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特稿】進化論是未經證實的假說(上)
——《透視「進化論」》第一章(上)
 
大紀元特稿:透視進化論(大紀元製圖)

【人民報消息】一頭熊跳到了水裏開始游泳,熊爲了呼吸就把嘴巴張得越來越大,頭也越抬越高,好讓鼻子露在外面。隨着頭越抬越高、嘴張得越來越大,遊着遊着這頭熊就變成了一頭鯨魚。 編寫此故事的人是達爾文,他提出的「生物進化論」,被後人進一步推演爲一個這樣的地球物種和人類起源的情節──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第一版中講述了黑熊變鯨魚的故事。(《物種起源》第一版)

大約40億年前,在炙熱無比的原始地球大氣和海洋環境下,煮着一鍋充滿化學原料的濃湯,稱作「原始湯」。在那鍋湯裏,化學原料通過化學反應合成爲有機物,再碰撞出生物大分子,組合成一個最原始的細胞,然後逐步碰撞出多細胞生物,再到水生植物、水生動物,慢慢地爬上陸地,成爲兩棲生物、爬行動物,然後再變成哺乳動物,變成猴子爬到樹上,再下到地上成爲猿人,最後變成有文明的現代人。 也就是說,地球上的生命最初起源於一鍋無機物混合的原始湯。人類的祖先一直往前追溯到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遠祖、鼻祖……某個階段的祖先是猴子,最最最最早的祖先是一鍋「原始湯」。 達爾文是誰?他是如何提出生物進化論¹的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 一、達爾文是如何提出「進化論」的 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生活在英國鼎盛時期——維多利亞時代,這個時代充滿了前沿的物理、化學理論,是科學發展的黃金時期之一。當時英國的殖民地遍及整個世界,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這樣的環境爲達爾文純粹的理論研究提供了有利條件。 達爾文於1809年2月12日出生在英格蘭Shrewsbury的一個富貴之家,是六名子女中的第五名。達爾文的祖父和父親都是醫生。母親孃家是著名的陶瓷業Wedgwood家族,母親在他8歲時去世。父親對達爾文的一生影響很大。 達爾文在自傳中寫道:「我相信父親和全體老師都認爲我很平凡,智力低於一般標準。」父親曾經對他說:「你只關心狩獵、狗和捕鼠,將來你丟臉,家裏也丟臉。」² 達爾文寫道:「因爲我在學校一事無成,父親明智地早早讓我離校,和哥哥一起入讀愛丁堡大學。」在那裏讀了兩個學期之後,父親看出達爾文不會成爲醫師,於是讓他轉去學神學,預備當一名牧師。 爲了當牧師,1828年達爾文奉父命到劍橋大學學習三年,依循父親定下的計劃,達爾文在1831年通過文學本科學位考試,時年22歲。劍橋大學的植物學導師約翰‧亨斯羅教授(John Henslow),對達爾文後來職業發展的影響很大。 1831年夏天,英國王家海軍的「小獵犬」號(HMS Beagle)帆船的船長費茨羅伊(Fitz-Roy)計劃進行一次遠程航行,準備取道南美洲、東印度羣島等地。船長準備邀請一個年輕的博物學家參與這次航行,負責保存沿途收集的各類標本,並送回英國給學者用於研究。亨斯羅教授推薦了達爾文。 從1831年12月「小獵犬」號啓航到1836年10月回到英格蘭的Falmouth,達爾文跟隨小獵犬號船進行了將近5年的旅行,包括1835年經過太平洋的屬於南美洲厄瓜多爾的Galapagos羣島。在旅途中,達爾文觀賞到了世界各地的風光,包括原始熱帶雨林、地層、火山、昆蟲、鳥類、哺乳動物和各種民族風俗,物種的獨特多樣性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按照囑咐,收集了各種標本,帶回了英國。 到了1859年,也就是「小獵犬」號那次航行結束的二十三年之後──達爾文50歲的時候,爲解釋物種起源,在一種強烈的爲科學添加個人發現的願望的驅使下,儘管當時科學界對生命的認識程度非常有限,他還是出版了《物種起源》,提出來「進化論」。 達爾文在《物種起源》前言的第一句話是這麼寫的:「我將在這裏嘗試簡要概述關於物種起源觀點的進展,但我擔心不完善。(I will here attempt to give a brief, but I fear imperfect, sketch of the progress of opinion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真實反映了他當時心中沒有把握的猶豫心態。 需要提醒人們的是,達爾文提出的只是一個個人觀點,是一個假說,是一個有待後人剖析和驗證的假說。 試想達爾文當時如果擁有今天的顯微鏡、分子生物學知識,看到細胞如此複雜、精細的結構和功能,他還會發表《物種起源》嗎? 達爾文於1882年去世,終年73歲。他在自傳裏寫道:「如果我可以多活二十年,又可以工作,我是多麼應該修改《物種起源》,所有觀點都多麼應該修改。」 不管他本意的「修改」是何種含義,在今天看來,達爾文有關人類和物種起源的這套理論,的確需要被重新審視。 接下來我們要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進化論」的具體內容,疏理進化假說的邏輯錯誤,列舉人們爲了驗證它所做的實驗和結果以及一些基本的科學事實和科學家對它的評論。 二、進化假說的基本內容 往往一提到「進化論」,人們感覺好像那是一個已經被科學界承認的理論,其實不然。進化論從誕生到現在,從來都沒有被證明過,它只是一個假說。 開頭講的那個「熊變鯨魚」的故事,聽起來像童話故事或科幻電影一樣,被達爾文寫進了《物種起源》的第一版,幾乎是達爾文進化假說的濃縮版。英國地質學家查爾斯‧萊爾爵士質疑「熊變鯨魚」的故事,於是,達爾文在後來的版本中就刪除了這個例子。 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有兩個關鍵的假設前提: 1. 共同祖先、物種演化 達爾文認爲(下圖「I think」)所有生物都是從一個共同的先祖進化而來的,生物可以從一個物種演化到另一個物種。他根據各種生物之間的形態、結構、性狀上的關聯性,畫了一棵進化樹(evolutionary tree),也被稱爲「生命之樹」。 物種按照出現時間的早晚依次排序,從樹的主幹部分逐漸演化到樹的枝幹和樹葉。 一棵進化樹有若干個節點(node),每個節點代表一個物種,而節點之間的線表示物種之間的關係,例如他假定人和猴子有共同祖先,所以人和猴子後面都有一根線指向他認爲的一個共同祖先。

