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聽到一個聲音 於是找到兒子(圖)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在震區發生了很多神奇的事。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梁仲亮報導)人的主元神、主意識在另外空間,人肉眼看不見的空間,而人看到的那個肉身只是分子組成的一個地球人的衣服,人之所以能看到他人的肉身,是因爲人的肉眼也是分子成份構成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了八級大地震。地震發生後,在震區發生了很多神奇的事,這些事情按照無神論的理論是解釋不了的,可是它卻實實在在的發生了。 人死後主元神不滅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都江堰向峨中學在5.12地震中,學校唯一的教學樓坍塌,當時學生正在上課,以至幾乎全校師生都慘遭活埋。向峨中學鄉村老師「錢福波」,一直到5月16日遺體才被找到,人們首先認出了他的鞋子,因爲他那雙運動鞋穿很久了。 在現場焦急等待了5天的父親,等到的卻是遺體,堅持說那不是他的兒子!錢父傷心地喊他兒子的名字︰「錢福波喲……」這時遺體突然鼻孔流血! 按現代科學的理論來說,人死了四天了血液早已停止流動,怎麼父親一喊他的名字,遺體突然鼻孔流血?這個現象在中共統治區還真不敢解釋。 僵硬的遺體四肢變軟 網上一篇題爲《父親背兒子遺體回家:別把他丟在廢墟里》一文講到,地震發生後,家住離映秀鎮大約25公里的水磨鎮上的程林祥夫妻,先後兩次去映秀鎮漩口中學找讀高一的兒子程磊。 第一次,夫妻倆在廢墟中沒有找到兒子,想到程磊有可能已經回家,他們只是在路上彼此錯過去了。於是夫妻倆匆匆回到了水磨鎮的家中。 可兒子並沒有回來。這天夜裏,昏睡中的妻子劉志珍突然間聽到一個隱約的女人聲音:「妳的兒子還在裏面,明天去找,能找到的。」她一下子從夢中驚醒。這一夜,程林祥也做了一個夢,他模模糊糊地看到,兒子正一個人坐在教室的角落裏看著書,還抬頭衝他笑了一下。 於是,天剛剛亮,夫妻倆又抱着一線希望,再往映秀鎮。 那是15日上午10點鐘左右,程林祥夫妻又站在了漩口中學的廢墟前。「像是冥冥之中有人在召喚」,程林祥繞到了廢墟的背面,走到了一塊水泥板前,他把身子探進那條20公分左右的縫隙,便看到了兒子和另外兩個同學的屍體。程林祥不知費了多大周折,才把找尋了兩天的兒子,從廢墟中拉了出來。 母親想給他換上帶來的新衣服,但程磊的全身已經僵硬。夫妻倆在他的屍體前,撫摸着他的手腳,一遍遍地呼喚他的名字。幾分鐘後,程磊的四肢竟慢慢地變軟,母親這才能把他身上的髒衣服扯下,爲他套上了乾淨的校服,然後在他頭上裹上了帶來的薄毯。 11歲女孩跳六樓逃生 據新聞報導,一個小女孩在汶川地震時孤身跳下六樓成功自救,隨後又返回廢墟里救出了好幾個老師。這個女孩就是11歲的康潔。 康潔是映秀小學6年級學生,12日下午地震時,她正在六樓上課,老師立即叫學生快跑。康潔先是鑽到桌子底下,在經過一秒時間考慮後,她選擇跳樓。雖然身在教學大樓的六樓,她立刻想到跳的方法。一邊是操場,水泥地;一邊是農田,有樹和莊稼。她跳向農田。跳的時候,已經想到頭不能着地,手和腳都不先着地。「我努力讓自己屁股着地,最後着地時居然只有腿被劃傷。」康潔對於自己跳樓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議。她跳下之後,大樓就倒了。老師、同學被壓在瓦礫之中。 一個11歲女孩從六樓跳下,竟然沒有受什麼傷,這可以稱爲一個奇蹟了。 六樓有多高啊?按照教學樓的層高估算,加上窗臺其高度大約有18~19米。網上有從六樓挑下的實例,發現跳樓者不是重傷就是摔死,而他們所跳的樓,多爲住宅樓或旅館,遠沒有教學樓高,大約相當於教學樓的五樓或五樓半。如此看來,這樣的高度跳下來不死也得重傷。可小康潔竟然沒有一點事。 從她產生跳樓的那一念,直到跳下去,這整個過程似乎都有老天在保佑!△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1/23/7174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