. 學運領袖季風 遭北京貴陽兩地驅逐(圖) (130,986次)

四川成都連鎖超市 數百供貨商討錢(圖)
16. 四川成都連鎖超市 數百供貨商討錢(圖) (130,421次)

疫苗受害家長入獄 人權組織聯署營救(圖)
17. 疫苗受害家長入獄 人權組織聯署營救(圖) (130,277次)

烽火戲律師 重慶律師怒告蘭州法院(圖)
18. 烽火戲律師 重慶律師怒告蘭州法院(圖) (129,346次)

飛行汽車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批准(圖)
19. 飛行汽車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批准(圖) (126,167次)

20. 爲何中共國小粉紅們這麼驕傲(多圖) (125,426次)

21. 王滬寧統戰碰壁 網友中指革命顛覆官宣 (120,176次)

《善的力量2》影評:危難中顯善念 平和間融大千(視頻)
22. 《善的力量2》影評:危難中顯善念 平和間融大千(視頻) (114,504次)

中共外長秦剛12天未露面 咋的啦?
23. 中共外長秦剛12天未露面 咋的啦? (110,303次)

香港「大師級」喪命 習近平一瘸一拐上陣(視頻)
24. 香港「大師級」喪命 習近平一瘸一拐上陣(視頻) (109,685次)

25. 開會 中共邪惡醜態百出 (108,213次)

26. 心驚肉跳 習近平七一前大喊護黨(圖) (107,922次)

27. 習近平老家的一連串冤案 (107,571次)

在中國飽受迫害 在美國高飛藍天
28. 在中國飽受迫害 在美國高飛藍天 (107,333次)

蒼天示警!香港七一「文明之光」暴斃 誰還裝糊塗(多圖)
29. 蒼天示警!香港七一「文明之光」暴斃 誰還裝糊塗(多圖) (106,773次)

30. 習攻臺野心沒有改變 誰說共軍從無兵變 (106,586次)

31. 高官看禁書被查 大陸祕密讀者知多少 (105,207次)

曾與死神擦肩過 好萊塢明星髮型師的人生(圖)
32. 曾與死神擦肩過 好萊塢明星髮型師的人生(圖) (103,544次)

33. 裸身別毛像 內蒙八百鐵漢北京上訪喊冤 (102,247次)

影響習命運的12條歷史性政策(圖/視頻)
34. 影響習命運的12條歷史性政策(圖/視頻) (101,277次)

中國真實的失業率能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多圖/視頻)
35. 中國真實的失業率能給世界一個小小的震撼(多圖/視頻) (96,021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