達爾文的「生命之樹」草圖(《物種起源》第一版)

2. 自然選擇、適者生存 達爾文還提出假設,自然界生物彼此之間爲了生存而爭奪有限的生存條件(如空間、食物、配偶等),存在着生存競爭。也就是所謂的「物競天擇」。 達爾文認爲,在生存競爭中,通過自然選擇,那些對環境更適應的生物個體更容易存活下來,也更可能繁衍出更多的後代。這就是所謂的自然選擇、適者生存的假設前提。 三、經典科學研究的「三段論」 現代實證科學的鼻祖、17世紀英國哲學家和科學家培根在著作《新工具》(Novum Organum)中提出,任何一門科學體系的建立,需要遵循科學方法論³。 在科學方法論中,任何一個實證科學體系的建立,從提出到證明成立,至少需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觀察現象;第二歸納出理論或假設;第三進行實驗驗證該理論或假設。 一個理論的正確與否,首先要看第一階段對現象的觀察是否準確、客觀、完整,然後要看第二個階段的歸納是否合理,這些都是必須要滿足的基本條件,還需要第三階段的驗證。如果只有前兩個階段而缺乏第三階段的驗證,則不是一個真正正確的理論。如果後人驗證失敗,可能會推翻或修改那個理論。 建立在實證科學體系上的現代科學、現代生物學同樣遵循相似的規則。 例如,英國物理學家牛頓通過觀察蘋果落地的現象總結歸納提出的三大運動定律⁴,之後得到了驗證,成爲經典物理學發展的基礎。後來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發現牛頓定律無法解釋觀測到的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所以科學家突破了牛頓力學的侷限,通過觀察、歸納和實驗,提出了量子力學理論⁵,成爲現代物理學的重要支柱。 現代生命科學屬於實證科學範疇,也是在不斷的觀察、假設和實驗驗證的邏輯循環中不斷更新着人們對生命現象的認識,又有多少理論曾經被人們一個個推翻,被更新成更加正確的、更加接近真理的認識。 舉例說明,現代遺傳學的鼻祖原是奧地利天主教修道院的院長格里高‧約翰‧孟德爾(Dr. 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1884)。他在1866年根據觀察到的豌豆植物雜交的子代開花的顏色的實驗結果首次提出生物特徵可以從親代向子代遺傳的現象之後⁶,人類進入了生物遺傳學時代。 1950年以前,科學家曾假設蛋白質是最可能的遺傳物質,主要理由是蛋白質由20種氨基酸組成,其複雜度似乎大於只由4種核苷酸組成的脫氧核糖核酸(DNA)。但後來經過幾十年的實驗驗證,發現這個假設完全是錯誤的,於是推翻了它。怎麼推翻的呢? 時間追溯到1928年,英國微生物學和細菌學家弗瑞德里克‧格里菲斯(Dr. Frederick Griffith, 1879—1941)發現了肺炎雙球菌的轉化現象⁷,並發現有一種耐熱的遺傳物質,把它命名爲「轉化因子」。 後來到了1944年,美國細菌學家奧斯瓦爾德‧西奧多‧艾弗瑞醫生(Dr. Oswald Theodore Avery, 1877—1955)、科林‧門羅‧麥克勞德醫生(Dr. Colin Munro Macleod, 1909—1972)和麥克林‧麥卡錫醫生(Dr. Maclyn J. McCarthy, 1911—2005)三位科學家經過深入研究後,首次證明格里菲斯所發現的這種具有遺傳作用的「轉化因子」是脫氧核糖核酸⁸,而不是蛋白質。 又過了八年到了1952年,美國分子生物學家阿爾弗雷德‧戴‧赫爾希裏博士(Dr. Alfred Day Hershey, 1908—1997)用同位素示蹤法確認脫氧核糖核酸(DNA)才是遺傳物質的攜帶者⁹,爲後人對核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因此獲得196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3年,美國哈佛大學雅各‧杜威‧華生¹⁰博士(Prof. Dr. James Dewey Watson, 1928—)和英國劍橋分子生物學研究所著名物理學家弗蘭西斯‧哈利‧康普頓‧克里克¹¹博士(Dr. 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1916—2004)進一步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爲現代分子生物學的迅速發展樹立起一個嶄新的里程碑,兩人因此同時在1962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¹²。 從此,人類才進入了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時代。 回顧這段關於生物遺傳物質的近九十年的研究歷史,我們不難看出:任何一個科學假說,從提出到驗證,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往往需要反覆論證才能被承認。如果被證明不正確,原始假說被推翻或被其它理論代替也是很常見的事。 科學就是這樣發展的。