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這問題比改動「科學定律」本身還提神(圖)
 
旖林
 

永恆不變的科學定律被摧毀了!
(RMB資料)
【人民報消息】科學是什麼?古代人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名詞。而中國古代那些大醫學家扁鵲、華佗、李時珍等比現在的醫學科學家不知高明多少。

現在人們越來越發現,原本認爲永恆不變的「科學定律」也不是鐵定的真理,因爲鐵也會生鏽,石頭也會風化,定律也只是在一定範圍內有效。

5月25日的《自然》(Nature)雜誌發表的一項試驗最近又給科學家活動活動僵硬的腦筋。一個研究顯示,基因至少不是傳遞遺傳物質的唯一因素。小鼠不獲得某種基因,照樣可以得到此種基因表達的特性。

這是多麼神奇的事情,沒得到某種基因,卻能表達出此種基因的特性!

* 沒有基因也可遺傳

試驗打破了科學的定義。

法國尼斯索非亞安迪波里斯大學(University of Nice Sophia Antipolis)的研究人員,將帶有一對純白尾尖基因的小鼠與帶有一對正常等位基因的小鼠雜交,產生的第二N小鼠都分別帶有白尾尖與正常基因各一套,毛色表現爲帶白斑。

按遺傳學原理,當第二代小鼠再雜交時,新生第三代小鼠將從父母那裏分別得到一套基因,因此產生四種基因組合,其中四分之一的小鼠的兩套基因均爲正常,顏色應當正常。令人不解的是,27只有兩套正常基因的小鼠中,有24只尾尖帶白色。

研究者讓第三代小鼠與完全正常小鼠再交配繁殖,大多數基因正常的後代小鼠都出現了白色。顯示這種特徵既可以通過母系也可以通過父系傳給後代,而且可以在沒有基因存在的情況下遺傳好幾代。

這不是較勁可以較出來的理,按照理論行不通的事,卻在實踐中發生了。問題是,它是怎麼發生的呢?借誰之手發生的?這個問題恐怕比這個試驗本身得出的結論更讓人感興趣。

* 解釋不了的普遍現象

康乃爾大學一科學家指出,非基因遺傳又叫副突變,50年前在玉米中就發現此現象了。什麼意思呢?用下面這個例子來說明。

2005 年3月24日的《自然》雜誌報導,一種長在停車場地縫隙間的不起眼小雜草-阿拉伯芥(Thale cress),可以不從有缺陷的父母那裏獲得基因,而無中生有地得來父母所不具備的正常基因。

這種事情不只是表現在小雜草阿拉伯芥身上,在人類這裏世世代代都發生着這些事情。我們常常發現身邊的一對先天殘疾夫婦卻生養出一個聰明、四肢健全、沒有絲毫殘疾的孩子;還有的父母長的非常醜陋,卻生出一個非常漂亮的孩子;也有的一對英俊瀟灑夫婦竟生出一個奇醜無比的孩子,鼻子眼睛沒有一點父母的遺傳基因。更有的父母沒有任何殘疾,生出的孩子是兔脣(三瓣嘴)。

法國植物學家斯莫(Ian Small)當時對小雜草的發現欣喜的說,「這一結果說明DNA並非存儲及決定生物特性的唯一物質,將之引伸到人就意義重大了,它將改變對人類遺傳疾病的看法。」

* 輪迴轉世中還業

我們發現,一種家族中的遺傳病,有時會遺傳給一代或幾代,遺傳給一個孩子或幾個孩子或家庭中的所有孩子。爲什麼會是這樣?爲什麼倒霉事會發生在這個孩子身上?這在現代科學中永遠也找不到正確的答案,雖然毫無疑義,它是有答案的。

目前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這種遺傳基因如何可以去掉,以此達到解除I型糖尿病、不孕症等病人的痛苦。

其實,遺傳病是如何得的,已經有答案──人無論哪一世做過壞事也不能一嚥氣了之,因爲有輪迴轉世,所以下一世要償還,一世還不完,再下一世接着還。

不過被科學迷住的人是否定這個正確答案的,非要自己解決這個難題不可。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6/1/4063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