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也不能例外,也應該符合科學方法論的一般規律。 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物種起源》問世十三年(1859—1872)內,就出版了六個版本¹³,每一版都有改動,但這些改動只是達爾文爲了迎合各方觀點而做出的妥協和修補,總體概念和框架並沒有太大變化。 達爾文雖然期待後人能提供證據來證明其正確性,但很遺憾的是,從1859年到現在的一百六十多年中,後人的科學實驗和研究發現不僅沒有給他提供支持證據來證明其正確,反而對他的假說形成了鮮明的質疑和挑戰。 也就是說,進化論實質上一直停留在假說階段,沒有通過第三個階段的驗證,缺少證據。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沒能得到證明的「假說」。 四、根本錯誤:用「微進化」推導「廣進化」 達爾文提出「進化」假說之後,一直受到各方面的質疑,所以後人爲了給進化假說提供支持證據,把它擴充成一個假說體系,這個體系包括兩個內容:「廣進化」(Macroevolution)和「微進化」(Microevolution)。 「廣進化」是一個物種變成不同物種 所謂「廣進化」,也被稱爲宏進化,是原始進化假說的核心概念,即一種生物演化成完全不同的另一種生物,也就是達爾文所指的物種演化,比如認爲始祖猿進化到人¹⁴。 瑞典植物學及動物學學家林奈(Carl von Linné, 1707—1778)發表《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開啓了生物分類的序章,他因此享有「生物分類學之父」的美譽¹⁵。 後人在林奈理論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完善,將所有生物都按照界、門、綱、目、科、屬、種進行分類。 但進化假說卻認爲物種的產生有先後順序,環境壓力能選擇那些具有生存優勢的舊物種,使其更能成功地生存下來,最後帶來物種的演化,產生新物種。這是所謂「廣進化」學說。 具體來說,進化假說認爲人類最早從簡單的單細胞發展成植物、水生動物,慢慢爬上陸地成爲兩棲生物、爬行動物,然後再變成哺乳動物,變成猴子爬到樹上,再成爲直立行走的猿人先祖,最後變成有文明的現代人。 一個物種跳躍變化到另一個物種,是達爾文所提出的「物種進化」概念的真正內涵,也就是「廣進化」。 「微進化」是「變異」不是「進化」 所謂「微進化」,描述的是生物種內的多樣性、變異度,也就是同一個物種、不同個體之間的基因水平變化,並不涉及到物種改變¹⁶。 在某些情況下,當生物羣體面臨環境變化時,可能會出現更有利於某些種類的個體繁衍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人們觀察到的是種內變異,並不意味着新物種的產生。 飛蛾是「變異」不是「進化」 關於微進化、廣進化概念之間的區別¹⁷,還有一個經典的教科書級別的案例。 飛蛾的「工業黑化」現象是指飛蛾的顏色在工業革命後由淺色變成深色,這是一個曾經被用來支持進化論、被廣泛引用的教科書級別的例子。 工業革命之前,在英國威爾斯農村的樹林裏,生活着一種胡椒蛾(Peppered moth)。其翅面多爲蒼白色,當它們停歇在白色的樹皮或苔蘚上時,與環境幾乎融爲一體。但工業革命後,由於污染造成淺色樹皮和苔蘚減少,白色飛蛾容易被捕食,這時出現了一種黑色的胡椒蛾,它能夠更好地隱蔽自己,似乎逐漸成爲樹林裏的主要族羣。 在1998年《進化生物學》雜誌的一篇綜述文章,重新審視了關於飛蛾工業黑化現象的原始研究,最後得出結論認爲原始實驗方法存在重大缺陷,目前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來支持飛蛾工業黑化現象¹⁸。 然而,無論白飛蛾、黑飛蛾,都是飛蛾,都屬於一個種,只是一種種內變異的現象。這兩種顏色的飛蛾本來就存在,黑色的飛蛾在工業污染的環境裏的生存繁殖力更高。 真正需要解釋的是飛蛾這個物種是哪裏來的,這個問題恰恰不是達爾文的進化假說所能解釋的。所以,「飛蛾現象」後來被徹底否定了,人們不再用它來支持「進化論」。 耐藥細菌是「變異」不是「進化」 在使用抗生素的情況下,細菌會產生對抗生素的耐藥突變,從而生存下來,耐藥性細菌就是這麼產生的。但是,耐藥性細菌還是同一種細菌,並沒有變成另外一種細菌。 另外,使用抗病毒藥誘發的病毒變異、使用殺蟲劑誘發的害蟲變化、使用除草劑誘發的雜草變化,都屬於所謂「微進化」的範疇,上述那些物種並沒有變成別的種類的生物。 其實物種之內的變異在我們的生活中比比皆是,舉例如下: 不管何種膚色,都是人 以人類膚色的變化爲例,不同的人膚色有所不同,但不論是白種人、黑種人或黃種人,仍然是同一個物種——人。不同膚色的人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居住的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但無論住在哪裏,都還是原本的人種。 不管紅橙黃白,都是鬱金香 2023年5月12日第71屆加拿大鬱金香節在渥太華開幕,逾百種鬱金香分佈在120個花圃中,有紅色、橙色、黃色、白色,不管有多少種顏色和形狀的鬱金香,都是鬱金香¹⁹。

第71屆加拿大鬱金香節於2023年5月12日到22日在渥太華舉辦。(任僑生/大紀元)

第71屆加拿大鬱金香節於2023年5月12日到22日在渥太華舉辦。(任僑生/大紀元)

第71屆加拿大鬱金香節於2023年5月12日到22日在渥太華舉辦。(任僑生/大紀元)

不管綠甲蟲、棕甲蟲,都是甲蟲 因爲綠色甲蟲更容易被鳥兒發現並吃掉,而棕色甲蟲更容易在樹上存活下來,所以在樹上生活的甲蟲中表達棕色基因的甲蟲²⁰更容易繁殖。但不管綠色還是棕色的甲蟲,都是甲蟲。兩種甲蟲都一直存在,並不是新產生出來的新物種。

不管綠甲蟲、棕甲蟲,都是甲蟲。(大紀元製圖)

不管大麻雀、小麻雀,都是麻雀 麻雀於1852年被引入北美。從那時起,北方的麻雀比南方的麻雀體形更大。這種差異可能因爲:體形較大的鳥通常比體形較小的鳥更能適應在低溫下生存,所以北方較冷的氣候可能會有利於體形較大的鳥生存,所以北方生活的麻雀體形更大²¹。但是不管大麻雀、小麻雀,都是麻雀,都一直存在着,也沒有牽扯到產生新物種的問題。 以偏概全的邏輯錯誤 其實,達爾文在《物種起源》這本書裏列舉的都是所謂「微進化」的例子,他並沒有觀察到任何從一個物種變化成另一個物種的實際案例。他僅僅通過觀察到的種內變異的現象,主觀臆斷地提出物種之間進化——「廣進化」的結論。所以達爾文第二階段的推理違反了基本邏輯常識,犯了以偏概全的錯誤。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後來的支持者爲了給達爾文的「廣進化」提供證據,把種內「變異(Variation)」的概念強加到進化理論體系裏,換了個名詞叫做「微進化」,試圖達到混淆概念、模糊與「廣進化」之間的巨大差異、讓人相信「廣進化」的目的。

「微進化」不等於「廣進化」。(大紀元製圖)

直到現在,如果用evolution這個詞來在科學文獻數據庫中檢索,所得到的論文都是在談物種之內的「變異」,而沒有一篇文章能真正提供達爾文所提出的一個物種能變化到另一個物種的證據。 而任何一個新物種的產生,必須要有新基因(新信息)的產生,但是現有的實驗都沒有觀察到。正如澳大利亞著名分子生物學家、王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伊恩‧麥克裏迪教授(Prof. Ian Macreadie)這樣評論進化假說: 「你在實驗室裏看到的要麼是基因複製,要麼是現有基因的重組,要麼是有缺陷的基因(信息丟失),它們可能有助於微生物生存——比如藥物不能有效地結合上去,但是你永遠不會看到細胞中出現任何新信息。有時,一種細菌可以將信息『注入』到另一種細菌中,因此它對這種細菌來說是『新的』——但這種信息必須在某個地方出現,而我們從來沒有觀察到這種事情的發生。很難想象任何一個嚴肅的科學家會相信真正的(遺傳)信息可以從無到有,自行產生。」 (待續) 參考文獻: 1. Darwin, Charles.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 . London: J. Murray, 1859. https://www.vliz.be/docs/Zeecijfers/Origin_of_Species.pdf 2. Darwin, C., & Barlow, N. (2005). The autobiography of Charles Darwin, 1809-1882: with original omissions restored. Edited with Appendix and notes by his grand-daughter Nora Barlow. Collins. St James』s Place, London 1958. 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1497&viewtype=text&pageseq=1; https://www.academia.edu/37956477/Darwin_autobiography_sc 3. Francis Bacon.Novum Organum; Or, True Sugges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by Bacon. EDITED BY JOSEPH DEVEY, M.A. NEW YORK. P. F. COLLIER & SON MCMII. https://www.gutenberg.org/ebooks/45988 4. Britannica, The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Newton』s laws of motio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7 Mar.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science/Newtons-laws-of-motion. Accessed 29 May 2023 5. Bohr, Niels, 1885-1962. Title, On the Quantum Theory of Line-Spectra, Part 1 and 2. Language, English. LoC Class, QC: Science: Physics.https://www.gutenberg.org/ebooks/47167 6. Miko, I. 2008 Gregor Mendel and the principles of inheritance. Nature Education 1(1):134. https://www.nature.com/scitable/topicpage/gregor-mendel-and-the-principles-of-inheritance-593/ 7. Lacks S. A. (2003). Rambling and scrambling in bacterial transformation–a historical and personal memoir.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185(1), 1–6. https://doi.org/10.1128/JB.185.1.1-6.2003 8. Avery, O. T., Macleod, C. M., & McCarty, M. (1944).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SUBSTANCE INDUCING TRANSFORMATION OF PNEUMOCOCCAL TYPES : INDUCTION OF TRANSFORMATION BY A DESOXYRIBONUCLEIC ACID FRACTION ISOLATED FROM PNEUMOCOCCUS TYPE III.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79(2), 137–158. https://doi.org/10.1084/jem.79.2.137 9. HERSHEY, A. D., & CHASE, M. (1952). Independent functions of viral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 in growth of bacteriophage. The 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 36(1), 39–56.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147348/;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85/jgp.36.1.39 10.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2 James Watson – Facts.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62/watson/facts/ 1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2. Francis Crick Biographical.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62/crick/biographical/ 1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62. Francis Crick, James Watson, Maurice Wilkins.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62/summary/ 13. http://darwin-online.org.uk/EditorialIntroductions/Freeman_OntheOriginofSpecies.html 第一版(1859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viewtype=text&itemID=F401&pageseq=1 第二版(1860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376&viewtype=image&pageseq=1 第三版(1861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381&viewtype=image&pageseq=1 第四版(1866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385&viewtype=image&pageseq=1 第五版(1869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387&viewtype=image&pageseq=1 第六版(1872年):http://darwin-online.org.uk/content/frameset?itemID=F391&viewtype=image&pageseq=1 14. Dawkins Vs. Gould.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By Kim Sterelny. 2007 https://www.dropbox.com/s/zqdrb074d7ayx4v/Dawkins Vs. Gould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Book.pdf?dl=0 15. Müller-Wille, Staffan. 「Carolus Linnaeu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 May. 2023,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Carolus-Linnaeus. Accessed 22 June 2023. 16. Nunes, M. D., Arif, S., Schlötterer, C., & McGregor, A. P. (2013). A perspective on micro-evo-devo: progress and potential. Genetics, 195(3), 625–634. https://doi.org/10.1534/genetics.113.156463 17. UC Museum of Paleontology. Berkeley. Evolution at different scales: micro to macro. https://evolution.berkeley.edu/evolution-at-different-scales-micro-to-macro/ 18. Sargent, T. D., Millar, C. D., & Lambert, D. M. (1998). The 「Classical」 Explanation of Industrial Melanism. Evolutionary Biology, 299–322. doi:10.1007/978-1-4899-1751-5_8 https://sci-hub.st/https://doi.org/10.1007/978-1-4899-1751-5_8 19. 田青 任僑生《組圖:世界最大鬱金香節 花海絢麗 遊人如織》大紀元 2023年05月20日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3/5/20/n14000961.htm 20. UC Museum of Paleontology. Berkeley. What is microevolution? https://evolution.berkeley.edu/evolution-at-different-scales-micro-to-macro/what-is-microevolution/ 21. UC Museum of Paleontology. Berkeley. The size of sparrow. Examples of microevolution. https://evolution.berkeley.edu/evolution-at-different-scales-micro-to-macro/examples-of-microevolution/ 《透視「進化論」》寫作組 (版權歸大紀元和寫作組所有,歡迎轉載,不得更改。) 《透視「進化論」》寫作組△ 點閱【透視「進化論」】系列文章。 前言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6/27/76512.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1. 「就等那個日子」 面對暴政709律師家庭「勇敢活下去」(圖) (154,519次)

2. 紐時:中共視宗教爲反革命勢力 雲南改造清真寺引爆衝突(圖) (136,542次)

北京大學一人舉牌反專制標語 被校方保安帶走
3. 北京大學一人舉牌反專制標語 被校方保安帶走 (134,524次)

爲
4. 爲"編程隨想"自由呼喊 貝震穎失聯(圖) (128,616次)

武漢上千家長聚集 要求就近入學(圖)
5. 武漢上千家長聚集 要求就近入學(圖) (127,894次)

恒大未按期交屋 大量業主聚集抗議(圖)
6. 恒大未按期交屋 大量業主聚集抗議(圖) (127,556次)

安徽村鎮銀行爆雷 儲戶拉橫幅維權(圖)
7. 安徽村鎮銀行爆雷 儲戶拉橫幅維權(圖) (126,883次)

作家章詒和被禁出國 官員提前告知(圖)
8. 作家章詒和被禁出國 官員提前告知(圖) (126,668次)

李和平律師被逼離京 成都遭邊控(圖)
9. 李和平律師被逼離京 成都遭邊控(圖) (126,582次)

陝西人權律師常瑋平 遭判刑3年半(圖)
10. 陝西人權律師常瑋平 遭判刑3年半(圖) (126,576次)

天津碧桂園業主維權 官方不給答覆(圖)
11. 天津碧桂園業主維權 官方不給答覆(圖) (126,235次)

北京警察強闖王全璋住所 恐嚇逼遷(圖)
12. 北京警察強闖王全璋住所 恐嚇逼遷(圖) (126,160次)

端午節 安徽儲戶聚集合肥銀行討存款(圖)
13. 端午節 安徽儲戶聚集合肥銀行討存款(圖) (126,155次)

謝陽老父病危 家屬申請視頻會見被拒(圖)
14. 謝陽老父病危 家屬申請視頻會見被拒(圖) (125,929次)

余文生被京警增加罪名 禁止律師會見(圖)
15. 余文生被京警增加罪名 禁止律師會見(圖) (124,820次)

16. 王滬寧統戰碰壁 網友中指革命顛覆官宣 (112,359次)

欲蓋彌彰,遺體火化數據缺失暴露中共國染疫死亡人數巨大(圖)
17. 欲蓋彌彰,遺體火化數據缺失暴露中共國染疫死亡人數巨大(圖) (110,540次)

另外空間我姐夫戴着鐐銬(圖)
18. 另外空間我姐夫戴着鐐銬(圖) (102,149次)

德國人嫖娼,習近平患性病(圖)
19. 德國人嫖娼,習近平患性病(圖) (97,653次)

曾與死神擦肩過 好萊塢明星髮型師的人生(圖)
20. 曾與死神擦肩過 好萊塢明星髮型師的人生(圖) (95,775次)

精彩視頻:他穿越了過去與未來 看到宇宙的起源
21. 精彩視頻:他穿越了過去與未來 看到宇宙的起源 (95,365次)

習近平讓全世界都翻烙餅(圖)
22. 習近平讓全世界都翻烙餅(圖) (90,542次)

驚爆!秦剛內部講話錄音 要和美國背水一戰(視頻)
23. 驚爆!秦剛內部講話錄音 要和美國背水一戰(視頻) (89,182次)

小笑話:習近平爲何全票當選(圖)
24. 小笑話:習近平爲何全票當選(圖) (86,750次)

薄一波中南海發飆親歷記(圖)
25. 薄一波中南海發飆親歷記(圖) (85,155次)

26. 乾淨世界好爸爸攝影大獎 網友熱烈響應 作品精彩感人(多圖) (82,886次)

27. 美報告踢爆:COVID零號病人竟是石正麗得意門生(圖) (81,847次)

亞投行公關主任逃離中國 帶來最大公關危機(視頻)
28. 亞投行公關主任逃離中國 帶來最大公關危機(視頻) (79,804次)

29. 中國糧倉河南等地損失慘重 麥農:這真是一場災難 (79,626次)

中共若發動戰爭 那末日就鐵定來臨
30. 中共若發動戰爭 那末日就鐵定來臨 (79,547次)

31. 北京廣州武漢等地染猴痘人數突增 疑似在民間快速傳播(圖) (79,245次)

小笑話:想當年 江澤民爲何讓宋祖英離婚(圖)
32. 小笑話:想當年 江澤民爲何讓宋祖英離婚(圖) (78,477次)

金無怠的絕望 露出中共的鐵石心腸 (圖)
33. 金無怠的絕望 露出中共的鐵石心腸 (圖) (77,315次)

34. 恐懼讓中共再出醜 梅西專訪直播爆笑 (76,384次)

35. 沒有訂單 裁員無濟於事 中國小企業嘆:沒得救(圖) (76,152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